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梁,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人。农技专家。玉山县四股桥乡农技站站长。他潜心从事特种水稻的研究。2008年,他选育成功了世界上第一个富含天然维生素A的特种水稻“紫宝香糯1号”,获国家发明专利和“第十五届中国发明博览会”资源环境类银奖,他也被国务院特批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农民专家。“紫宝香糯1号”的成功培养,让百姓不仅吃饱,而且吃好,同时开拓了水稻研究新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012年当选中共十八大代表。
2020年4月,获得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1]
玉山县四股桥乡农技站站长杨玉梁,有着“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党的十八大代表等众多荣誉的他,除了肩挎一个装有资料和小仪器的帆布包,和地道的农民没两样。
杨玉梁在水稻田里进行观察2003年底,记者初识杨玉梁,他正参加完在深圳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交易会回来。会上,杨玉梁以一项水稻科研成果——富含天然维生素A的“紫宝香糯”震撼了国际稻米界的许多专家。人们难以置信,创造此奇迹的竟然是一位普通的乡镇农业科技工作者。那年,他50岁;那时,他的“让人们吃饱,还要吃好”的梦想,已经开始绚丽地盛开在田野上。
自从高中毕业回乡务农,杨玉梁的梦就扎根在了田野上。喜欢钻研农业技术的他,经过几年的摸索,确立了选育功能稻的目标。他想,如果能培育出色泽好、口感好、营养又独特的特种稻米,让老百姓不仅吃饱,而且吃得好,市场前景肯定看好。当时一条消息让他得到了启发:全世界发展中国家每年大约有2.5亿至10亿人患维生素A缺乏症,我国有60%民众以大米为主食。假如能育成含维生素A营养型保健型水稻该有多好!于是,他开始没日没夜地搞起了课题攻关。为了钻研育种知识,杨玉梁自学了农业中专、大学课本;为了一本资料,他不惜借钱上杭州、上海寻购;为了攻克一项技术,他常常打上十几个自费长途电话向农业院校教授请教。夏日炎炎的夜晚,蚊子叮咬得他浑身肿痒;冬日漫漫的长夜,思考着问题的他想站起来活动活动,才发现手脚已经冻得失去了知觉。为搞清水稻遗传规律,杨玉梁下海南,上湖北,千里迢迢买来种质样本,再历经六七年的时间,完成了10多次稻种细胞种质置换。家里一幢两层半的旧楼房,每一间都被他挂满了各式稻种。自家三四亩水田里,每一块都被他种上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稻米品种,每一个品种都挂上了标记。乡亲们笑他“满地插标,乱七八糟”、“田里专种不长谷子的水稻”。殊不知,这些都是杨玉梁的宝贝,是他精心培育出来的特种水稻保持系、不育系、恢复系。
为争取一年三季的育种机会,杨玉梁把海南作为自己的又一个育种点,在三亚建起50亩育种基地,每年冬季都要去搞选育。去一趟海南,就要花掉全家节衣缩食省下的几千元钱。为做实验,他搭上了自己和妻子几乎全部的工资收入,儿女们还常常挤出生活费支援他。
辛勤的汗水浇开了梦想之花。20余年过去,杨玉梁不仅成功培育含天然营养保健物质维生素A的特种水稻“紫宝香糥1号”,还转育成特种水稻三系不育系新组合1个,育成特种水稻光温敏不育系、恢复系、特种杂交新组合21个,填补了三项国际空白,开创了水稻品质育种新领域。他的特种稻研究先后被省、市、县列为“农业重点科技项目”。
如今,杨玉梁已在全国13个省创建了39个示范点、共有27万多亩高产优质含天然维生素A特种水稻生产。今年以来,在玉山县推广高产特种水稻生产1万多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