198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79年开始专业文学创作,先后发表(出版、上演、拍摄)大型剧本10部(其中话剧6部、电影2部、锡剧2部)、中篇小说10部、短篇小说30多篇、散文专著3部,总字数达200多万字。其早期的小说和剧作风格清新,富于生活气息,被认为是“变革时期的乡村编年史和风俗画”,后期的散文创作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现代意识见长,是国内文化散文的代表性作家之一。现为江阴市文化局创作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3年享受国务院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
所著散文《庆历四年秋》发表于《钟山》2018年第3期。[3]
和他的旷世风华
常识告诉我们,河流与人类密切相关。那些特征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可以说就是一些国家或民族物质与精神生活的见证,是她们的历史和象征物。人类总是在一开始选择和依凭一定的自然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明,这样的文明又反过来影响着自然,它们不但从功用上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而且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特殊的“文本”,可供后人解读。
对文明的这种理解,对自然和人文景观这种意义上的关注,夏坚勇实际上从《湮没的辉煌》就已经开始了。在那部广获好评的著作中,夏坚勇通过对一些文化群落的记叙、追述、考辨与反思,读解了其中蕴藏着的丰富意味,复活了一个个在历史上曾经流芳溢彩的文化故事,并且将如今散落于人们生活中闪烁明灭的蛛丝马迹加以仔细的辨识。如果说,在《湮没的辉煌》中,这样的读解、考辨与反思还是随机的、碎片的,带有更多的激情式的兴会的话,那么到了新著《旷世风华——大运河传》(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7月版)中,这样的工作则显得自觉、专注而富于理性。
为写这部传记,作者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对大运河流域进行了长时间的实地考察,同时研阅了大量的典籍,这就使得这部传记首先具备了叙事和描写以及与传主相关的专业知识上的坚实基础。因此,《大运河传》不是一部如今常见的见理见情却不见物的空泛之作,而是能够让读者触摸出大运河的肌理,嗅得到大运河的氤氲水气,听得到大运河上的桨声,对大运河的两岸景物及风土人情有细致摹画的结实之作。作品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将史传记载、实物考察与民间传说结合起来,完整地勾勒出了大运河两千多年来从开掘到更道,先军事后漕运的由盛而衰的历史。
但《旷世风华》毕竟不想成为一本地理志。它无意于从水利史和交通史的角度对这一世界第一人工运河作详细的叙述和考证——作者看重的是大运河的另一面,是它作为物的存在的同时对人的影响,是它身上所印刻和折射的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的痕迹,是它对其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隐含于其中而作者极感兴趣并力图将其挖掘出来的历史哲学意蕴。也正因为如此,作者在空间篇与时间篇中似乎是有所侧重的,其笔法与理路也略有不同。夏坚勇一方面醉心于对大运河由南到北广阔流域不同地域文化、民俗风物、地理掌故的具体描绘,从江南吴越,到关中,再到齐鲁,然后到京,它们不仅有自然风貌、山川物候的不同,更有因不同人文传统而形成的性情气质和动于中而形于外的斑豹辞章的差别,当然更有南北交通后文化间的融合与互渗。
作者洞幽察微,剖析毫厘,辨明源流,时有新意;另一方面,他又力图从对历朝历代开掘、整治、利用大运河这一专题史的杷梳中去发现历史运行的某些形而上的秘密。包括对一些历史人物,作者也力避正史代代因袭的笼统而刻板的记叙,试图通过再现那些特定的历史情境去尽可能把握他们的心理。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夏坚勇受到黄仁宇历史学方法的影响。他在中国史传体的基础上成功地运用了历史还原法和想象法,这样,历史就不再是那些筋络性的年号和事件,人物也不再是一些符号和类型,一切都日常化,细节化,心理化了。于是,一些彼时的心情意绪以及它们对事件的决策影响凸现了出来,历史的必然在偶然中得到了强调,而对人物、对历史的论定,也因之有了别一说的新意,这在对夫差、杨广、忽必烈、康熙、乾隆、道光、魏源等人的叙述中是最可以见出的。
