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卫星运载火箭
Image:Pslv-pad.jpg
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火箭发射台上的PSLV极轨卫星运载火箭
技术诸元
功能 一次性火箭
制造公司 印度太空研究机构
国家 印度
尺寸
高度 44 米
直径 2.8 米
质量 294,000 千克
节数 4节
酬载能力
酬载能力(低地球轨道) 3,250 千克
发射纪录
现况 现役
发射场
发射次数 13次
成功次数 11次
失败次数 1次
部分失败次数 1次
首次发射 1993年9月20日
助推器 (Stage 0)
火箭形式 6枚
引擎 1 固态引擎
推力 502.600 千牛顿
比冲 262 秒
推进时间 44 秒
燃料 HTPB (solid)
第一级
引擎 1 固态引擎
推力 4,860 千牛顿
比冲 269 秒
推进时间 105 秒
燃料 HTPB (solid)
第二级
引擎 1 颗Vikas引擎
推力 725 千牛顿
比冲 293 秒
推进时间 158 秒
燃料 四氧化二氮/联氨
第三级
引擎 1 固态引擎
推力 328 千牛顿
比冲 294 秒
推进时间 83 秒
燃料 Solid
第四级
引擎 2颗液态引擎
推力 14 千牛顿
比冲 308 秒
推进时间 425 秒
燃料 四氧化二氮/联氨
印度太空研究机构所制造的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是可抛弃式的,可让印度的遥控通讯检测卫星到达极地轨道,实际上的商业用途技术是从俄罗斯取得,极轨卫星运载火箭也可以发射小卫星到地球同步轨道。
1:设计
极轨卫星运载火箭高达44米,略矮于日本的H-2B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长征3B火箭。极轨卫星运载火箭是四节火箭,有固态及液态燃料系统交互使用,第一节为固态推进火箭有138顿重的燃料(HTPB),直径为2.8米,外壳使用马钉钢为材料;他拥有六支辅助推进引擎,其中四支在地面就点燃,其他两支则在空中点燃,每支固态辅助推进火箭都有九顿重,其使用燃料(STTVC)被沥青完好的包覆在容器内;第二节的燃料被注入在两个铝合金槽内,燃料为四氧化二氮及联氨,重量为41.5顿(C-5任务只用了40.0顿),也用沥青防止滚动;第三节有七吨的燃料,使用固态推进剂(HTPB),使用凯拉夫合成纤维制成的低角度喷嘴和陀螺仪(+2至-2度以内),控制偏差;极轨卫星运载火箭的第四节是有两个引擎的设计,且使用液态推进剂(甲基联氨/氮氧化物可释放氧的液体),极轨卫星运载火箭被反应控制系统控制。酬载的外壳是由纳米碳纤维管所制成,并能将卫星送达地球同步轨道。
2:发射纪录
编号 发射日期 发射地点 酬载卫星 备注
D1 1993 年9月 20 日 斯里哈里科塔 联邦税务局1E 失败; 软件错误使火箭偏向,坠入孟加拉湾 (700秒以后离开), 测试飞行
D2 1994 年10月 15 日 斯里哈里科塔 联邦税务局P2 成功, 测试飞行
D3 1996 年3月 21 日 斯里哈里科塔 联邦税务局P3 成功, 测试飞行
C1 1997 年9月 29 日 斯里哈里科塔 联邦税务局1D 部份失败,卫星未脱离火箭体。
C2 1999 年5月 26 日 斯里哈里科塔 OceanSat 1, DLR-Tubsat, KitSat 3 成功
C3 2001 年10月 22 日 斯里哈里科塔 TES, Proba[ 1 ], BIRD 成功
C4 2002 年9月 12 日 斯里哈里科塔 METSAT 1 (Kalpana 1) 成功,卫星被发射入地球同步轨道。
C5 2003 年10月 17 日 斯里哈里科塔 ResourceSat 1 成功
C6 2005 年5月 5 日 斯里哈里科塔 CartoSat 1, HAMSAT 成功
C7 2007 年1月 10 日 斯里哈里科塔 CartoSat 2, SRE, LAPAN-TUBSAT, PEHUENSAT-1 成功
C8 2007 年4月 23 日 斯里哈里科塔 意大利的一颗卫星 成功[1],
C9 2008年4月28日 斯里哈里科塔 十颗卫星 成功
计划发射之火箭
编号 发射日期 发射地点 酬载 备注
C10 200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