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湘清
:10位[7100055113]13位[9787100055116]:商务印书馆
:2008-1-1
:¥29.00元
商务印书馆2003年出版的《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对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等断代的有代表性的多种专书的复音词,按照内在联系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的静态描写,并与前后断代乃至现代汉语的复音词,作纵向的历史比较和动态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断代汉语复音词的真实面貌和演变规律,为总结汉语发展史,主要是汉语词汇发展史,提供依据和论证。
本增订本除对个别疏漏之处作了修正,主要是以附录形式补进由作者具体指导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程娟撰写《金瓶梅》复音词动词和形容词研究的内容。保持了关于复音词研究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更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本书共收五篇论文,分别是:《先秦双音词研究》、《〈诗经〉中的复音“过渡词”》、《〈论衡〉复音词研究》、《〈世说新语〉复音词研究》、《变文复音词研究》。另有一篇汉语史专书研究方法论。书稿基础扎实,材料丰富,研究方法科学,观点多有创新,是学术界不可多得的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专著。
一卷名山两袖清风——序程湘清《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
写在前面——汉语史专书研究方法论
先秦双音词研究——对《尚书》、《诗经》、《论语》、《韩非子》等专书双音词的考察
《诗经》中的复音“过渡词”
《论衡》复音词研究
《世说新语》复音词研究
变文复音词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金瓶梅》复音动词研究
《金瓶梅》复音形容词研究
原书后记
增订本后记
一卷名山两袖清风——序程湘清《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
序这种文体的产生,即使只从司马迁《太史公自序》算起,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受私人之托为私人著作写序,据说始于皇甫谧序左思的《三都赋》,从那时至今,也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至于为古籍作序,撇开所谓孔子序《书》、子夏序《诗》不论,从刘向的“叙录”算起,也有两千多年了。序这种文体有如此长的生命力,如此被人看重,总有某种道理在。序既不同于书评,又不同于传记,却兼有二者之长。序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它所提供的信息往往为“独家报道”,也往往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就鄙人的阅读经验而言,每读一书,总要先读序和跋。如无序无跋,秃头又秃尾,则废书而叹,颇为怅恨。可是,自从顾炎武以来,对作序的事情就多所非议。这也难怪,序跟其他文体一样,质量有优劣,文品有高下。“多设游扬之辞”、“徒载空言竟献谀词以相标榜”之类的序文,受到非议自在情理之中。但有关序文的理论研究及其发展历史的研究,几乎是空白。顾炎武提出的一些原则也不可全信。如他说“书不当两序”,我看就不见得对。只要言之有物,二序三序又何妨。他又说:“唐杜牧答庄充书日:‘自古序其文者,皆后世宗师其人而为之,今吾与足下并生今世,欲序足下未已之文,固不可也。’读此言,今之好为人序者,可以止矣。”按顾氏此言,我这篇序文就在“可以止矣”之列了。
千禧年底,我在“超期服役”三年后,终于被批准退休了。因久病缠身,我曾向分管领导不止一次地提出“无条件退下来”。退下来的一年中,身体是好多了,但活动也更多了。除多次随老领导下去调研、视察,应邀到各省市讲课,还和共事数十年并且一直支持我不放弃语言研究的好友刘政同志合著《人大监督探索》一书(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撰写文稿多篇,均在报刊发表,如刊于《人民日报》的《人大监督制度及其创新》、《法制日报》的《略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权》、《求是》杂志的《论人大监督》等。我的北大同窗好友听说我退下来了,都鼓励我在身体允许的前提下“重操旧业”:搞点语言研究或写点杂文。先是,何乐士大姐督促我把有关专书复音词的文章结集出版;继之,何九盈兄在春节假日连续三天,一气呵成,为本书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序言。这篇长序中有关“序”、有关汉语通史必须以断代研究为基础、有关汉语史分期、有关读书的诸多论述,均有精到见解;至于谈到我,固然毫无“献谀”、“标榜”之意,却充满奖掖、厚爱之情。语言学是广阔的大海,我在有限的时间内所作的一点研究和探索,不过涉及几滴水。好在九盈对我写的那些东西并未作具体的学术评介,只是强调我具有一点专注学业的精神,当官不忘读书的精神,以至从政多年还是一身书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