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V属尼多病毒目(Nidovirilaes)、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的代表种。形态为多形性,但常为圆形火球形,直径80~120纳米。有囊膜,囊膜表面有松散、均匀排列10~25纳米花瓣样或梨状的纤突,有间隙,使整个病毒粒子呈皇冠状。
IBV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多数毒株56℃ 15分钟或45℃ 90分钟即灭活,但在-20℃可存活7年,-30℃以下可存活24年。在pH为6.0~~6.5的环境中最稳定。1%来苏尔、0.01%高锰酸钾溶液、1%福尔马林溶液、2%瘥氧化钠和70%乙醇等一般的消毒剂3~5分钟即可灭活IBV.
该病主要发生于鸡,此外鹌鹑、斑头雁也会感染发病。各种年龄的鸡都易感,雏鸡更易感。严寒、拥挤、通风不良以及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缺乏等可促进该病的发生。病鸡从呼吸道排出病毒,经空气、飞沫传染给易感鸡。此外,被传染的饲料、饮水等也可传毒。病毒主要存在病鸡呼吸道的渗出液中。IB的潜伏期为36小时或更长一些。由于IBV血清型和感染鸡的年龄不同,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各有差异。
肾型主要症状:被肾型毒株感染的鸡,主要见于20~50日龄的仔鸡。初期出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如啰音、喷嚏、咳嗽等,但只有在晚上安静的时候才比较明显。持续1~4天后,呼吸道症状消失,鸡群突然大量发病,并于2~3天内渐渐加剧,变现厌食、口渴、精神不振、拱背扎堆,排水样白色稀粪,粪便内含大量尿酸盐,肛门周围羽毛污浊,病鸡因脱水而体重减轻,胸肌发绀,严重的面部及全身皮肤颜色发暗干燥,腿颈部干。发病后10~21天为死亡高峰,21天死亡停止,死亡率约30%。产蛋鸡感染后死亡不多,但会出现产蛋量下降、产异常畸形蛋和死胚率增加。
肾型传支的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肾脏,表现为双肾肿大、苍白,肾小管因聚集尿酸盐使肾脏呈槟榔样花斑状。两侧输尿管因沉积尿酸盐而变得明显扩张,增粗发白。慢性病例,肾褪色,肾实质中布满粟粒大小的黄白色尿酸盐结节,有时可至黄豆到蚕豆大小(肾结石)。有的病例,一侧或双侧输尿管完全为白色尿酸盐堵塞,形成输尿管结石和尿潴留。有时在心包膜及肝脏表面也积有尿酸盐,似一层白霜,此即为内脏型痛风。泄殖腔内积满白石灰膏状尿酸盐排泄物。肾病变的严重程度取决于6个主要因素:①毒株性质;②母源抗体水平;③性别(雄性死亡率雌性);④营养状况(高蛋白质饲料鸡死亡率低蛋白质饲料鸡,这与尿毒症水平有关);⑤品系,肉仔鸡发病率最高;⑥感染的日龄(发病日龄越低,死亡率越高)。此外,还与患鸡的免疫系统状况有关。初步统计表明,使用高毒力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的肉鸡,肾传支发病率比例较高。
由于IB的临床和病理变化复杂多样,又长继发或并发其他细菌性、病毒性疾病,给IB诊断带来困难。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只能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靠病毒学、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等一系列实验室检测方法。
1.加强饲养管理,严格卫生消毒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避免鸡群拥挤,注意温度、湿度变化。避免过冷、过热。鸡舍要注意通风换气,防止有害气体刺激呼吸道。给予清洁饮水及优质全价饲料,并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和矿物质,增强鸡只抗病力。在空栏时应对全场进行彻底清洗消毒,进雏后定期带鸡消毒,以减少病原微生物和尘埃污染,以减少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同时应严格执行隔离、检疫等卫生防疫措施,减少对鸡群不利应激因素。
2.免疫接种