由于带着强烈的当代情怀,当夏坚勇跋涉在大运河的历史中时,那些与现实相似的人事景物就更加能拨动他的心弦。这样,历史因当代的烛照而彰显出令人警悚的理性之光,而现实则因为历史的参照加重了分量。大运河曾经是中华文明的骄傲,但《旷世风华》并没有写成一部大运河的赞歌,更没有受现如今怀旧伤感之风的熏陶,因大运河的风华不再而一味地缠绵忧伤;相反,统领全书的是一种富于超越性的现代意识,书中对历代运河交通管理制度,对漕运、漕供的叙述与质疑,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大运河文明的反思以及随处可见的对中国官僚体制和畸形文化的点评,都透出一股严肃的批判精神。我以为这是夏坚勇寄托遥深的地方,也是《旷世风华》不可不察的文心所在。
代表作湮没的辉煌
1996年,夏坚勇的文化大散文《湮没的辉煌》一经东方出版中心出版,这位生活于江苏江阴的作家立时名闻全国,《湮没的辉煌》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当时并列为文化散文之翘楚,有人甚至更钟情于夏坚勇浑阔质朴又冷峻激荡的文风。《湮没的辉煌》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夏坚勇,这位守于基层文化局创作室的文化干部,也成了江苏作协的一块宝,《湮没的辉煌》同时荣获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
目录:
修订版自序
台湾版自序
初版自序
寂寞的小石湾
驿站
湮没的宫城
东林悲风
小城故事
走进后院
百年孤独
瓜洲寻梦
遥祭赵家城
泗州钩沉
石头记
洛阳记
英雄赋
战争赋
母亲三章
时隔6年之后,2002年国庆前夕,夏坚勇又捧出了一部25万字的大散文《大运河传》。水,自然的水,涌动的水;河,历史之河,民族之河,———较之《湮没的辉煌》,这一次,夏坚勇把他的激情、才思通过大运河而体系化了。大运河在他笔下是一个拟人化的抒情对象。全书“时间篇”与“空间篇”的结构便把二千四百多年来华夏民族的战争与和平、阴谋与爱情、宫闱秘事与大野风云、政治家的铁腕与民众的苦难,透过大运河的波涛汹涌凸现。四千里长河上下,从人文风情到地理物候,从光风霁月到水木清华,大运河周边的色彩、气息、生活情调在作家笔下都有精细入微的描写。以思想的力量去穿透、批评传统文化,宏阔与精微美妙结合,提倡科学、民主、自由、创造的精神———这是《大运河》在时下众多的休闲时尚散文中,以大气象、大格局、大精神鹤立鸡群之所在。这是东方出版中心唯一一部向十六大献礼的重点书目。著名散文家袁鹰称此书气势恢宏,理、情、文皆为上乘。吴泰昌称比《湮没的辉煌》更从容、圆熟,是一部厚重之作。著名评论家丁帆认为此书是悲情浪漫主义风格。
目录:
序篇
第一章
空间篇
一、江南
二、六朝旧道
三、苏州
四、吴越风情
时间篇
1.《春秋》中的密码
2.行进在形航道上的舰队
3.冤家
4.主奴之间
5.邗沟
6.铁血残阳
第二章
空间篇
五、水、女人和歌谣
六、扬州
七、生命的风景——里下河
八、雄浑与苦难的记忆
九、清溪馆与清晏园
时间篇
7.千秋功罪
8.杨广的目光
9.南方的诱惑
10.千里长河一旦开
11.雄视四方
12.盛世
13.江都
第三章
空间篇
十、与黄河的纠缠
十一、生命的风景——中运河
十二、两位老人的目光
十三、东昌
十四、临清的砖
时间篇
14.从上都到大都
15.马背上的民族
16.巨人的对峙
17.水!水!!
18.会通河
19.通惠河
20.贾鲁的悲剧
第四章
空间篇
时间篇
附录
七月七看巧云及金粉残阳
如果把作家比做体育比赛的选手的话,那么夏坚勇该属力量型的那一类。他粗壮的体魄与文人的纤细迥然有别。他朴实而谦逊,对于自己花二年时间找资料泡书堆的写作经历,对于自己花二个月的时间对大运河进行考察的走路经历,绝对惜语如金。他不屑于做明星作家,而宁愿沉潜于寂寞。他是那种表面不动声色、给你以相当的安全感,可是一不小心挥起拳来却可以将无数喧哗做秀之辈抡倒的那种人。翻开他的文字简历,才知夏坚勇在文坛的“资深”:作品有短篇小说《七月七看巧云》等30余篇、中篇小说10部、舞台剧本和电影文学剧本近10部。1989年获庄重文文学奖,1994年话剧《金粉残阳》获首届曹禺戏剧文学奖。江苏省作协有意将夏坚勇调到南京,但夏坚勇宁愿守着江阴这块老土地。他用调侃的语调戏称“不是有很多大文学家是小地方出身吗?”
