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统,1951年生于北京。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1989—2003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军事百科全书》责任编辑。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已出版的著作有: 《东北解放战争纪实》《华东解放战争纪实》《中原解放战争纪实》《唐代羁縻府州研究》等。
★军史专家刘统师从谭其骧教授,专门从事军事历史研究,尤其对中国现代军事历史有很深造诣。
★实地寻访现当代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一边读书,一边行路,把考察和研究的结果写成故事,讲述尘封的历史细节。
★将历史档案和实地考察相结合,拨开历史迷雾,澄清人物本色,大量颠覆性的观点、奇特有趣的论断层出不穷。
★1948 年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真正原因,彭德怀与1958 年军委扩大会议中的功过,第一次台海危机的内幕,新中国建立之前共产党的反腐败,“二战”后滞留中国的日侨的命运……一段段事件的跌宕与传奇、一个个人物的命运与悲喜跃然纸上,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给人很强的现场感。
“朱德的扁担”之考证
纪念馆里陈列的红色文物,有朱德的扁担。上面写的是八个字,“朱德扁担,不准乱拿”。细心的同志突然发现:那个“乱”字是个简化字。那个年代可没有简化字啊,这是怎么回事啊?
我们在太行山上
同样依托太行山的天险,为什么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拼杀屡次失败,而共产党和八路军却以劣势装备在太行山站住了脚,让日本人无可奈何?
反腐败:在新中国建立之前
抗日联军干部进入北满各地城市,有的干部产生了享乐思想,革命意志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男女恋爱的问题上,从沉溺于男欢女爱演变为严重的政治案件。
中日邦交“破冰之旅”揭秘
接收伪满地方医院时,八路军干部发现:在东北地区,医生、护士属于高等职业,绝大多数都是日本人,中国医生很少。因此不得不打破常规,大量征用日本医生、护士。
1950年中苏联合上海防空保卫战
1950年2月国民党空军对上海电力设施大轰炸,共产党政权在很短时间内就进行了反击,迫使国民党军队从舟山撤军。这个戏剧性的变化,是由于中苏同盟的建立,苏联出动空军部队秘密援助。
1955:第一次台海危机内幕
艾森豪威尔在与新中国较量的几个月中 , 领略了毛泽东“敌进我退,敌驻我扰 , 敌疲我打 , 敌退我追”的战术。他感慨地说 :“路途坎坷 , 要有忍耐的勇气啊!”
彭德怀与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
作为一位伟人,彭德怀同志的历史功绩是无可否认的。但是研究一位伟人,不仅要肯定他的历史功绩,也要研究他的历史教训。因为有时教训给后人的教益更为深刻。
关于毛泽东早期传记
伟人的传记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在伟人身后修撰的;另一种是在伟人未成名之前,由个人为其撰写的传记或访问记。毛泽东的传记两类都有,但我们更重视他的早期传记。
《红军长征记》的版本与流传
斯诺曾于1937年写了《红星照耀中国》(亦称《西行漫记》),长期以来他被认为是向全世界介绍红军长征的第一人。而斯诺依据的资料来源于何处?
1948年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真正原因
共产党这么多兵是从哪儿来的?大部分都是俘虏兵。我们可以算笔账,国民党、共产党一边5个人,把国民党军打了一个,就是5:4,可是如果把国民党的俘虏抓过来自己用了,就变成6:4。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黄仁宇回忆录《黄河·青山》读后
黄仁宇把自己的这部回忆录称为“只不过是历史学家的反省”,我们读后直接的印象是:它本身就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历史。历史学家在研究往事的同时,也在创造着历史。
代后记:读书行路,人生大乐
代后记
读书行路,人生大乐
写过好几本书,从没写过前言和后记,这是第一次。
我是老三届和新三届的成员之一,小时候赶上“文革”,当了“黑五类”子弟,初中没毕业就被赶出校门,当了九年工人,接受再教育和改造。改革开放后从石头缝里钻出来,考进大学重新读书。我属于三生有幸,硕士生导师山东大学王仲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谭其骧教授,都是著名学者。当学生一辈子能遇见一位名师已是足够走运,我能受到两位名师的教诲,更属罕见的好运。这也给我很大的压力。我总要传承学业,才对得起老师的栽培。命运有点阴差阳错,我毕业后,脱离了原来的中国古代史专业,穿上军装,到北京西山的军事科学院,当了一名百科全书编辑,一干就是15年。当师兄师弟都已成为国内知名学者时,我还是默默无闻。
