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落选

上线落选

目录导航

图片  1、调档比例因素落选。招生院校为了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录取过程中,调档人数略多于招生计划数。因此,部分已投档考生会因招生计划限制被高校 退档而落选。   2、志愿扎堆落选。填报某一高校的考生扎堆造成该校 调档线比预估的高,考生成绩虽然过了 录取批次控制线,却达不到院校调档线,没有机会参与调档而落选。   3、填报志愿过少落选。考生填报的志愿太少(如只填报一个院校志愿),一旦所填报院校落选,也没有机会参与同批次其他院校的选择录取。   4、 专业志愿填报失误。一些考生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又不服从专业调剂,高校无法满足其填报的专业志愿,被退档而落选。   5、考生的身体条件不符合所填报专业的要求,高校不予录取。

  6、相关科目成绩过低。考生高考成绩达到了院校调档线,但某一门单科成绩较低,没有达到学校对考生所填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要求,学校不予录取。

        省教育考试院普招处长刘国清指出,由于相对于最低录取线、投档线的“上线考生”人数,都会比实际录取的新生多出一定比例,所以少数考生“上线落选”是正常的。为了让招生学校获得一定的挑选择优的余地,投档数一般略多于录取计划数,通常投档数是生源计划数×1至1.2,然后按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录取。

        另外,部分考生虽然分数达到了某高校投档线,但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被招生院校退档,导致落选;还有填报的志愿太少,失去了可能被选择的机会;不注意避开“限报专业”,因身体条件受限而落选;总分达到投档线但相关科目成绩低,也会落选。

        专家认为,要避免“上线落选”,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把握梯度性和分散性。

       我省从2003年开始实行平行志愿,增加了征集志愿。平行志愿是指在同一次填报的同一批次中的各个院校志愿间关系为平行的一种志愿结构。今年我省本科一批志愿栏设3个学校的平行志愿;本科二批志愿栏设5个学校的平行志愿;本科三批志愿栏设3个学校的平行志愿;高职专科批志愿栏设5个学校的平行志愿。对平行志愿投档,先按分数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当遇到多名考生同分时,分别按语、数、外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再按考生填的学校顺序出档。如某个考生未达到志愿表上排序第一的院校的投档线,排序第二的院校则视为排序第一的院校,其他志愿依此类推。

        刘国清提醒考生,尽管是平行志愿,也要注意志愿的梯度。不能把三、五个学校都填同一层次的院校,要有所区别,学校的调档线应该是往下走的,同时专业之间也有梯度。另外,还要注意分散性,院校选择要面向全国,甚至地域稍微偏远的院校,切不可只将眼光盯着大城市或家门口。专业选择上冷门、热门要搭配,不要轻易放弃专业服从,以增加调剂机会。

         准确预测院校投档线,是避免“上线落选”的重要技巧。每年省教育考试院在公布考生个人成绩的同时,还配套公布全省考生成绩的分段统计表(简称“段表”),以便考生了解自己的高考成绩在全省排名所处的位置。

        考生可以取前几年招生学校投档线资料作比较分析,了解不同学校所录学生当年在全省排位中的位置,从而大致看出今年排在某一位置的考生可能达到哪些高校的投档线。然后再根据当年的段表分析自己适合哪所学校。假设一位档案分602分的文科考生,当年段表显示其排位为410名左右,处于高低两不就的地位,填报北大、清华的志愿显然不行,选较低档次的学校又心有不甘。这时不妨作如下分析:找出上年文科投档线在600分以上的高校,计算这些学校当年在本省的文科招生计划数。一般来说,如果其总数接近于或略多于400人,就可以选择这些学校中投档线最接近600分的学校。档案分500分以上的考生,也可以试用类似的分析方法,只是计算会繁琐一些,误差会大一些。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