在夏坚勇作品的研讨会上,也有人对《大运河传》指出了一些不足之处,但几乎所有到会的人都一致称赞夏坚勇作品的语言之美。那种洋溢着诗情与浪漫的想象、饱含着哲理的优美语言是夏坚勇作品的一个成功招牌。而文学语言哪里又是招手即来之物,那是要靠人“养”着的。真正的骄傲绝非在于喧哗做秀,而是锦衣夜行。作家的寂寞、艰苦,不屑于世俗标准,坚持自己独立的判断与趣味……最后,“哗”一下,在语言之美上就体现出来了。而要保持那股“气”,一以贯之,非有内在力量不可。语言如果像一条滔滔之河的话,它的源头在于作家的心灵气质或者人格修养。
夏坚勇的人和书,叫人想起一句老话,叫做:功夫不负有心人。
夏坚勇:坚守,行走,抒写“湮没辉煌”
傅小平
多少年后,夏坚勇仍将清楚地记得那天从江苏扬中八桥镇一路走回红光村的情景。本来他是不用走这段路的,镇上分派的汽车会风尘仆仆把他送往那里。这般迎来送往,在近年多数受邀下乡采风的作家中,是理所应当的待遇。但夏坚勇坚持要自己走。他有自己的秘密,因为他近期获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一等奖的报告文学《江堤下的那座小屋》中的主人公陆明才,几十年来就是在这条路上来回行走的。只有这样的行走,他才能深深体味出陆明才老人这些年的心路历程。
一个仿佛《百年孤独》的开头
没有多少人知道,夏坚勇这一番行走,还另有一番复杂的滋味。就在那天的中午时分,陪同他采访的同志叫他到镇上吃饭。临走前,他要求说,让陆老一起去吧,我们可以边吃边聊。陆明才客气了一下,说老伴儿已经准备了午饭。陪同的领导却一点都不客气,径直说,他就不要去了,我们吃好了再来。这样一番看似平常不过的话,却让夏坚勇生出如许悲哀。他想,如果采访对象,或他的子女亲戚,是个有点身份的人物,他们面对的将是怎样不同的待遇。而一个小人物,即使是做了多少好事,取得多少荣誉,却还是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他把这份心思深深埋在了心底,也正是在这时,他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把老人写好,以此来减轻自己的一份愧疚之情。
第二天,也就是这年3月31日的早上,夏坚勇回到了江阴。因为, 4月4日正好是清明节,他3号要回苏北老家扫墓。这之前只有两天的时间,一向写稿并不快的夏坚勇,平生第一次感到了为难。他狠一狠心对自己要求道,还是先开个头吧。在书桌前坐下,他几乎是不自觉地点上了一支烟。此前,烟不离身的他已经戒了整整三年。在烟雾袅袅中,几天前经历的人物和场景,自然而然在他的脑海里如幻灯片一般显现了出来。刹那间,仿佛有灵感附体,他写下了开头的一段:很少有人现在还记得1995年5月27日那个傍晚的情景,但是陆明才记得。那天他拴好小船,从江堤上往回走时……
12月1日下午江阴举行的获奖作品座谈会上,夏坚勇自称的这个有点像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开头,一下子带动了整篇文章的气场。他写得很顺,一天之内就写好了初稿,第二天梳理了一下,把稿子投了出去,就再也没有回头重读这篇文章,一直到近日他获悉自觉很满意的这篇小文获奖,他才重读了起来。尽管文章所写的一切,他是如此熟悉,他还是不由被某几处看似闲笔的文字感动了。他深知,这篇作品能获得如此好评,归根到底,是在它波澜不惊的叙述中给人以发自内心的温暖和感动,一如可以写成另一篇感人作品的获奖过程本身。
一份“可遇不可求”的默契
一切还得从报告文学作家陈歆耕的约稿说起。大约是在前年年底,有感于镇江近年涌现出来的众多的感人事迹,他决定组织一批作家专门为此写一本报告文学集。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夏坚勇。这不仅在于这位“老乡”作家深厚的文学功底,更在于他深知,这位被人亲切地称为“老夏”的文学写作者,对这一方水土,有着一般人所难以企及的热爱和理解。
