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叙事

边缘叙事

作者 徐岱
出版时间 2002-4-1
ISBN 9787806682845
定价 20.00
目录导航

内容简介

2006年—2011年,不是简单的五年。

说这五年是中国少数民族数千年未有之文化大变局的一个最神奇段落,这毫不为过。

几年的时间,浓缩了本该在几百年间发生的文化变迁!

少数民族的发展,一直是不被太多人所了解的。

这大概也是本书之所以叫“边缘叙事”的原因吧!但其实我们真的应该去了解,不为别的,就为他们是我们血脉相连的同胞!

书中作者就一些文化事件,进行了评论,并从其中挖掘更深层的意思。

而被这些评论文字所逮捉、所细思的一桩桩文化事件,正是这部苍莽浩大的变迁史所呈现出来的斑斑脉络、鳞鳞筋骨。

作品目录

2005.9——2006年

事件:2005年9月19日至30日,李敖前往大陆,开启“李敖神州文化之旅”。一场传媒风暴随之来临。海内外近两百家媒体闻风云集,全程关注和报道这一活动。“打个比方,中华民族就像长江一样——当长江浩浩荡荡流进东海时,你能说这时的长江水就是通天河和沱沱河的水吗?你能分辨清楚其中哪一脉是乌江水?哪一股……

李敖是苗族!

普洱茶的悬念

乡村的秘密

别人的目的地

流行文化的花边

古老而新鲜的节日:传统伸出了两只手

树的死

没有雪的玉龙雪山

另一场文化启蒙

保护文化遗产要复原文明肌体原有的血肉

缺席的刀郎

对开的而不是单向行驶的青藏铁路

不要看轻一个异乡人在都市的遭遇

纳西人自己的言说——评《天雨流芳——印象纳西》

原生态在当下的意味

边缘与主流

文化的伤口自然的伤口

行走在民族题材电影的钢丝上

2006原生态事件——2006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现象年度回顾(上)

博客时代的少数民族文化——2006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现象年度回顾(下)

2007年——

事件:2007年3月,“中国——加拿大少数民族文化保护论坛”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论坛上,加拿大因纽特学者阐述文化的“根的原则”。“价值观使文化成为极独特的一种东西:活的、在代际之间传承、在生命存世之际吟咏玩味的过程。如果终结了这个活性过程,文化就沦为了另一种形态:遗址,或遗物;搁置在展台上、封存……

你不知道你正在失去什么

我们不知道的索南达杰——兼及一种隐藏的价值观

一场出其不意的占领——看民族地区的城市营销战略

奥林匹克之外,中国还有自己的体育精神

寻找纯美

《藏谜》:离开视觉奇迹的迷雾

2007:掷地有声的静——2007年少数民族文化现象年度回顾

2008年——

事件:2008年1月21日,著名音乐人陈哲创办的“土风计划”普米族传承小组如期在解放军歌剧院举办两场演出,下午一场,晚上一场。“哪一种文化景象是真实的?——是用玛瑙珠串点缀的发髻?还是用发带束着的马尾?谁力图覆盖谁?是传统掩盖了现代生活,还是现代生活覆盖了传统?谁又是最终的真相呢?”……

难以清算的文化景象——文化遗产的现代性生存

死而不死

海德堡印刷出的线装书:一个时代的隐喻——评《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鸟巢与“鸟巢”,相距多远?

被替换的焦灼

凤县:在逆向中叙事,在裂痕中行走

2008,在场,不在场——2008年少数民族文化现象年度回顾

2009年——

事件:2009年1月26日,春节。民族传统节日的意义,再次被媒体热烈讨论。“中国传统节日的价值性生存,在历史弯曲的隘口里,被消费主义再使出最后一记重拳,终于抽去了它残存的一丝游魂。”……

我们民族的节日,万岁!

旅行:与全球化的纠缠

与岜沙相遇,但不能改变我们什么

慢生活:从可耻,变成美好?

我们将给孩子们留下什么?

悲剧,黑色的——为死去的迈克尔·杰克逊而作

当民族认同被利益认同所僭越和掏空

摇曳的话语

汤因比的新疆

瞧,这个倒置的世界!

台上台下,2009——2009年少数民族文化现象年度回顾

2010年——

事件:2010年1月22日,网络论坛出现了一则题为《张艺谋不是救世主,不要盲目造“印象”》的帖文,发帖人自称湖南省临湘市副市长姜宗福,因寻求发展临湘旅游事业的“秘籍”,观看了全国各地数场“超大规模投资、表现手法老套、一哄而上的印象派山水实景演出”,认为“‘印象’搞乱中国,张艺谋‘功’不可没!”一……

一场不太公平的讨伐

一桩东方山水被西方话语所遮蔽的事件——张家界更名事件的文化思考

西南大旱:现代性生存逻辑的占领与困境

这一回,纤夫拉的不是船,是经济

龙山:民族文化传承的当代镜像

哈尼:被发现的风景

微博时代的少数民族文化——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现象年度回顾

2011年——

事件:2011年7月,举国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能够想象少数民族用他们自己的文化经典,来为主流政治生活构建一层历史记忆吗?能够想象少数民族用他们独特的风物话语,来为国家的中心政治生活刻录一张历史光盘吗?”……

“文化他者”与红色经典

本土狂欢与大国崛起

伪民俗:辩?不辩?

包容,北京的历史密码

后记

一既然新闻是时间的易碎品,那么新闻评论同等易碎。所以,当时光渐渐漂离2006乃至2011,我很怀疑:湍急的岁月之流,是否早已把这些文化时评的价值粉碎殆尽了?惴惴不安地重读这些篇什。此刻,我相信比我的眼睛更加严厉的,是历史的眼睛。而正是凭借历史的眼睛,我发现这些时评正在析为两种文本:显性文本/隐性……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