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植株高1.5-1.8米,冠幅1.4米。叶长椭圆形,叶带紫晕嫩枝淡红色,老枝灰褐色。整个生长季叶片为紫红色,枝条开展成拱形。聚伞花序生于叶腋或枝顶,长3-4厘米,花冠漏斗状钟形,夏初开花,花朵密集,紫粉色,花期4-10月,以4月为盛。
产地生境
紫叶锦带花原产于美国,中国有引种栽培。性喜光,抗寒,抗旱,管理比较粗放,也较耐阴,喜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抗寒性强,可耐-20℃左右低温,也较耐干旱、耐污染。
繁殖方法
扦插或分株,夏季嫩枝扦插,或秋季春季硬枝扦插,成活率较高。
在扦插前2周,将苗圃地整平,按长15米、宽1.2米、床高20-25厘米、步道宽35厘米规格做床。床四周用砖砌矮墙,床内以水洗河沙作基质。插前用0.5%的高锰酸钾液喷施消毒。
- 穗条准备:剪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当年生枝条,保留2个节间剪插穗,穗长8-10厘米。上剪口平剪,距节1.0厘米,上部叶片留半叶,去除中下部叶片;下剪口斜剪,距节0.5厘米。插穗50根1小捆,剪口方向一致,保持下端平齐。剪好的穗条包上湿布保湿。
- 穗条处理:将穗条放在0.2%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5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沥净水分后,将穗条竖直放入200×10-6的ABT6号生根粉溶液中浸泡2小时,穗条浸入溶液4-5厘米。
- 扦插:将用ABT6号生根粉溶液处理后的穗条运至苗床直接扦插。扦插密度为株行距5厘米×8厘米,扦插深度6-8厘米。扦插后浇透水,以保证穗条与基质紧密结合。
- 扣棚:扦插完毕后,在床上面搭拱形棚,上覆塑料薄膜。
- 通风:晴天11:30-14:30将覆盖的薄膜打开,使插床通风透气,以降低棚内温度。
- 温度:紫叶锦带嫩枝扦插要求插床适宜温度为:地温20-25℃,气温25-33℃。温度过低不利于愈伤组织和不定根的形成及根系生长;温度过高蒸腾加剧,水分亏缺,插穗地上部分易萎蔫。插穗生根前1个月,气温应略低于地温。这是因为气温高于地温时,光合作用下降或停止,呼吸消耗反而增加,不利于插穗生根。为降低气温,中午用草帘子在密闭棚顶部遮荫覆盖1小时,并向草帘子上喷水,使气温略低于土温3-5℃,以获得较高成活率。扦插1个月后,通过增加棚上遮荫及棚内洒水数量和次数控制温度。
- 光照:光照是光和作用和植物生根及组织分化的条件,在保证插床温度不高于30℃的前提下,应尽量保持最大光照。
- 湿度:保持适当的土壤湿度很重要,湿度不够,穗条容易失水,湿度过大,穗条根部容易发霉腐烂。扦插后1个月是生根阶段。主要控制土壤湿度,要求插床土壤的含水量保持在50-60%左右,一般扦插后2周内湿度可大一些,扦插3周后可适当小一些,以保证土壤足够的氧气含量。一般每天上午6:00-8:00浇1次透水,中午浇1次水,下午4:00-5:00再补浇1次水。浇水除保持插床的湿度外,中午浇水还有降低棚内温度的作用。
栽培技术
紫叶锦带花适应性强,分蘖旺,容易栽培。
盆栽时可用园土3份和砻糠灰1份混合,另加少量厩肥等作基肥栽种时施以腐熟的堆肥作基肥,以后每隔2-3年于冬季或早春的休眠期在根部开沟施一次肥。在生长季每月要施肥1-2次。
生长季节注意浇水,春季萌动后,要逐步增加浇水量,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夏季高温干旱易使叶片发黄干缩和枝枯,要保持充足水分并喷水降温或移至半阴湿润处养护。每月要浇1-2次透水,以满足生长需求。
由于紫叶锦带花的生长期较长,入冬前顶端的小枝往往生长不充实, 越冬时很容易干枯。因此,每年的春季萌动前应将植株顶部的干枯枝以及其他的老弱枝、病虫枝剪掉,并剪短长枝。若不留种,花后应及时剪去残花枝,以免消耗过多的养分,影响生长。对于生长3年的枝条要从基部剪除,以促进新枝的健壮生长。由于它的着生花序的新枝多在1-2年生枝上萌发,所以开春不宜对上一年生的枝作较大的修剪,一般只疏去枯枝。
病虫防治
紫叶锦带花病虫害不多,偶尔有蚜虫和红蜘蛛危害,可用乐果喷杀。
主要价值
紫叶锦带花枝叶茂密,紫叶衬红花,非常俏丽,花期可长达连个多月,在园林应用上是中国华北地区主要的早春花灌木。适宜庭院墙隅、湖畔群植;也可在树丛林缘作花篱、丛植配植;点缀于假山、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