事后证明,他的这一番“精心策划”是明智的。最终确定下来写陆明才——一个扬中老渔民的爱心故事后,夏坚勇在镇江有关同志的陪同下,去了陆明才住的“江堤”。就在看到那座小屋的第一眼,他就把文章的题目确定了下来。因为,在他眼里,这并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一座小屋,它还是主人公性格和形象的某种隐喻。等见到他敬仰的陆明才老人,他感到一切都是那么熟悉。这种熟悉并不是来自于他来之前看到的那些材料。这位被誉为“江上义翁”和“江中守护神”的七旬老人,在自1981年以来的二十多年里,在长江中先后与他人一起救起船民21人,救援受灾船只9艘。他还资助遇险船民钱物6万多元,帮助落难船员担保贷款5万多元。1995年5月的一次江难事故,更是把他和湖北枝江的两个孤儿紧紧联系在一起。10多年来,他含辛茹苦资助两名外地“孙女”,供养她们上大学……还在于初次见面就感觉到的那种来自于双方生活经历、性格、气质的默契和彼此欣赏。就在和老人倾心交谈的并不长的时间里,他多年的生活积累和感情积累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
这份默契,同样发生在夏坚勇和他此前从未谋过面的《新民晚报》副刊部主任、“夜光杯”版面负责人刘芳之间。在读到这篇推荐文稿时,她就认定这是一篇多年未见的好文章。她当即决定用两个整版的篇幅刊载全文,而且心里暗暗较劲,如果这个办法可行,一定要把它拿去申报中国新闻奖。然而,这样大的篇幅在“夜光杯”的历史上,几乎是从未有过的。出乎她意料的是,自己的这一设想,却破天荒得到了负责版面的领导严建平的支持。她忍痛割爱,把原稿一万多字的作品压缩到获奖推荐作品要求的八千字以内,整个过程到了锱铢必较的地步。最终,这篇最初收录在镇江市政府和本报联合主编的《大爱镇江》,后发于去年6月14日《新民晚报》“夜光杯”的作品,从众多参选作品中脱颖而出,摘录了2009年中国新闻奖的“桂冠”。
座谈会上,夏坚勇谦称,得奖并不是自己的事。然而,他非常珍重这份“仪式”,他对促成获奖的各方诚挚地说着感谢。当有人调侃道,一生从未与新闻有过交集,这次却获得多少新闻人梦寐以求的中国新闻奖,想来淡泊名利的他终于有了那份坐立不安的激动。他当即郑重其事地“解释”道:他坐立不安,其实是在迎候各位文友的陆续到来。这体现在夏坚勇身上其实并不矫情,正如十几年如一日支持着两个外地“孙女”的陆明才,尽管晚年中风,只能吃着300元的低保,却依然把自己和老伴平时省吃俭用攒下的几个钱,跑几里路到附近的八桥邮局去,在工作人员赞赏的目光下办理汇款手续。他特别能理解老人的这种“行走”,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在履行着庄严的生命仪式。
一次寂寞而辉煌的行走
事实上,这种行走的仪式,夏坚勇已经进行了几十年。八年前,为写作《旷世风华——大运河传》,在潜心研读大量史料之余,他就对大运河进行了长达数月的徒步考察。正是在行走中,存在于运河两岸历史中的人物、场景迎面而来,研读过程大致形成的轮廓,才得以慢慢脱胎成型。此前,他出版于1997年的历史文化散文集《湮没的辉煌》,同样是他多年“行走”于江阴、瓜州旧址、洛阳等地的产物。在这本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并列为文化散文之翘楚,此后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的书中,夏坚勇以一种精神游历的姿态,出入于历史与现实之间;以一种发现的勇气和智慧,平和温润的话语,抚摸着那过往和正在发生的一切。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文化大散文曾经的辉煌,而今已然不复再现。这不仅仅在于时代的影响,更在于散文写作本身。在夏坚勇看来,其实文化散文肇始之时,就已经蕴涵了衰弱的迹象。此种原因并不在于想象力的泛滥或是缺失,因为任何写作归根到底都离不开想象和虚构,纵使如司马迁的《史记》,在写到“鸿门宴”的章节时,尽管事件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但人物的神情、动作、心理活动,场景的变幻与呈现等都是虚构的。这就像他的这部获奖作品,写到陆明才去为遇难渔民找儿子担保时的心理,陆明才没有去找有楼房且是党员的二儿子,而是去了在老山前线打过仗的老大家里。因为他心里明白,但凡在战场上有过出生入死经历的人,对钱总是看得轻一些。这段描写就是夏坚勇先写出来,然后打电话向陆明才求证的。事实证明,陆明才隐秘的心思恰恰印证了他的“想象”。
