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下乡

科技下乡

中文名 科技下乡
出现 现在的新农村建设中
目录导航

科技下乡

  现在的新农村建设中,科技下乡是一个重要环节。是把技术提供给农村,以节省财力、物力、人力等来提高产量和质量,为农民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2008年1—5月根据省、州的统一安排部署,海西州科技局(协)紧紧围绕科技促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开展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等热点问题,开展了海西州2007—2008年“科普之冬”、海西州2008年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十下乡”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下乡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l、加大“送”的力度。在开展“科普之冬”、“十下乡”等活动中,科技部门通过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科技宣传、科技讲座等形式,把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送下乡,文化部门通过送电影、送图书报刊、送文艺节目把文化送下乡,卫生计生部门通过送药品、送医疗器械、义诊等形式把卫生知识和医疗服务送下乡,司法部门通过举办法律讲座、提供法律援助等形式,把法律法规和法律服务送下乡。如:乌兰县在开展“科普之冬”、“十下乡”等活动中,紧紧围绕学习宣传中央1号文件精神,组织科技、农牧等部门开展了农作物栽培、畜牧养殖、法律咨询、妇女权益保护等方面知识的宣传和咨询;卫生部门不但为群众义务看病,还免费发放药品、药具;司法部门开展了法律知识宣传及有奖竞赛活动;为使活动的内容更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县委宣传部组织擅长毛笔书法的机关工作人员现场挥毫为农民群众免费书写春联,还邀请村文艺乐队为农民群众送去精彩的文艺节目。

2、加大“派”的力度。针对当前城镇科技文化卫生人才相对集中,农村牧区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情况,大力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动员和鼓励科技工作者深入乡村农舍、田间地头、牧场圈舍等生产生活第一线,面对面地帮助农牧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如:格尔木市科技局结合春耕生产,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和科技特派员深入各乡镇的村社开展农牧业种植养殖技术知识,到田间地头实地指导,充分发挥了科技特派员的作用,使科技特派员与农牧民群众结成利益共同体,开展面对面、心贴心的服务。

3、加大“教”的力度。在“科普之冬”、“十下乡”等活动中,各地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牧区基层,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到农牧民学校讲课、现场演示等方式,对农村牧区科技示范户、乡村医生等,大力扶持、加强指导。如:天峻县把满足牧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科普之冬”、“十下乡”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现实需要,由县农业推广中心、县农村经济技术服务中心、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等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技术下乡小分队,深入各村详细讲解了高产奶牛饲养、畜禽防疫、植物保护等方面的常用知识和实用技术。

4、加大“用”的力度。“科普之冬”、“十下乡”活动是一种外部推动,要产生效果、发挥作用,关键还在于激发农村牧区内在活力,引导农牧民群众把送下去的东西用起来。结合实际情况,各市、县、行委利用乡镇文化站、农村牧区图书室、文化大院、文化广场、科普宣传栏等,积极开展文艺演出、读书读报、书画展览、体育比赛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如:德令哈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咨询和技术指导,举办农牧业科技培训班,使农牧民群众通过培训掌握了2-3项农业实用技术。

2008年海西州科技下乡活动通过加大“送”、“派”、“教”、“用”等做法满足了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和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了农牧民文化生活,增强了农牧民发展生产的能力和增收致富的本领,增强了农牧民法制观念,帮助农牧民群众掌握了一定的市场知识、实用技术和卫生常识。

据统计,在“科普之冬”、“十下乡”活动期间,全州参加“科普之冬”和专项“十下乡”活动的工作人员450人,开展下乡活动23次、宣传活动25次,悬挂横幅125条,展出展板250块,举办培训班24期、培训学员1680人,文艺演出14场,放映科教片20场,送科技图书资料4.5万份(册)、宣传画523幅,书写赠送春联1400余幅、科普对联300幅,义诊1080余人、咨询1650人,免费发放药品和计生用品3550多盒,活动总受益群众2.9万人(次)。

新农村建设在政府的扶持下,有了较快的发展,与现在中国的发展与时俱进

新农村建设

1.总体要求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