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中文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释义 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近义词 积少成多、集腋成裘
语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
出自 道德经
目录导航

词语释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词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发 音】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

【英 译】A 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 begins with a single step.

【释 义】

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再艰难的事情,只要坚持不懈的行动必有所成。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褒义词

词语出处

来源出处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选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2]

典故故事

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 老子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提出 谨小慎微和 慎终如始的主张,他主张:处理问题要在它未发生以前。治理国家要在未乱之前。合抱的大树是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是一筐一筐泥土砌成的,千里远的行程是从脚下开始的

词语应用

成文用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理想要从眼前的小事做起,这些事情做不好,理想就只是空谈。[2]

运用示例

唐·白居易《续座右铭》:“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   。”[2]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四〇·初真十戒》:“所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乃至功成德就,白日升天 [3] 。”

明·赵弼《两教辨》:“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3] 。”

当代历史学家姚治中《皋陶文化与〈道德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提醒人们在着手做事时应慎重考虑的种种问题,应该避免的不端正的心态。”[2]

词语辨析

近义词

跬步千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有志者事竟成。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反义词

好高骛远、囫囵吞枣

成语寓意

凡事总是由小至大,正所谓集腋成裘,必须按一定的步骤程序去做。《诗经·大雅》的《思齐》篇中也有“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之语,其意思就是先给妻子做出榜样,宣传到兄弟,再进一步治理好一家国。试想,一个不愿扫屋的人,当他着手办一件大事时,他必然会忽视它的初始环节和基础步骤的“第一步”,因为这对于他来说也不过是扫屋之类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语,首先强调的当然是走好足下的第步,要有一个好的开端。更为可贵的是,在强调走好第一步的同时,又强调了走好每一步。有一个好的开端还不够,还要把这好的开端坚持到最后,坚持到终了,这就是老子“慎终如初,则无败事”的思想。令他扼腕而叹的是,“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这种“不忘初心”的观念,在春秋时期的思想大家那里都可以寻找到 。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