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24小时PH监测

食管24小时PH监测

中文名 食管24小时PH监测
疾病 胃食管返流性疾病
目录导航

简介

在胃、食管返流疾病中已广泛应用。是临床药理及判断胃及酸相关性疾病的一个重要检查方法。

病理

自述烧心、反酸、反食、前胸阻塞感、呃逆、腹胀、嗳气、胸痛、咳嗽、哮喘、声音嘶哑、咽干、咽部异物感、喉炎等,于消化科、呼吸科、心血管科、耳鼻喉科等科室做了检查,如胃镜、x线钡餐、胸片、运动心电图、鼻咽镜等,都没有发现问题,药物治疗无效,但症状却严重的影响到工作和生活的患者。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胸痛、反酸等症状或并发症。广义的胃食管反流病包括食管黏膜有破损或无破损,因此可分为内镜阳性胃食管反流病和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内镜检查食管黏膜有破损者为阳性,称为反流性食管炎。

常人胃内容物也可以反流入食管,但程度不重,时间不超过2%,称为生理性反流。病理性胃食管反流的发生是多因素的,其中包括食管防御机制的缺陷、胃酸所起的作用、反流物的性质、外界环境的影响,以及其他疾病的作用等。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力降低是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的重要因素。2、食管蠕动和廓清能力降低。3、胃排空延迟,胃内压增高。4、解剖因素:包括食管裂孔疝、食管腹腔段过短等。5、反流物的损伤作用,反流物主要是盐酸、胃蛋白酶、胆汁和胰蛋白酶,其中以酸和胆汁反流最常见。反流物与食管黏膜接触使得食管下部黏膜产生炎症,使食管下括约肌失去弹性最终导致食管炎的发生。食管炎的发生主要与反流物在食管内的停留时间和pH值有关,而与反流次数的关系较小。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不全、食管动力异常、和食管炎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原理

从患者鼻腔插入一pH监测电极,放在食管下括约肌(loweresophagealsphincter,LES)上5厘米处,体外与记录仪联接,连续监测24小时。完成后将记录仪所记录的资料输入电脑,进行显示、分析、判断和打印。

方法

1.试验前先在体外用PHL.07及7.01的标准缓冲液核正电极,参考电极置于剑突下。2.自鼻腔插入pH电极,置于食管下括约肌(LEs)以上5厘米处,该部位的确定对监测的准确性十分重要,可用测压法、pH梯度法、或在内镜下或x线透视下定位。3.将电极导管固定于面颊部,连接盒式PH记录仪。4.检查完毕,将记录仪与计算机联接,输入数据,根据临床需要分析食管24小时的pH变化情况。

注意事项

1.检查前3日停用影响胃酸分泌及胃肠动力的药物。2.国内常用pH电极为单极单晶锑电极,需同时使用体外参考电极;结合玻璃电极则无须用参考电极。3.腐蚀性食管炎禁忌插电极。、4.正常24小时食管pH参考值为:pH5秒的次数≤2次,最长反流持续时间<16秒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