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硷镇

周家硷镇

人口 22558人(2018年)
中文名 周家硷镇
所属地区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
政府驻地 赵场村
著名景点 龙岗山寨
邮政区码 718408
面积 176km²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明成化年间有周姓居此碱畔建村而得名。

北魏时期,境内双庙湾村曾设立大斌县,属大斌县管辖。

北宋至道年间(995—997年),本境为西夏占据。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绥德县。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9月,属绥西(西川)办事处周家碱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月,属子洲县周家碱区。

1952年,属子洲县第八区。

1958年9月,成立周家碱公社。后随县并入绥德县。

1961年,复县后,仍为周家碱公社。

1984年,改设为镇,共辖23个行政村。

2011年,原高家坪乡并入。周家碱镇电子地图周家碱镇电子地图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周家碱镇辖周家碱1个社区,赵场、庙沟、前湾、中湾、后湾、牛棚山、徐家沟、钟沟岔、梁家沟、杜庄、师庄、赵家沟、营盘、桥沟、康庄、阳庄、张家砭、白家沟、车家沟、上三岔、董家圪崂、南三岔、李银家沟、刘家园则、马家阳湾、马家坪、董家圪崂、庙沟、纸房、高家坪、党家坪、申沟、冯家墕、坬墕、范家沟、狼牙刺湾、大坪台、阎家沟、梨树台、阎家河、常兴庄、惠家砭、吴家沟、吴家塌44个行政村;下设105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周家碱镇下辖1个社区、22个行政村[1]。人民政府驻赵场村。

统计用区划代码 城乡分类代码 名称
610831107001 121 周家碱社区
610831107200 121 赵场村
610831107201 220 前湾村
610831107203 220 中湾村
610831107204 220 后湾村
610831107207 220 钟家沟岔村
610831107208 220 梁杜庄村
610831107210 220 师庄村
610831107212 122 营盘村
610831107215 220 阳庄村
610831107216 122 张家砭村
610831107218 220 车家沟村
610831107220 220 董圪崂村
610831107223 121 高家坪村
610831107225 220 马家阳湾村
610831107229 220 纸房村
610831107230 220 党家坪村
610831107232 220 冯家墕村
610831107235 220 吴家塔村
610831107237 220 惠家砭村
610831107239 220 延家河村
610831107240 220 大坪台村
610831107243 220 坬墕村

地理环境

统计用区划代码 城乡分类代码 名称
610831107001 121 周家碱社区
610831107200 121 赵场村
610831107201 220 前湾村
610831107203 220 中湾村
610831107204 220 后湾村
610831107207 220 钟家沟岔村
610831107208 220 梁杜庄村
610831107210 220 师庄村
610831107212 122 营盘村
610831107215 220 阳庄村
610831107216 122 张家砭村
610831107218 220 车家沟村
610831107220 220 董圪崂村
610831107223 121 高家坪村
610831107225 220 马家阳湾村
610831107229 220 纸房村
610831107230 220 党家坪村
610831107232 220 冯家墕村
610831107235 220 吴家塔村
610831107237 220 惠家砭村
610831107239 220 延家河村
610831107240 220 大坪台村
610831107243 220 坬墕村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周家碱镇地处子洲县西部,东与马蹄沟镇相连,南与砖庙镇、延安市子长市南沟岔镇接壤,西与马岔乡相邻,北与电市镇毗邻。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9.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5.2千米,总面积为176平方千米。

气候特征

周家碱镇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势西高东低。境内最高峰五龙山位于党坪村,海拔1363米;最低点位于前湾村,海拔951米。

水系水文

周家碱镇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9.2℃。无霜期年平均165天。年平均降水量499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7—9月。

自然资源

周家碱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无定河水系,主要河流有大理河,自车家沟村流入,至前湾村流出,境内流长8千米。

自然灾害

周家碱镇境内农业耕地面积10.81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2.70万亩,林地面积2.90万亩。

人口

周家碱镇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霜冻、大风、滑坡和崩塌等。

经济

截至2011年末,周家碱镇辖区总人口24195人,其中常住人口14200人,另有流动人口9995人。总人口中,男性12639人,占52.23%;女性11556人,占47.77%;18岁以下4924人,占20.35%;18—60岁16238人,占67.12%;60岁以上3033人,占12.53%。2011年,周碱碱镇人口出生率10.3‰,人口死亡率4.3‰,人口自然增长率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7.5人。

截至2018年末,周家碱镇户籍人口22558人。

综述

第一产业

2011年,周家碱镇财政总收入3800万元,比上年增长6.2%。

2011年,周家碱镇农民人均纯收入5123元。

2018年,周家碱镇有工业企业20个;其中,规上企业1个。

2018年,周家碱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4个。

第二产业

2011年,周家碱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农业增加值0.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9%。

周家碱镇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2011年,周家碱镇粮食生产10674吨。

周家碱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周家碱镇油料作物种植面积4700亩,产量472吨;蔬菜种植面积0.2万亩,产量6400吨。

