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余

应余

逝世日期 218年
本名 应余
目录导航

侯音叛乱

世道苦难侯音叛乱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当时孙权、刘备二人不肯臣服曹操,战场形势难以预料,加上南阳百姓苦于徭役战乱。冬十月,时任宛城守将的侯音于是煽动官吏、部属、百姓、山贼一同反叛曹操,占据了城池发动叛乱,劫掠心向魏的无数官员、百姓,向南连结总督荆州的蜀汉前将军关羽,投靠蜀汉。

太守危难应余护主

侯音身为宛城守将,深受太守东里衮的信任。等到侯音发动叛乱后,就想要捉拿东里衮作为人质。当时身为郡功曹的应余,趁着全城混乱之际,只身护卫着太守逃窜出了城。侯音知道后,立刻派遣骑兵追杀他们,在离城十里的地方追上了应余、东里衮二人。当时叛军见二人没有停下的意思,就拿箭射向太守东里衮,箭如雨下。应余见太守有生命危险,于是挺身上前,用身体为太守挡箭,身受七箭,却屹立不倒。他撑着一口气,怒斥追赶的叛军士兵说:“侯音为人猖狂狡诈,为了私心造反成为凶逆,现在曹公的大军马上就要到来,他马上就要被诛杀夷灭九族。我始终相信你们本是良善之人,素来没有向恶之心,现在应当思考怎样弃恶从善,为什么还要听从他的指挥?我用自己的身体生命替代太守,现在受了重创,如果我的一死能保全太守,即使是死了也没有遗恨了。”说完仰天嚎啕大哭,血泪俱下。叛军们见他忠义刚烈,就饶了东里衮的性命,只将他捉拿了回去。叛军离开不久之后,应余的生命也到了尽头。

同僚设计侯音命殒

虽然应余以身护主,但太守东里衮还是被捉为人质,软禁在城中。应余的好友兼同僚南阳功曹宗子卿,深受应余英勇牺牲的感召,于是暗地里谋定计策营救太守。他前往太守府骗侯音说:“您顺应民心,举义大事,远近州郡无不仰首瞻望;然而您捉住了太守,即使造反也对自己的前途名声没有益处,为什么不遣返他。我愿意与您一同努力,这样等到曹公大军到来,关羽的援军也会到达的。”侯音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听从宗子卿的建议,释放遣送走了太守。当夜,宗子卿就趁着夜色翻墙逃出了城池,立刻与东里衮会合,收拢周边剩余的百姓围困住了侯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驻守在樊城的曹仁大军赶到,与东里衮、宗子卿军队会合,一同攻下了城池,斩杀了叛贼侯音以及一众造反的所有官员、百姓,侯音叛乱就此平定。

尘埃落定应余扬名

历时四个月的侯音叛乱最终以侯音被杀而尘埃落定。征南将军曹仁平定一切后,上表应余的义行事迹,并修建墓穴多次祭奠应余。曹操听闻了应余的事迹后,难过叹息了很久,于是下令荆州重新修缮应余的府第,赐谷千斛。

甘露三年(258年)六月,魏帝曹髦下诏说:“昔日南阳郡山贼扰乱,想要劫持故太守东里衮为人质,功曹应余独身一人捍卫太守,所以东里衮幸免于难。而应余颠沛殒毙,杀身济君。现在特下命司徒,任命应余的孙子应伦为司徒吏,使应余伏节的功绩受到回报。”

至于应余舍命救下的东里衮后担任于禁军司马,随于禁被关羽俘虏,后来孙权夺荆州,将于禁、东里衮、浩周等人送还至魏,衮后官至议郎,卒于官。

历史记载

楚国先贤传

应余字子正,天姿方毅,志尚仁义,建安二十三年为郡功曹。是时吴、蜀不宾,疆埸多虞。宛将侯音扇动山民,保城以叛。余与太守东里衮当扰攘之际、迸窜得出。音即遣骑追逐,去城十里相及,贼便射衮,飞矢交流。余前以身当箭,被七创,因谓追贼曰:“侯音狂狡,造为凶逆,大军寻至,诛夷在近。谓卿曹本是善人,素无恶心,当思反善,何为受其指挥?我以身代君,以被重创,若身死君全,陨没无恨。”因仰天号哭泣涕,血泪俱下。贼见其义烈,释衮不害。贼去之后,余亦命绝。征南将军曹仁讨平音,表余行状,并修祭醊。太祖闻之,嗟叹良久,下荆州复表门闾,赐谷千斛。

三国志三少帝纪

(帝曹髦)诏曰:“昔南阳郡山贼扰攘,欲劫质故太守东里衮,功曹应余独身捍衮,遂免于难。余颠沛殒毙,杀身济君。其下司徒,署余孙伦吏,使蒙伏节之报。”

三国志武帝纪

二十三年冬十月,宛守将侯音等反,执南阳太守,劫略吏民,保宛。初,曹仁讨关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围宛。

? 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斩音。曹瞒传曰:是时南阳间苦繇役,音於是执太守东里衮,与吏民共反,与关羽连和。南阳功曹宗子卿往说音曰:“足下顺民心,举大事,远近莫不望风;然执郡将,逆而无益,何不遣之。吾与子共戳力,比曹公军来,关羽兵亦至矣。”音从之,即释遣太守。子卿因夜逾城亡出,遂与太守收馀民围音,会曹仁军至,共灭之。

人物评价

1.《楚国先贤传》:天姿方毅,志尚仁义。

2.曹髦:功曹应余独身捍衮,遂免于难。余颠沛殒毙,杀身济君。

3. 从应余的官职可以看出,应余其人在南阳郡有较高的德行名望,这从两点可以看出来:一是他被太守任命为功曹和心腹,可见他在南阳的才干名望非同一般;二是从他怒斥叛军可以看出,他在南阳士人之中拥有着很高的名望,所以即使是叛军也不敢太过冒犯他。

而从应余的事迹看,他德高望重,宣扬仁义,所以他名列《楚国先贤传》;他秉性刚烈,忠心耿耿,所以一生不仕二主,不屈服于邪恶势力,宁愿一死也不低头。综上所述,应余其人,可谓是三国前期埋没于郡县之间的忠贞之士。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