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绝唱系列

千古绝唱系列

字数: 60000
ISBN: 9787229005450
中文名: 《千古绝唱系列》
页数: 86
出版时间: 2009年5月1日
目录导航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图书资料

作 者: 马炜 编著[1]

出 版 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 字数: 60000 版次:1 页数:86 印刷时间:2009-5-1 开本:18开 印次:1 纸张:胶版纸 ISBN :9787229005450 包装:平装所属分类:图书、艺术、书法 篆刻、理论

编辑推荐

文学名篇,书法名作,穿越千年,解读双重经典。

内容简介

每一位书法名家都有其代表作品,这些代表作也都是中国古代的经典美文。市面上将之作为字帖出版的多,从文史价值与书法史角度赏析的却近乎于零。故作为文学爱好者,只能从铅字里欣赏文章的精彩;作为书法爱好者,又往往只看到图片中书家的风范,忽略了文章本身。

《千古绝唱》系列则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以作品图版代替死板的铅字,配以精心写就的解析与背景资料,采用舒心悦目的版式,将书法与文章的魅力同时呈现给读者。

阅读的享受之外,通过本系列,书法爱好者特别是书法专业学生可弥补自身在书法史、美术学、文史知识方面的不足;文学爱好者则得到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普通读者也能因此丰富学识,提高品味,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本册为《千古绝唱》之《桃花源记》,收入了八大山人的书法作品,与仇英、査士标、王原祁的绘画名作,从“渔人”的独特视角分析桃源渊源。图片精美、行文生动。

目录

陶渊明的生平

家世

出仕

归隐

《桃花源记》

晋·陶渊明文

清·八大山人书

附 陶渊明《桃花源诗》

解析

渔人的视角

寓言

纪实

“桃源”书画作品欣赏

清·八大山人书《桃花源记》

明·仇英《桃花源图卷》

清·查士标《桃花源图卷》

附录

历代咏桃源事之著名诗篇

历代《桃花源记》汇评选录

书摘插图

陶渊明的生平

家世

世人皆知那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大诗人陶渊明,却难以想象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历史上少有的动荡时期。在风云变幻的年代,受儒家思想影响非常深的陶渊明自然想一试身手,有所作为,但质性峻沽的他无力,也不愿去应对官场的险恶,几经出仕和归隐的矛盾,最终他选择了安贫乐道,躬耕田园。

陶渊明生于浔阳郡的柴桑县。他的曾祖父陶侃官拜长沙郡公,看不惯当时流行的清谈风气,崇尚儒家的进德修业的精神。而外祖父孟嘉也曾做过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长史。到了陶渊明这里,家境已经败落得很厉害。十二岁时死了庶母,二十岁左右死了父亲,刚刚结了婚,又死了妻子。其生活写照正如《自祭文》中所言的:“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缔络冬陈。”说家里常常没有吃喝,冬天还穿着夏天的单薄衣服。陶渊明在青年时代起便步入了人生的忧患历程。

东晋玄风和儒家的精神同时影响着陶渊明。陶渊明的诗文,表现出对田园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我们既能读出老庄无任委运的逍遥自在,又可以感受到儒家思想里那种乐道不忧的欣然心境。青年时代即遭逢家运衰败,但渊明不惧、不忧、不颓,他只是想过一种简单质朴的日子:“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

兰亭集序

内容简介

兰亭集序兰亭集序兰亭集序

每一位书法名家都有其代表作品,这些代表作也都是中国古代的经典美文。市面上将之作为字帖出版的多,从文史价值与书法史角度赏析的却近乎于零。故作为文学爱好者,只能从铅字里欣赏文章的精彩;作为书法爱好者,又往往只看到图片中书家的风范,忽略了文章本身。

《千古绝唱》系列则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以作品图版代替死板的铅字,配以精心写就的解析与背景资料,采用舒心悦目的版式,将书法与文章的魅力同时呈现给读者。

