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489.87亩(其中:田1590.44亩,地 899.43 亩),人均耕地1.29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33,740.4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06.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1亩,主要种植核桃、蚕桑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597.00亩;荒山荒地8,973.40亩,其他面积 5,472.09亩。有药材、菌类等资源。
截止2010年底,该村已实现通电、通路。有393户通自来水,86户饮用井水(分别占农户总数的75%和16.5%)有519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40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77%);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1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31户(分别占总数的79.4%和63.8%)。
该村到乡政府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 ;距离最近的车站8公里,距离集贸市场8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3辆,农用运输车5辆,拖拉机9辆,摩托车26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590.44亩,有效灌溉率为52%,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160亩,人均拥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63亩。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02户;装有太阳能农户59户。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1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14.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74.68万元,占总收入的42.2%;畜牧业收入 166.77万元,占总收入的40.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524头,肉牛170头,肉羊614头,鸡8817只);渔业收入1.72万元,占总收入的0.4%;林业收入8.36万元,占总收入的2 %;第二、三产业收入27.62万元,占总收入的6.7%;工资性收入60.29万元,占总收入的14.5%其他收入6.31万元占总收入的1.5%。农民人均纯收入1635元,农民收入以粮食、烤烟、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54.69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99人(占劳动力的23.8%),在省内务工278人,到省外务工21人。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县内。2010年主要产业销售收入160万元,占总收入的38.6%。该村目前正在发展核桃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蚕桑产业。
该村现有农户519户,共乡村人口1839人,其中男性973人,女性866人。其中农业人口1830人,劳动力 1257人。该村以彝族为主(是彝族、汉族混居地),其中 彝族1478人,汉族361人。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13人(人员名单附后),占人口总数的11.6%;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604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87.7%;享受低保151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4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建有公厕3个。
该村到2014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433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853.8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339.50亩。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570.60万元,有固定资产25.0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5.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一、水利设施缺乏;二、村开支经费紧缺;三、交通路况差。。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一、争取上级在水利、公路方面投资改善;二、大力宣传蚕桑产业发展。。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大平地小学,中学生就读到大姚县实验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6.00公里,距离中学25.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99人,中学生6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