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日照市北京路中学副校长。
现任日照市政协委员、东港实验学校校长。[1]
主讲的公开课获全国课堂教学大赛成果一等奖;主办的晨光文学社被团中央授予“全国艺术教育示范园”称号;主持的“和谐作文教学法实验”通过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鉴定,并获全国语文教研成果奖、山东省政府教学成果奖;所教学生李晓倩、秦龙、于国强、邢相军等多人考入北大、清华、中科院等名校,并到美国、新加坡攻读博士;被教育部关工委、团中央学校部聘为全国迎奥运作文大赛评委;2007年高考,所带61人的文科班有近50人升人本科院校,重点本科占三分之二,李晓倩同学以659分的总成绩居市区第一,全市第二,获全国优秀青年团员称号,被北京大学录取。教学事迹多次被《山东教育》、《日照日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日照电视台等专题报道。
日照实验高中教师滕兆敏被中共日照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日照日报社、市广电局、市文化局联合授予“2008感动日照十佳人物”称号,同时被日照市文明委授予“日照市精神文明十佳标兵”称号。
二十多年来,他在本职岗位上勤奋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2007年高考,他带了三年的文科班有近50人升入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升学率居全省前列;他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和谐作文教学法实验”通过国家级鉴定,先后获全国、省、市级教学成果奖;他所创立的晨光文学社多次受到团中央、教育部的表彰;他主讲或录制的公开课两次荣获全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比赛一等奖。滕兆敏老师也因此获得了“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日照市十大杰出青年”、“岚山区首批拔尖人才”等称号。(校办)
滕兆敏的课堂内外
人物名片:滕兆敏,日照实验高中语文教师。由乡村代课教师成长为“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教改新星”、“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份子标兵”、“日照市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岚山首批拔尖人才”,当选为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少年作家班辅导员。所创立的“和谐作文教学法”获国家、省、市级科研成果奖。所创办的晨光文学社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中青艺术教育示范园”。所主讲或录制的公开课两次荣获“全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果大赛一等奖”。所主编的《现代教育研究》、《少年文萃》等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
他曾是一名乡村代课教师,他用自己的努力创造了三次事业高峰;他当了24年的班主任,用爱心甘当学生的“人梯”,桃李满天下;课堂内外,他都“为人师表”,在生活中是孝子孝孙……
讲台,是滕兆敏最钟爱的舞台。
在这个三尺见方的舞台上,他用了20多年的时间翻转腾挪,书写着一个青年教师的传奇,成就了自己的师者人生。
24年,他创造了三次事业的辉煌(小标题)
滕兆敏第一次失眠,是1986年高考成绩揭晓的那个闷热的日子。
落榜了,梦碎了,滕兆敏一夜未眠。
没过几天,镇上的领导来找他,说让他去当老师。可以这么快实现当老师的理想,他兴奋得又一次睡不着觉。
真正走上讲台,滕兆敏才发现,他只是一名代课教师,连民办教师都不如,甚至没有再转正的机会。但是,已经不能考虑这么多了,滕兆敏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份工作,学生和讲台,就是自己快乐的王国。
1988年,时任市教研室副主任胡善达到汾水联中指导工作,要听一堂语文课,校长推荐了滕兆敏,滕兆敏讲了《小橘灯》。
一堂课下来,胡善达要求召集全镇语文教师座谈会,他用短短的话来评价对这堂生动的语文课的印象:“学生们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说“从这堂课身上看到了汾水语文教育的希望。”
这一年,滕兆敏获全市优质课一等奖,成为市里的最年轻的市级教学能手,和自己仰慕的老师郑世钊、尹相龙,教育名流王玉华等一起领奖。
滕兆敏震惊了日照教育界。
这一年,滕兆敏20岁。
这次成功,滕兆敏激动之后开始思考。他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中写道:“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创造和超越,我觉得,我与语文教学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我相信,我能用创造和超越续写我与语文之间更精彩的故事。”
1988年5月,滕兆敏和同事秦泗景等老师们一起创办了晨光文学社。那时,正是汪国真诗歌和琼瑶小说盛行的年代,学生们对诗歌和小说充满了激情,晨光文学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晨光文学社的定位是让学生“读好书,写好文,做好人。”