阅读的享受之外,通过本系列,书法爱好者特别是书法专业学生可弥补自身在书法史、美术学、文史知识方面的不足;文学爱好者则得到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普通读者也能因此丰富学识,提高品味,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本册为《千古绝唱》之《兰亭集序》,收录了王羲之的手迹,围绕王羲之其人、和兰亭文章进行了深入浅出且的分析,称《兰》为对生命悲欣的永恒慨叹。图版精致、行文生动。

图书资料

作 者: 徐传法 编著

出 版 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 字数:50000 版次:1 页数:71 印刷时间:2009-5-1 开本:18开 印次:1 纸张:胶版纸 ISBN :9787229005443 包装:平装 所属分类:图书、艺术、书法 篆刻 理论

目录

说不尽的王羲之

世家显赫

才情显露

书法师承

晚年萧散

《兰亭集序》

晋·王羲之文

晋·王羲之书(唐摹神龙本)

尽善尽美话《兰亭》

兰亭雅集

兰亭集序

天下第一行书

至尊的地位,久远的影响

历代帝王爱《兰亭》

历代书家临《兰亭》

二王书风

百年学术辩《兰亭》

书摘插图

说不尽的王羲之

书法师承

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人人效法,一方面得益于老师的教诲,另一方面缘于自身的才情。王羲之先在父亲王旷的影响下,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传说王羲之七岁学书,十二岁时,见到父亲枕中有《笔论》一书, “窃而读之”,父亲见他学书心切,于是就亲自教授他。随后王羲之跟随卫夫人学习书法。卫夫人名铄,是汝阴太守李矩的妻子,曹魏大书家卫觊的后代。卫夫人“擅长钟法”,所以她传授王羲之的是钟繇之法。王羲之书法姿媚的一面,看来与卫夫人是有渊源的。

十五岁时,王羲之转学叔父王廙。王庾是东晋早期最有影响力的书家,擅长正、行、草、飞白等各种书体。他曾对王羲之说:“吾诸事不足法,惟书画可法”,可见王廙对自己书法的信心。随着学书视野的拓展,除钟楷、张草之外,王羲之又遍学李斯、曹喜、梁鹄、蔡邕等人的篆隶书法。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最终把汉魏以来的质朴书风,变为妍媚流便的新体。

对于王羲之书法的创新的传说,不尽相同,从“人各有体”,到“大人宜改体”,每一个传说都充满了睿智。当然王羲之的书法成就,是他纵横古今,博采众长的结果。但是启人心智的传说却见证了一代书圣成长过程所需要的艰辛与颖悟。

……

千古绝唱

(蔡志忠漫画作品)

编辑推荐

唐诗唐诗唐诗 千古绝唱

二三年前,有那么一天,突然发现儿子、女儿已经开始在看漫画。他们各执画册左右边,一下嘻声笑起,一下彼此又催着对方快点!在我们家,看课外书都得先经过盘查,当然得过妈妈我这一关!谁买的——?是老爸——!原来老老小小都看不定过了。这是萧丽红写的序。

中国早期思想家的著作影响了中国文化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教育到艺术,从政治和战争到日常礼节。广受欢迎的漫画家蔡志忠先生一直致力于用他独特而富有吸引力的画风将这些古代经典著作的智慧带入生活。这一中国传统思想系列漫画映射出历史上伟大思想家们的光辉:包括:

孔子说、孟子说、菜根谭、六朝怪谈、老子说I、老子说II、孙子说、禅说、论语、韩非子、庄子说I、庄子说II、列子说、聊斋志异、史记、大学·中庸、世说新语、六祖坛经。

蔡志忠先生最早是因为他获奖的多部动画电影和每日连载漫画引起大众的关注的。在长期的自学之后,蔡志忠等待将创作方向转移到经典著作上。作品广受评论家的好评并快速成为畅销书。蔡先生的书已被美国知名出版社如,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和Knopf出版。

