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体育总会隶属于市体育局,地处广州天河体育西路广州市体育局办公楼。
[1] 广州市体育总会是由广州各届体育团体代表、个人会员自愿组成的体育组织,是经政府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具有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专业社会团体。本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广州市体育局和广州市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1950年7月8日成立,当时称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广州市分会。1989年5月改为现名并表决通过了第三届委员会。2011年5月表决通过了第七届委员会。
广州市体育总会工作职责和任务是:团结全市一切体育工作者、爱好者和支持者,宣传和推动群体活动的广泛开展;主办全市性的体育竞赛和活动,组织市各单项体育协会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及大型国内、国际性群众体育比赛。争取社会各界、海外朋友关心、支持广州体育事业的发展,加强与全国各地、港、澳、台地区和国外民间体育组织的联系和交往。目前有团体会员132个,包括市直有关单位、体育系统单位54个,市属体育协会47个,大型企业、媒体及大型地产(社区)委员单位31个。
近年来,广州市体育总会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心下,在体育局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育总会和市属单项体育协会在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筹办和举办中,全力唱响了全民健身与广州亚运同行主旋律,组织开展了元旦万人健步行、龙腾狮跃闹元宵、夏季横渡珠江、全民健身日、外来务工人员篮球赛乒乓球赛等全市性活动近1200项次,参加活动的人数接近1500万人次。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会火炬广州站传递活动、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耐克赛跑全人类活动、世界行走日广州站活动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活动,实现了天天有活动、场场有特色、月月有精品、不断有高潮的目标。组团参加了2007年、2009年两届省体育大会 均取得了金牌、奖牌、团体总分3项第一的好成绩,充分展现了广州全民健身的丰硕成果,体现了与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实力、体育事业发展实力相适应的群众体育运动水平。2010年承担和完成了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24个竞赛、训练场馆的运行任务,负责羽毛球、乒乓球等15个大项、119个小项的竞赛组织工作,并完成了亚运会2068名火炬手、广州市12个区(县级市)192名火炬手及亚残运会660名火炬手的选拔、管理、服务以及运行工作 协助完成圣火采集、火炬点燃暨传递启动仪式工作。同时,群体干部队伍、国民体质监测队伍、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三支队伍”不断壮大,已经形成了包括13个市、区(县级市)体育总会、46个市属单项体育协会、38个行业体育协会和84个地区体育协会的社会体育组织网络,社区群众体育组织和健身队伍已超1.8万个,社会体育指导员已超1.5万名,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1家,居全国城市前列。现在,广州市体育总会与属下各单项体育协会已逐步成为后亚运时代全市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主力军,常年不断的为广大市民呈献精彩纷呈的全民健身趣味活动,真正将体育为民和体育惠民的工作目标落到了实处,为实现广州体育的新发展、新跨越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