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海滨

中环海滨

中文名 中环海滨
目录导航

设计规划

中环新海滨中环新海滨中环新海滨

2006年5月28日,香港规划署公布中环新海滨的规划概念,计划在18公顷的填海区当中,建设一条长1.4公里的绿色海滨长廊,而11公顷则拨作休憩用地;至于近海旁的建筑物,会以低层形式发展,兴建不高于44米、约9层高的商业楼宇。

规划署的构思以绿化为主题,长达1.4公里的绿色海滨长廊,宽度由30至120米不等,由中环皇后码头贯穿至会展中心;为保护山脊线,近海旁的建筑物及接近中环中心区的地带,会有一个9层高的商业发展计划区,但建筑高度会限制在44米,并采用梯级式设计,接连至将来的天星码头,而目前的海外线码头会作为综合发展区。

在规划计划图又提到,从皇后像广场到新天星小轮码头,以一个低层的平台花园及一条在地面的园景行人道连接,提供地下、地面及高架行人连接通道。至于连接国际贸易中心二期北面,将设有28层高的酒店及公共交通交汇处,而另一块毗连4至6号码头的士地上,则拟发展成为中层酒店或商业用途,并连接渡轮码头附近整个行人通道系统。

中环新海滨会分为4大区域:

一、海滨广场,内有文化、娱乐、消镕设施,亦包括露天茶座、户外媒体节目和表演场地;

二、近湾仔的湾畔小区,内有展览馆、户外艺术展览等;

三、社区地带,由添马舰伸延至海滨,当中包括露天剧场;

四、海滨走廊及海滨草坪,不但设有音乐喷泉,更可供观赏幻彩咏香江及其他海港节目,亦为小型游艇及船只登岸处。

签订协议

中英两国于1994年签订协议,指明现址是中环解放军总部的英军驻港总部,已建有一个军用码头,不过当时受中环海滨填海工程影响,军用码头将会被填平,故协议订明1997年香港回归后,需兴建一个新军用码头,取代现时已被填平的旧码头。

规划署于2000年预留解放军总部对出海岸线,兴建登岸码头,但当时未就码头设施作设计规划,所以仅于地图上以“一条线”作标示,并加注有关军事用途将“有待详细设计”。署方于2007年进行“中环新海滨城市设计研究”后,建议于军用码头岸边,兴建四座最高4.5米的单层建筑物,总占地150米乘20米,分别用作驻军的办公室、洗手间、淡水泵房及机电室,并于2007年公众咨询时,将上述附属设施划为“必要及固有设施”。

一个融合海滨长廊开放式设计的军用码头,被指设有双重围栏封锁、驻军会长期将其关闭使市民无法享用海滨。发展局长陈茂波曾撰文说,上述失实指控误导了公众,引起了恐慌。结果,城规会最终收到超过九千份申述书和超过九千份意见书。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