此套系列丛书的英文译者是美国学者BRIAN BRUYA先生,拥有夏威夷大学比较哲学博士学位,是中国早期哲学研究领域的专家。由于他的再度创作,使该书的英文译文准确、地道,具有权威性。

蔡志忠漫画图书已经在44个国家出版,销售达到4000万册。看经典漫画,学英文。

孔子说 孟子说

庄子说 老子说

韩非子说 列子说 孙子说

大学 中庸 论语

唐诗说 宋词说

禅说 六祖坛经 菜根谭

聊斋志异 六朝怪谈

世说新语 史记

蔡志忠画的漫画他让我们第一次知道,圣人也可以画成这样子。这套书应该是蔡氏历年来所画的古典漫画的总汇,包括孔、孟、老、庄、列子、孙子、韩非子诸家之说,大学、中庸、论语,史记、六朝怪谈、世说新语,唐诗宋词,聊斋志异、菜根谭等等一网打尽。

蔡志忠先生从十五岁起便开始成为职业漫画家。他用简洁生动的线条描绘了一部部颇具影响的漫画书,在台湾、香港、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等地广受欢迎。他的作品庄子说、老子说、禅说、史记、西游记、聊斋系列等开启了中国古籍经典漫画的先河。并以其对诸子百家,古典名著,唐诗宋词,佛经禅语的独到心得,行云流水般的画笔,将经典白话化与漫画化,并加以现代诠释,让现代人在完全没有负担的情境下,吸收智慧,轻松学习经典。在漫画与蔡志忠先生对话,倾听漫画家画笔之中的心灵世界,能让我们对他用线条演绎的哲理和幽默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内容简介

蔡志忠画的漫画形象并不好看,甚至有点歪瓜裂枣,但他让我们第一次知道,圣人也可以画成这样子。这套书应该是蔡氏历年来所画的古典漫画的总汇,包括孔、孟、老、庄、列子、孙子、韩非子诸家之说,大学、中庸、论语,史记、六朝怪谈、世说新语,唐诗宋词,聊斋志异、菜根谭等等一网打尽。虽说有重复出版之嫌,但对于还没认识蔡氏的读者来说,还是值得一看的。

本书内容由众多作者所作。包括: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山中、贺知章:回乡偶书、张九龄:感遇其一、感遇其二、感遇其三等;唐玄宗、王之涣、孟浩然、李颀、王昌龄、王维、李白、刘长卿、杜甫、岑参、韦应物、卢纶、李益、孟郊、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李绅、柳宗元、元稹、贾岛、李贺、杜牧、李商隐、王翰、许浑、张祜等。在人生长远的路途,我们是不时需要养分的。

作者简介

蔡志忠,台湾著名漫画家。1999年12月8日获得荷兰克劳斯王子基金会颁奖,表彰他通过漫画将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学作出了史无前例的再创造。蔡志忠从十五岁起便开始成为职业漫画家。1976年成立龙卡通公司,拍摄了《老夫子》、《乌龙院》等长篇动画电影,曾获1981年金马奖最佳卡通片奖。1983年开始创作四格漫画,至今己有《庄子说》、《老子说》、《大醉侠》、《光头神探》等100多部作品在44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多种语种版本出版,销量超过了4000万册!他连续两年获台湾10名畅销书作家之首。蔡志忠用简洁生动的线条描绘了一部部颇具影响的漫画书,在台湾、香港、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等地广受欢迎。他的作品庄子说、老子说、禅说、史记、西游记、聊斋系列等开启了中国古籍经典漫画的先河。

目录

缘由——我为什么要写这篇[序]