(1)疫苗种类 疫苗种类有弱毒苗、灭活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市场中主要销售的弱毒苗有H120株、H52株、Ma5株、28/86株、T株、W株、M41株和4/91株等。H120株、H52株是我国引进的荷兰株,与我国流行的呼吸道型和生殖型有一定的交叉保护。H120株毒力较低,相当安全,免疫原性较差,免疫期2个月,用于雏鸡初次免疫。H52毒力较高,免疫性较强,免疫期6个月,适用于3周以上的鸡初次免疫和加强免疫。Ma5株属于麻省性毒株,毒力相当于或低于H120株,具有预防鸡肾型IBV感染的能力,可用于任何日龄的鸡群。对肾脏病变型IB有较强的保护率。T株、W株也是预防鸡肾型IBV。M41属于麻省型毒株,毒力强、只能用于油苗的生产。4/91株是一株变异性传染性支气管炎毒株,是用来预防种鸡发生深层肌肉病变、产蛋率下降、有呼吸道症状及腹泻问题的。IBV弱毒疫苗的常规免疫途径为喷雾、点眼及饮水等。
灭活苗一般是本地分离毒株和肾型或呼吸性或腺胃型IBV制备呈的多价油乳灭活苗,安全,免疫期长,用于种鸡、蛋鸡产前肌注。
IBV基因工程疫苗包括重组亚单位疫苗、重组活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和转基因植物疫苗等IBV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具有安全、高效、多价、广谱的特点,但尚处在研制探索阶段。
(2)免疫程序 根据疫情状况、饲养管理条件、疫苗毒株的特点、鸡群母源抗体水平等来决定免疫程序。一般肉鸡上市前免疫两次,产蛋鸡产蛋前免疫四次。1日龄接种Ma5疫苗,10日龄接种H120疫苗,30~35日龄和开产期前用多价油乳剂灭活苗免疫;商品肉鸡于1日龄和10日龄两次免疫即可。有腺胃型IB发生的地区可使用腺胃型传支油乳剂灭活苗,在7~14日龄首免,产蛋前加强免疫一次,保护率可达95%以上。有变异株-----IBV4/91株感染的地区,1日龄接种Ma5疫苗,10日龄接种4/91疫苗。
(3)发病时的处理措施 发病时要注意隔离病鸡,加强保暖、 通风换气和进行鸡舍、带鸡消毒,并进行对症治疗。可用每瓶禽疫灵(天宇生物)中添加一瓶 刀豆素,一瓶天宇核酸肽混合肌肉注射,针对病毒性呼吸道一针治愈,严重的挑出来第二天巩固一针。
诊疗注意事项1. 应注意与新城疫、 禽流感、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产蛋下降综合症、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鼻炎和通风等相区别 从临床表现上来看,新城疫和禽流感的病情往往比本病严重,雏鸡常可见到神经症状及内脏组织的出血和坏死。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呼吸道症状和病变则比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严重,同时气管黏膜上皮细胞会出现合胞体和核内包涵体;传染行喉气管炎很少发生于幼雏,而传染性支气管炎则幼雏和成年鸡都能发生。产蛋下降综合症是以产蛋高峰期产蛋母鸡产蛋量突然下降为特征,无呼吸道症状和病变。慢性呼吸道病的特点是传播慢,病程长,气囊增厚并有大量干酪样物附着。传染性鼻炎的病鸡常见面部肿胀,这在本病是很少见到的。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常与通风相混淆,通风时一般无呼吸道症状,无传染性,且多与饲料配合不当有关,通过对饲料中蛋白、钙磷分析即可确定
2. 使用地方流行血清型的灭活疫苗 当前IBV流行日趋严重,IBV毒株变异性大,血清型多,采用当地分离毒株制灭活苗效果好些。使用疫苗应遵循以下原则;IBV血清与病型不清楚时,应选用当地IB流行毒株制备多价灭活苗,应以本地区分离株为种毒,制备包括肾型,呼吸型及腺胃型在内的多价油佐剂灭活苗,建立多道防线。
3. 慎用一些新的血清型活疫苗 尽管有证据表明现用的常规呼吸型和肾型IB疫苗有时不能有效的预防IBV,但作为基础免疫仍然有必要以呼吸型和肾型的疫苗为主,结合使用地方流行血清型的灭活疫苗。但活疫苗的使用可能对IBV变异株的产生有促进作用,因此,要慎用4/91株、美国Arkansa 株等疫苗,最好有证据表明本地区已经流行这些毒株后才使用这些疫苗,而且尽可能试用灭活疫苗。
4. 注意IBV对新城疫疫苗免疫的干扰 因IBV对DNV有免疫干扰作用,所以两者如使用单一疫苗需间隔10天以上,使用联合疫苗或同时试用(计量适当)则不会产生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