然而,我却没有自卑感。因为我遵从师训,没有丝毫懈怠。到了军事科学院,从事一个全新的专业:中国军事史。军科是全军最高的科研机构,其特色就是收藏了丰富的军事档案。我原来以为自己很懂历史,在得到院内老首长和前辈的不断教导后,我发现自己学的历史和真实有很大的差别。过去看中国革命史,总觉得都是枯燥的说教。但是老同志如数家珍地给我讲述往事,我突然感觉如此精彩,如此惊心动魄。于是顺着他们指出的线索,我一头扎进图书馆,大量阅读那些发黄的历史资料。每天下班之后,晚上在办公室安安静静地读书写字,不觉寒暑春秋。此时,能把专业和爱好结合在一起,用导师教给我的古代史的考证方法去研究现代史,经常有心得和发现,我感受到了做学问的快乐,其乐无穷。
从军队退休后,我被聘到上海交通大学工作。此时我无须为评定职称而去奔波忙碌,得到了相当大的自由空间,可以到处走走看看。研究军事,总要到实地看看,方才能避免纸上谈兵。到一些红色遗迹考察时,我突然发现历史资料与实地考察有很大的差异。把这些故事写出来,不是很精彩吗?经过这些游历之后,我一改文风,从学术性的研究历史到探寻真相,还原出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时我才懂得,司马迁的《史记》为何如此精彩,笔下的项羽、刘邦、韩信、张良为什么那么鲜活,就因为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当地人那里获得真实的故事,把它写进历史书中。我们现在的交通和信息条件,不知胜过太史公时期多少倍,为什么写不出那样生动的历史呢?
找到这个感觉之后,我只要有空,就出行游历,到那些红色故事的发生地去探查考究。在江西永新三湾村的大树下,我感受到毛泽东当年带着一支“筋疲力尽”的队伍,还不知道能不能在井冈山栖身。他改编队伍,支部建在连上,不是去落草为寇,而是要摸索出一条前人没走过的革命之路。走到这里的人,才是最坚定的战士。从井冈山到瑞金,今天走高速公路,一条条深深的隧道穿越一座座大山。想当年毛泽东和红军是用双脚一步步走过的,革命创业何等艰难,他却写出“踏遍青山人未老”的诗句,浪漫中蕴含的雄伟,让人敬佩不已。雄伟的太行山深处,至今还是道路崎岖,行车艰难。类似桃花源的黄崖洞,入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峡谷,进去是有田有水的田园风光,八路军就在这里办兵工厂,生产枪支手榴弹。为什么能持久抗战,就是共产党善于利用崇山峻岭,深山老林,让占据铁路公路的日军用不上现代的交通工具,只能望着大山叹息。
然而,历史的真实不全是光辉灿烂,我也有当年贾谊的感觉,历史中有可为痛哭者,可为流涕者,可为长太息者。小时候学过的课文《朱德的扁担》,扁担上究竟是写的什么字,几次更改?当事人范树德出面更正,井冈山纪念馆请他在扁担上写了“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字,陈列于馆中。不料被人发现“乱”字写成了简体,不合历史真实。最近再去纪念馆,发现扁担又换了,上面写的“朱德的扁担”。历史就这样变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让你哭笑不得。那么,谁来恢复真正的历史呢?照司马迁的话做:“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所以,一边读书,一边行路,把考察和研究的结果写成故事。这不是轻松的旅游,而是肩负的责任。写了若干篇文章,承蒙梁由之先生提议,结个集子,并由他起名《历史的真面目》。所谓真面目,就是在历史档案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经过重新的研究,用客观的态度还原历史。让历史给你多方面的感受,首先是感受它的真实。张万文先生为本书的出版费了很多心血,希望能让读者爱看。至于读后的感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任务就是继续读书走路,不断写出一个个新故事让大家分享,这是我最大的快乐。
刘 统
2014年底于上海交通大学
著名军史专家刘统实地寻访现当代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讲述尘封的历史细节
作者刘统为历史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出版了一系列军史作品,是国内有名的军史专家。他数十年来一边读书,一边行路,把考察和研究的结果写成故事,结成本书。
拨开历史迷雾,澄清人物本色
从早已褪色的照片中,从纷繁复杂的事件中,从尘封多年的档案中,著名军事专家刘统深入挖掘历史上有代表性的事件的前因后果,最大限度澄清模糊朦胧的历史,解读传统上的认识误区,还原共产党胜利的秘密武器、台海危机、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长征史实等历史皱褶中的细节。
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给人很强的现场感。
扎实的研究功底,绝佳的文笔,一段段事件的跌宕与传奇、一个个人物的命运与悲喜跃然纸上。书中一些老照片的首次公开,再现了当年未曾透露的历史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