诗体简释

蘅塘退士简介

王勃

贺知章

张九龄

唐玄宗

王之涣

孟浩然

李颀

王昌龄

王维

李白

刘长卿

杜甫

岑参

韦应物

卢纶

李益

孟郊

韩愈

刘禹锡

白居易

李绅

柳宗元

元稹

贾岛

李贺

杜牧

李商隐

王翰

许浑

张祜

每人一首

东坡

图书资料

东坡东坡东坡

作 者: 子金山 著

出 版 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09-1-1 字数:364000 版次:1 页数:347 印刷时间:2009-1-1 开本:16开 印次:1 纸张:胶版纸 ISBN :9787801737762 包装:平装 所属分类:图书、传记、文学家

编辑推荐

幽默:轻松文笔细品千古奇和苏东坡的风流故事;翔实:真实详尽再现旷世诗人不可救药的快乐人生。

《百家讲坛》主力作者酿出的一坛苏东坡好酒。奇人子金山最得意的写史力作。

苏轼,其实是中国知识分子中承担苦难最多的人,一天到晚颠沛流离,他却说“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样的文人我不说是偶像,他们是我千古心有戚戚焉的朋友。

——北师大教授、《心得》作者于丹

他很疲倦,他很狼狈,出汴梁、过河南、渡淮河、进湖北、抵黄州,萧条的黄州没有给他预备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庙中住下。他擦一把脸,喘一口气,四周一片静寂,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他闭上眼睛摇了摇头。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

——著名散文作家余秋雨

苏轼是文学家,也是政治家,他把他的文学,他的政治,和这个国家,这块土地,以及这块土地上的黎民百姓,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中国自有文学以来,自有诗人作家以来,从跳汩罗江的屈原开始,就在血管里流动着这种忧国忧民的基因。

——著名作家 李国文

苏东坡诗之伟大,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他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但苏东坡的儒学境界并不高,但在他处艰难的环境中,他的人格是伟大的,像他在黄州和后来在惠州、琼州的一段……东坡诗之长处,在有豪情,有逸趣。其恬静不如王摩诘,其忠恳不如杜工部。

——国学大师钱穆

苏轼的意义和价值,似不宜仅限于文学领域。他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的活生生的真实人生,表达了他深邃精微的人生思考。他的人生思想成为后世中国文人竞相仿效的一种典型。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苏轼传》作者 王水照

内容简介

原因出自内心:子金山的童年是伴随着东坡先生的大作度过的。曾经多少次因为背诵苏子美词嘴头磕绊而遭家父训斥,有时甚至是几个耳光;又有多少次因为故意顺口带出几句东坡的名句而引得小伙伴们啧啧连声,尤其是女娃们的羡慕目光,实在令人至今难忘;年龄稍长之后,又是一本《苏东坡诗词选集》将我的无数个无聊的夜晚变成滋味无限;窘困的时刻想起了苏子落难的日子而心情坦然,翘尾巴的一瞬间是东坡大作使我羞愧脸红!

苏东坡曾令我激动,苏东坡曾让我向往,苏东坡曾使我从心灰中解脱,苏东坡曾诱导我走向文学的快乐旅途。

没有为苏东坡另外作传的妄念,只不过是想让他鲜活地出现在大家面前一回,苏东坡不需要子金山为其树碑立传,那座闪光的丰碑其实已经在人们心中竖起了近千年!

中国正史中的人物,许多经后人编纂过的名人档案,读之味同嚼蜡,自《史记》之后难得一见趣史美文,有时竟是些野史笔记读着尚觉过瘾,只可惜猜测臆断居多,有关东坡先生的更是如此。

所幸东坡生前勤快,留下了数千篇诗词文章,中国自古有文如其入之说,我们不妨从东坡诗文中寻找他鲜活的身影,大概这个苏东坡更接近真实,更为妙趣横生。

其实不管是谁炒苏东坡的话题,都离不开东坡的那些千古绝唱、旷世文章,那是东坡先生留给地球人的共同遗产,已经使我们无数人受益终生,肯定还必将惠及我们的后代。

作者简介

子金山,一个热爱写作的江湖散人,对中国历史和古典诗词曲赋情有独钟;写史撰文颇有造诣,填词作赋也有斩获。混迹于网络江湖,煮酒论剑。常发惊人之语,令人耳目一新。又因擅长对联被网友热捧为“天涯对王”。自侃史以来,备受热捧,“粉丝”队伍呈几何递增,新浪因其博客文章的精辟透彻和疯狂点击量,将其列入新浪文化名人榜。