由此,夏坚勇对当下热门讨论的所谓“非虚构写作”不以为然,他认为虚构作品存在的问题,显然不在虚构本身,也不是简单的非虚构所能弥补。他同样认为,历史散文写作中重“史实”还是重“观点”的讨论,看似找到了某种症结,其实并没有多少意义。因为,问这样的问题,就好比在问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无解。同时,写作是一个奇妙的过程,不可能对其做条分缕析的理性讲解,分解出历史写作和文学写作来。当然,他坚持在肯定、尊重历史的基础之上,作家才能发挥。历史散文当然允许体现主观意识,但不能有知识性的“硬伤”。
一种“认死理”的执着坚守
在夏坚勇看来,与其兜兜转转追问一些皮毛的问题,还不如实实在在问问当下散文写作,究竟还有多少真情实感?而真情实感的缺失,恰恰是文化散文衰弱的根本原因所在。他以余秋雨写《苏东坡突围》为例。他认为余秋雨之所以能写好这篇文章,就在于他从自己当年所处的恶劣处境出发,真切体验到了苏东坡的生存境遇。遗憾的是,这种情感在余秋雨此后的写作中日渐稀薄。“有人说,《湮没的辉煌》,在某些方面甚至高出《文化苦旅》,我并不赞同这样的比对。应该说,我的写作受到了他的影响。但我并不看好他后来的创作。总觉得他的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洋洋自得的贵族气息和优越感,让人心里看了不太舒服。”
同样,夏坚勇把获奖作品的成功,归结为自己投入了真情实感。他是个遗腹子,父亲在扬中一带的江中淹死。等长到了童年,他才华横溢的哥哥也因患肺结核而不幸去世。他自小跟着母亲在偏僻的乡村长大。1968年高中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当了5年农民。在乡下生活的时候,与农民们插科打诨,开玩笑,乘凉,这些都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事实上,即使是他转向专业写作,他的心却从来没有离开过。当他写到农村的人与事,一些东西不用认真地去收集,就自然而然涌现了出来。正因为此,这次写作他花去的采访时间,其实并不长。
夏坚勇最终也没有离开江阴这片土地。几年前,江苏省作协曾有意将他调到南京,但他宁愿守着江阴这块老土地。有人为他感到惋惜,认为如果他选择走出去,他的写作无论在格局与视野,还是在气度与境界上,还将有更高的提升。对此,他用调侃的语调回应道:不是有很多大文学家都是在小地方出身的嘛?在夏坚勇看来,作家本身的命运、经历,他的性格、气质,都能决定作品。而他只不过是找到了最适宜自己的生存方式。诚如他自己所想,或许有遗憾,但正是在寂寞的环境里写作,让他得以远离“明星式”的喧嚣,摆脱许多名缰利锁的羁绊与束缚,而以自己的艺术知觉去亲炙缪斯的芳泽,从而无限接近文学的本质。
1989年获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华文学基金会颁发的庄重文文学奖。
1994年,话剧剧本《金粉残阳》获中国戏剧家协会颁发的首届曹禺戏剧文学奖提名奖。
1996年,系列文化散文《湮没的辉煌》出版,4次再版,发行10余万册,获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首届鲁迅文学奖和江苏省首届紫金山文学奖及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
2002年,长篇文化大散文《旷世风华——大运河传》出版,该书先后荣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和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
2019年1月5日,所著《庆历四年秋》入选“《扬子江评论》2018年度文学排行榜”散文类第1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