组织写作竞赛,开办文学讲座,组织学生做社会调查,出版社刊,滕兆敏忙得顾不上休息。然而,文学社却成就了一批学生的梦想,从这个小文学社里面,走出了秦龙、于国强、刘从强三名北大和清华的学生,走出了江苏卫视记者侯大伟,走出了中国科学院博士邢相军……文学社被授予“全国优秀中学生文学社团工作示范单位”称号,还被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确立为全国四家“少年作家班试点学校”之一,著名作家浩然、林斤澜、金波,教育家魏书生、钱梦龙、张鸿苓等纷纷题词鼓励。
文学社是滕兆敏的第二次事业高峰做的第一件事。在他看来,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既是教学能手,又是科研先锋,科研是提高教学效率的第一生产力。
从1993年开始,滕兆敏开始在自己任教的班级实验“和谐作文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分“两条腿走路”:
在课堂上,通过听音乐、做游戏等方式,将学生的身心放松,然后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学生启发引导,再由师生共同确定一个话题,学生创作后,互相点评,最后进行总结;课外,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建立读书笔记,将看到的不同的东西归入“人物谱”、“故事囊”、“风景册”、“火花集”、“红豆曲”等不同类别中。
这种“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做法,让枯燥的作文课变得生动起来,学生的作文水平普遍提高,个人素质也全面提升。滕兆敏的“和谐作文教学法”先后通过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鉴定,并被山东省教学研究室评选为“山东省优秀教改经验”。2002年3月,时任中央教科所所长阎立钦亲笔题词:“寻常陌上花似锦,敢折东风第一枝。”
1998年,而立之年的滕兆敏迎来了收获的季节,他先后被评为岚山首批拔尖人才,日照市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语文教师。
两年后,滕兆敏被破格由代课教师转为公办教师,成为《山东教育》杂志的封面人物。
2001年,滕兆敏被破格调入日照实验高中,从农村初中到城里的重点高中,滕兆敏的压力非同一般。
他天天泡在阅览室和图书馆,用六年的心血连续送了两届学生,他又一次迎来了自己事业的高峰。他送的2001级学生,语文高考成绩以117.8分的成绩名列全市前茅,17人考上重点大学,是当年全市同类班级成绩最突出的;他带的2004级学生,全班61人有近50人考取一本和二本,其中重点本科32人,是全市文科班升学人数最多的班级。其中,市区文科状元李晓倩被北京大学录取。
十分巧合的是,滕兆敏执教的六年中,他所教的3名学生考入北大。现在,2001级学生闫洁和李小玉正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
二十多年里,滕兆敏最重要的角色是班主任,他用“爱”来履行班主任的职责(小标题)
滕兆敏的办公桌上有一本磨损得厉害的相册。
闲暇时间,他总会打开这本相册,里面除了他个人的一些照片外,更多的,是他学生的照片。每一次,看到这些孩子,滕兆敏总是会陷入深深的回忆,在这样的回忆中,幸福自心底油然而生。
从20岁那年成为教学能手后,一直到现在,滕兆敏除了是一名语文教师,更重要的角色是班主任!
马卡连科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滕兆敏对此有自己的理解,他在日记中写道:“用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以家庭贫富、学业优劣去亲近或歧视学生,让每颗种子发芽,让每朵小花绽放,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气质高雅、学有所成、勇于创新的地球村优秀村民。”
2001级9班有个叫安大强的男孩,特别吃苦耐劳,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性格过于敏感、内向。家长会上,滕兆敏看到安大强妈妈满头华发,经了解,才知道,孩子幼年丧父,家庭负担过重。那名无声哭泣的母亲嘱托滕兆敏:“孩子是我全部的希望,希望老师多多关爱。”
从此,滕兆敏对安大强倾注了更多的柔情的关爱,有意识引导他参加班里的活动,并发动其他任课教师和他交流。一个暖暖的春日,滕兆敏还来到安大强的家,看望他年迈的爷爷、奶奶。
师生的心就这样越来越近,安大强的脸上慢慢有了笑容,性格也开朗起来,他被推选为副班长和团支部书记,被评为“日照市优秀学生干部”。那年高考,他顺利升入南方一所重点大学,如今在大学里也是一名优秀学生干部。
2004级的邓如很不幸,他的父亲先是出了车祸。上高二那年中秋节,父亲突然去世。邓如没想到,大雨中,滕老师到了他们家,为父亲送来了花圈,还留下几百块钱。
邓如和哥哥都在实验高中,哥哥上高三了。父亲走后,母亲掂量着,自己只能供一个人继续读,怎么办?揪心的母亲想出一个办法,哥俩抓阄!懂事的兄弟俩都不抓,要把上学的机会留给对方。
滕兆敏被深深感动了,他用自己的私人关系联系到一名企业家,好心的企业家决定供完两兄弟读完高中!
校内是教学能手、知心大哥,校外,滕兆敏是孝子、孝孙(小标题)
1998年的春天是个多雨的季节。
就在这个季节,滕兆敏的岳父岳母不幸因事故双双离世。
不久,在妻子姥姥身边的舅舅也撒手人寰,妻子年迈的姥姥无人照顾。滕兆敏和妻子将老人接到自己家中,端水送饭。
后来,老人住不惯楼房,非要回农村老家,滕兆敏夫妇将老人的房子修缮一新,还在院子里种上蔬菜。每个周末,他都要和妻子带上好吃的、好用的去老人那里,聊天,梳头,洗衣服,扫院子。
时间久了,滕兆敏全家都加入到照顾老人的行列中,尽管两家相隔近30里路,滕兆敏的父母常包好水饺给老人送去,他的弟弟妹妹侄子们也常去看望老人。
2017年春天,老人病重,滕兆敏和妻子将老人送入医院。在医院里,他背着老人跑上跑下,做各种化验,老人在他背上说:“我这个老嬷嬷哪辈子修来的福啊,自己的儿女没指望上,还让你这个外孙女婿来照顾我。”
2018年6月,88岁高龄的老人安然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