截至2011年末,周家碱镇累计造林2.48万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3.6万株,林木覆盖率51%。2011年,周家碱镇水果种植面积0.1万亩,产量1000吨,主要品种有苹果、梨、桃。

周家碱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为主。2011年,周家碱镇生猪饲养量5000头,年末存栏3227头;羊饲养量11.9万只,年末存栏2.89万只;家禽饲养量3.04万羽,上市家禽9700羽。2011年,周家碱镇生产肉类540吨,其中猪肉232吨,羊肉264吨;禽蛋116吨,鲜奶344吨;畜牧业总产值0.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9.1%。

第三产业

2011年,周家碱镇工业总产值达到0.1亿元,比上年增长1%,工业增加值0.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

交通运输

截至2011年末,周家碱镇有商业网点441个,职工1202人。2011年,周家碱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0.4亿元,比上年增长8%;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

截至2011年末,周家碱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50千米,投递点1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0.7万份、期刊0.1万册,业务收入190万元。

截至2011年末,周家碱镇有电信网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800户,移动电话用户4500户,宽带接入用户26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000万元。

2011年,周家碱镇金融产业实现税收500万元。年末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4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人均储蓄5841元;各项贷款余额4300万元,比上年增长8%。

社会事业

周家碱镇境内太中银铁路、青银高速公路、307国道穿境而过。乡村水泥路9千米,砂砾路27千米。有县乡级道路5条,总长20千米。截至2011年末,周家碱镇镇区道路总长度1.6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0.8米;道路铺装面积8000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4平方米;镇区桥梁7座,总长度350米。

文化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周家碱镇有镇文化站、石雕工艺基地各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45个,各类图书室9个,藏书1.2万余册。

截至2011年末,周家碱镇有电视转播站1个。有线电视用户158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周家碱镇有小学6所,在校生841人,专任教师10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19人,专任教师69人,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社会保障

截至2011年末,周家碱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7个,其中卫生院2个,村卫生室55个,病床40张。专业卫生人员79人。2011年,周家碱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0429人,参合率84.4%。

基础建设

2011年,周家碱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007户,人数2623人,支出346.24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80人,支出59.4万元;农村医疗救助1303人次,支出61.52万元;农村临时救济630人次,支出25.2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9人。

历史文化

截至2011年末,周家碱镇镇区有自来水厂2个,铺设干线水管3千米,生产能力450吨/日。居民自来水普及率81%,年人均生活用水15吨;排水管道2.3千米,污水治理工程1项。

截至2011年末,周家碱镇镇区拥有主变压器46台,总容量1900千伏安,高压输电线路2条,总长度8千米。年售电量累计完成2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100%,供电可靠率100%。

荣誉称号

集市文化

清末至民国年间,周家碱镇的集市贸易十分活跃,每年有四大集会,来自山西、河南、内蒙、甘肃、宁夏等省区及陕西省延安、榆林、横山、绥德、子长、靖边、米脂、清涧等周边县的商客在这里进行商贸交流和牲口交易。农历3月14日至16日为“三月会”,俗称“籽墒会”;7月14日至16日为“七月会”,又称为“瓜果会”;10月14日至16日为“十月会”又叫“米粮会”;12月14日至16日为“腊月会”,俗称“年会”。每月有6天集,农历逢四、九为集日。据老年人讲,外地客商常在遇会的前两天就来周家碱占地摊了,牲口交易常常要推迟两天才成交。当时街道长2华里,逢集遇会常常摩肩接踵。民国年间,周家碱的字号店铺多达40余家,所有铺面都是窑洞式并带有小门楼的建筑,呈现出陕北集镇和民居的独特风格。

周恩来在周家碱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国民党长官胡宗南率领几十万大军,大肆进攻陕北。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央机关撤离延安,转战陕北,与胡宗南部队进行周旋。4月5日,周恩来副主席从河东返回绥德,在绥德专员杨和廷的陪同下,一行7人沿大理河川而上,6日来到双湖峪,听取了杨专员和子洲县委负责人的汇报,即日晚,周恩来副主席到达周家碱镇,住在周家圪崂村周义祖家。周恩来刚住下,就马上招集周家碱区委负责同志开会,传达党中央的指示,了解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等情况,同时要求区委尽快做好群众的宣传动员工作,认真搞好坚壁清野。当时,周家碱镇区长万金新接待了周恩来,区委干部周巨成请来周献祖给周恩来做吃了一顿饭,这顿饭菜是周碱的果馅、绿豆米汤、羊肉炒细粉。周恩来吃过饭后,夸赞这饭菜很不错,挺有风味。晚上休息前,周恩来同主人闲谈时,得知该村的人都姓周时,周恩来十分感激而风趣地说:“我也姓周,咱们是一家人嘛,今天我总算是回到家里啦!”

第二天佛晚,东方刚亮起,周恩来率队伍便向西挺进了。之后,到青阳岔与毛泽东主席会合。所以,至今,在周家碱镇流传着周恩来在周家圪崂认自家人的故事。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