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底,自治区政府批准在华侨农场成立南宁华侨投资区,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龙头,招商引资。
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决定以武鸣华侨农场为依托,建设国家级中国-东盟经济园区。2005年12月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审核,成为第一批省级开发区。作为博览会的载体,园区迅速吸引了国内外企业关注的目光,招商引资以及基础配套设施和民生保障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
据悉,升级后的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将实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向以产业为主导的多功能综合性区域转变,充分发挥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园区之一,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已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化的生态卫星工业新城,是南宁市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核心区域和全国华侨农场转型改制的示范性区域。
据统计,2004年到2012年,开发区工业总产值从3.03亿元增加到126.22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3.29亿元增加到98.73亿元。
开发区一跃成为南宁乃至广西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投资潜力的区域,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园区之一,形成了食品加工、轻纺制鞋、生物制造三大产业,入园企业达200多家。
开发区已形成了食品加工、轻纺制鞋、生物制造三大产业,入园企业达200多家,成功引进了美国嘉吉、美国百威、美国波尔、美国皇冠、印尼金光等6家世界500强企业,外资企业达34家、台资企业15家,成为广西世界500强企业和台资企业最多的开发区。
在开发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同时,新的困扰也随之而来。由于地处郊外,无法享受和利用市区现有的配套设施,开发区的建设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制约。辖区180平方公里广阔土地,人口仅6万多,人气明显不足。
2011年下半年,开发区新一届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深刻认识到城市化发展滞后、城市配套设施不完善、城市承载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开发区加快发展的突出瓶颈,决心用3-5年时间“造一座城”!
“思路决定出路,城造好了一切问题都容易解决。包括企业遇到的招工难、招商引资难、工业配套不完善、缺乏人气,以及农业职工大量欠保等问题,都需要靠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来解决——归根结底就是需要通过造城来解决。”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胡志崇认为,一方面,工业快速发展客观上需要完善的城市功能配套、需要人气来支撑,发展为城市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另一方面,农业发展也需要造一座城,需要通过城市化推动农业发展,给农业腾出空间,增加就业。
对此,自治区党委、政府表示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2012年初,围绕建设“南宁市北郊以工业产业为支撑的生态卫星新城”的目标,一场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正式打响。
一排排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栋栋公寓式居民楼错落有致,一条条宽阔平整的新修马路四通八达,入夜的广场上华灯齐放、美食飘香……昔日的落后冷清逐渐被日益繁华的景象所替代。
2013年,总投资12亿元的华侨城即将迎来了首批1508户归侨侨眷入住。以归侨侨眷为主的广大农场职工居民将通过“以房换房”的方式越来越多地自愿向中心区集中居住。
随着基础配套日臻完善,各类社会资本也纷纷投入。开发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配套设施完备区域达30平方公里;一大批优质的教育卫生资源和金融机构、高档写字楼、大型城市综合体等重要配套纷纷进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开发区率先在广西实施15年免费教育,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这里越来越像城市了!”老华侨们高兴地说。
根据发展规划,到2016年,开发区将初步形成卫星城市的雏形,总人口达到14万人,工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同时,开发区还将通过实施都市农业综合开发,建设300公里绿道网络、打造山水田园小镇及特色风貌街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以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到农场旅游、居住、工作、生活,最终将开发区建成集综合产业区、旅游度假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一体的生态卫星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