目录

自序

一 先从苏老泉说起

二 出生时,山上植物一夜枯死

三 常出惊人之语,书法犹如天授

四 年轻时情事方面绯闻不少

五 儿子上考场,老子也没闲着

六 敢在试卷上开玩笑,只有苏轼

七 来去悲喜两重天

八 “一榜觅来苏门两宰相”

九 你来“三白饭”,我往“三毛饭”

十 吃皇粮不忘寄情山水

十一 与龙王辩理,这活路东坡最爱干

十二 与神仙打嘴官司,心诚也不灵

十三 东坡偏是个服软不服硬的主

十四 不提拔心仪之人皇帝就不舒服

十五 变法失败原因其实很复杂

十六 王安石大概只相信自己

十七 妻子的堂妹成了妻子

十八 皇帝屁股坐到王安石那边

十九 皇帝欣赏“万言书”也没用

二十 在学问上,东坡不给宰相留面子

二十一 携伎旅游是东坡的业余爱好

二十二 宋朝时高僧和名妓地位不相上下

二十三 为妓女即兴提笔是经常的事

二十四 许多和尚成了东坡的至交

二十五 做通判的东坡,还没接触过宋词?

二十六 经常与歌伎在一起,妻子看得开

二十七 直接搬到西湖边上办公

二十八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二十九 王安石罢相出京,天就开始下雨了

三十 变法越来越像一场闹剧

三十一 密州穷庙里不会有富方丈

三十二 郁郁酒香,隐隐仙气

三十三 朝中政敌没忘记东坡

三十四 抗洪救灾最需要万众一心

三十五 “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三十六苏门四学士,爱跟老师调侃

三十七 并非善类的伟人沈括

三十八 才气大得连皇帝都佩服

三十九 烧掉大部分通信和手稿

四十 天子的心思谁也不明白

四十一 生死关头照样呼呼大睡

四十二 皇帝确想放东坡一马

四十三 王安石的胸怀气度

四十四 钱、权两损,活得照常潇洒

四十五 进得三宝殿,却非烧香入

四十六 最思念的堤亲人,最需要的是朋友

四十七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四十八 东坡是城东的一块荒地

四十九 季常之痛与河东狮吼

五十 喜欢佛经前的那分恬静

五十一 斗智,和尚总是胜利者

五十二 无中生有苏小妹

五十三 一对传说中的挚友冤家

五十四 东坡的道号叫“铁冠道人”

五十五 前赤壁赋

五十六 后赤壁赋

五十七 赤壁怀古

五十八 情绪波动在所难免

五十九 “三蕉叶”能盛多少酒

六十 东坡菜:鱼系列

六十一 “巡警”汉子也有点鉴赏能力

六十二 东坡与朝廷谁也没忘记谁

六十三 有多少营伎喜欢苏东坡

六十四 偶然眼病导致调离黄州

六十五 和尚旅游团引起极大轰动

六十六 十个月的儿子夭折了

六十七 让清高的王安石佩服可不容易

六十八 东坡听劝退隐常州

六十九 是去是留,要看皇帝一念之间

七十 厌官时飞来一顶乌纱帽

七十一 升官之路中的“东坡速度”

