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进入华东石油学院炼制系学习;
1987年在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获硕士学位;
1997在石油大学获博士学位;1998年晋升为教授;
1999年在加拿大Alberta大学化工系做访问教授;
2000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至今指导7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
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
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院长,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油气加工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化学工艺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颗粒学会理事、山东省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青岛市石油与化学行业协会副会长,山东省石油炼制委员会主任委员。[2]
杨朝合教授,以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作风、和蔼可亲的态度,受到了师生的欢迎。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杨朝合平易近人,但在学业上对学生要求严格,主动了解学生的情况,并尽最大的努力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尽量给每一位渴望继续深造的学子以机会,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希望学生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完成自己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他教导学生不仅要完成科研任务,更重要的是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己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
杨朝合教授主要从事化学工艺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主讲《储运油料学》、《催化原理》、《石油炼制工程》、《化工系统工程》和《化学反应工程》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石油加工工、过程优化、以及石油转化过程的传递和反应动力学,主持或参加完成重要科研课题30多项,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公开发表论文150多篇,其中50多篇被SCI和EI收录,参编教材2部,合作申请专利2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0次,并于2000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侯祥麟基金奖。
杨朝合参与研发的“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2004年获得中国石油与化工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术创新一等奖,2005年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型催化裂化增产丙烯助剂和催化剂”成功实现工业化推广,获得中国石油与化工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丙烯兼顾轻油生产技术”顺利完成工业试验,并于2009年通过专家鉴定,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获得中国石油与化工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的时空多尺度结构研究”、973项目子课题“重油临氢与非临氢转化技术集成过程的化学”,山东省重点科研项目“重质油高效加工新技术开发研究”。此外,“渣油加氢转化催化剂焦炭沉积的动态平衡机理研究”,“催化裂化过程中的氢转移和异构化反应规律研究”,“新型催化裂化反应历程的研究”,“FCC汽油制低碳烯烃催化剂的研制”,“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数学模型开发”等课题均得到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教育部的资金支持。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化学工程、新能源化学与技术。
曾主讲《储运油料学》、《催化原理》、《石油炼制工程》、《化工系统工程》和《化学反应工程》[2]
指导研究生
指导研究生86名,其中15名博士毕业,55名硕士毕业。
承担科研课题
承担有973项目子课题 “石油资源高效转化关键过程的工程化集成”,国家自然基金“高芳烃高含氮重油催化转化反应基础研究”、“重油加氢处理与催化裂化过程中的分子管理工程基础”,以及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的研究项目。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
《石油炼制工程》,石油工业出版社
《石油加工概论》,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获授权发明专利36件,实用新型专利7件。[2]
公开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100多篇被SCI和EI收录。
1. Au/TS-1 catalyst for propene epoxidation with H2/O2: Anovel strategy to enhance stability by tuning charging sequence,AIChE Journal, 2016,62,3963-3972
2.CFB 提升管等效反应器网络模型, 化工学报, 2016,67(8):3268-3275
3. Nature of active sites and deactivation mechanism for n-butane isomerization over alumina-promoted sulfated zirconia, Journal of Catalysis , 338 (2016) 124–134
4. Equivalent Reactor Network Model for the Modeling of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Riser Reactor.Ind. Eng. Chem. Res., 2015, 54, 8732−8742
5. Steady-state multiplicity analysis of two-stage-riser catalytic pyrolysis processes.Computer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73 (2015) 49–63
6. Advances of two-stage riser catalytic cracking of heavy oil for maximizing propylene yield(TMP) Process,Applied Petrochemical Research, 2014, 4(4):435-439
7. The Combination of Adaptive Pseudospectral Method and Structure Detection Procedure for Solving Dynamic Optimization Problems with Discontinuous Control Profiles.Ind. Eng. Chem. Res., 2014, 53:
8. Comparative study of gas–solids flow patterns inside novel multi-regime riser and conventional riser.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3, 41(1):188-201
9. Temperature and Solvent Effect on the the Molecular Size and Shape of Heavy Oil Fractions.Energy & fuel. 2012,26:1070-1074
10. Ruchao Wei, Chunyi Li,Chaohe Yang, Honghong Shan. Effects of ammonium exchange and Si/Al ratio on the conversion of methanol to propylene over a novel and large partical size ZSM-5. 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 2011, 20(3): 261-265[2]
曾获“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山东高校科研管理先进个人”,“山东省千名知名技术专家”、“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山东省先进工作者”、“青岛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2]
2021年,杨朝合凭借《典型农林废弃物快速热解创制腐植酸环境材料及其应用》获得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