七十二 命运永远都在变化着

七十三 蜀党、洛党、朔党

七十四 高太后将弹劾奏章束之高阁

七十五 危机关头,弟弟找到辩护理由

七十六 目标明确的绝地反击

七十七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七十八 碧水、绿地、民生一

七十九 三潭印月与苏堤春晓

八十 铁笔竟然留住一个进士

八十一 蜀党与朔党战成和局

八十二 没有诗意的颍州大雪

八十三 正途办不成的事“后门”能走得通

八十四 立法执法与偷税漏税

八十五 此时如日中天

八十六 左右命运的两个女人都去世了

八十七 小皇帝决心玩出个大名堂

八十八 一朝天子一朝臣

八十九 旧相识龙王借给他一船风

九十 东坡到处有西湖

九十一 巫山神女——美妾王朝云

九十二 美少妇与花甲诗人的悲剧

九十三 新居“白鹤居”

九十四 为报先生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

九十五 不可救药的快乐诗人

九十六 东西都发霉,人岂能例外

九十七 以阳光为食,再不知饥饿滋味

九十八 世事一场大梦,入生几度新凉

九十九 太后都是苏门福星

一○○ 识与不识,谁不尽伤

附 长眠不知身后事

后记 从此惭愧不写苏

大宋王朝之谜

——话说中国千古之谜系列

图书信息

大宋王朝之谜——话说中国千古之谜系列大宋王朝之谜——话说中国千古之谜系列大宋王朝之谜——话说中国千古之谜系列

作 者: 杨师群 著

出 版 社: 黄山书社

出版时间: 2005-8-1 字数:270000 版次:1 页数:271 印刷时间:2005-8-1 开本:印次:纸张:胶版纸 ISBN :9787807071594 包装:平装 所属分类:图书、历史、中国史、隋唐宋元金史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纪史的文化传统,到宋代也表现得更为浓烈。首先,政府十分重视当代史的编修工作,史馆组织相当严密,修史制度也比较健全,《起居注》、《时政记》、《日历》、《实录》、《国史》、《会要》,种类颇多,卷帐浩繁。其次,在士大夫中,私修和编写当代史著作也蔚为风气,现在存留下来的几部重要史籍,如《续资治通鉴长编》、《东都事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都是私人修撰的。另外,在士大夫们的文集中,也大量保存了一些当代史料的记录。再加上雕版印刷的普遍推广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许多大部头的书籍开始印刷发行。尽管在宋金之际、宋元之际乃至元明之际的战争岁月中,许多史籍都遭到被毁的浩劫,但从总体上而言,宋代保存下来的史料要远远超过前代。

其颇为丰富的史料,为后人研究大宋王朝提供了较好的基础。然而不要以为这些史料就能较准确地反映历史真相,如何判断有关史料的真伪价值,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首先,要知道任何史料的作者都是具体的个人,任何人都存在从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的局限,一些事情的记载就难免出现一定的错位,如果对同一事件没有多种史料和不同角度的考量,就很有可能产生对历史的误读。反过来,如果同一事件有多种史料和木同角度的解说,往往又会产生一系列的分歧和疑问,乃至形成一个个历史之谜。如何破解这些疑问和难题,都是历史研究者和爱好者必须面对的现实。所以读史者不能迷信书本,而须努力拨开史料记载中的重重迷雾,才能逐步接近历史的真相。

作者简介

杨师群,男,上海人。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师从宋史专家朱瑞熙先生,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为华东政法学院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出版专著《东周秦汉社会转型研究》、《五百年冤狱》、《中华姓氏谱·孙姓卷》、《中华姓氏谱·萧姓卷》:王编《三千年冤狱》、《中国历代名案集成》(第四编)等,并为《宋代司法制度》和《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的主要撰稿人之一。参与写作其他著作和数科书多部,万字以上重要论文五十余篇。

目录

宫廷秘闻

黄袍加身 赵匡胤陈桥兵变之谜

酒酣耳热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之谜

太祖誓碑 宋廷优待士大夫之谜

金匮藏密约 宋初皇位继承之谜

斧声烛影宋太宗弑兄夺位之谜

书生与奸雄 宋太宗为人之谜

不用南方人 宋初政事堂刻石真伪之谜

自导自演 宋真宗泰山封禅之谜

狸猫换太子 宋仁宗生母之谜

废后风波 郭皇后暴辛之谜

大厦倾覆 北宋亡国之谜

真假公主 柔福帝姬身份之谜

太祖一脉再传 宋高宗禅位之谜

不持父丧 宋光宗“不孝”之谜

名臣轶事

子冠父戴 包公为长嫂抚养之谜

两处坟冢 包公墓址之谜

褒贬不一 王安石变法之谜

毁誉参半 王妥石为人之谜

愤慨文笔 《辨奸论》作者之谜

神童还是病人 王芳的智力与为人之谜

金人奸细 秦桧回归南宋之谜

忠奸难辨 权臣韩伉胄为人之谜

互不相让 朱熹籍贯之谜

秀才争闲气 “朱、唐交奏”案之谜

霄壤之别 朱熹思想评价之谜

戎马生涯

名将殉国 杨业北征兵败之谜

巾帼传奇 佘太君家世之谜

“六郎”威名 杨延贴排行与称呼之谜

不见正史记载 穆柱英与杨宗保之谜

传奇人物 杨家将故事中八贤王之谜

庸将负盛名 大将曹揣身后被崇之谜

截然相反 名将康保裔结局之谜

任后人评说 南宋将相张浚评价之谜

乾隆爷质疑 金岳“拐子马”之谜

君命难违 十二道金牌之谜

难有定论 韩世忠墓址之谜

大臣狱案

王室冤狱 赵廷姜、卢多逊谋篡案之谜

贬死岭南 名相寇准冤狱之谜

孰是孰非 包青天断割牛舌案之谜

文豪写小曲 欧阳修“艳词”案之谜

不同政见 苏轼与王安石鸟台诗案之谜

千古冤狱 岳飞被害之谜

似是而非 岳飞案中“莫须有”含义之谜

“九曲丛祠”埋忠骨 岳飞初葬地之谜

文苑艺术

题款风波 《雪景寒林图》真伪之谜

浪子词人 柳永人品与作品之谜

四十年前的印象 范仲淹创作《岳阳楼记》之谜

父子争名 “苏老象”称呼之谜

著作权之争 苏东坡《调仙歌》创作之谜

不见著录 《宣和书画谱》作者之谜

皇帝的“枪手” 宋徽宗画迹真笔之谜

千古绝唱 《满江红》作者之谜

流放中的词作 《好事近》作者之谜

青史不留名 《新修南唐书》作者之谜

多个摹本 《清明上河图》真迹之谜

各种解释 《清明上河图》名称之谜

各有各的理 “宋四家”中“蔡”氏之谜

红颜悲情君臣争妓 李师师传说之谜

凄凉晚境 李师师归宿之谜

才女的婚姻事 李清照改嫁之谜

催泪《钗头凤》 陆游与唐琬爱情悲剧之谜

湮没不彰 朱淑真生话时代之谜

香消玉殒 朱淑真婚姻生话之谜

世情习俗

火正后人 书画家米事行为特异之谜

布衣能手 毕升身份之谜

最早的石刻地图 《禹迹困》作者之谜

最早的纸币 北宋钞版之谜

不在龙泉? 传世哥窑瓷器窑址之谜

生子不育 宋代“不举子”风俗之谜

花袍束带竞风流 北宋宫廷女子马球队之谜

霹雳炮火器 中国最早的火箭弹之谜

动荡社会

天府风波王小波、李顺起义原因之谜

农民呼声 “均贫富”口号真伪之谜

去向不明 起义首领李顺下落之谜

东南巨浪 方腊身份及相关事迹之谜

“漆园誓师” 《客斋逸史》作者之谜

官逼民反 宋江受招安与从征方腊之谜

水泊梁山 宋江三十六好汉之谜

使用替身 丰弃疾诱杀赖丈政之谜

附录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