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科学与工程

交通科学与工程

主办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
中文名称 交通科学与工程
目录导航

杂志简介

先后被《 中国数学文摘》、《 中国物理文摘》、《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应用文摘》、《美国数学评论》(MR)、 俄罗斯《 文摘杂志》(AT)等国内外数字权威文摘杂志及数据库收录。

《交通科学与工程》 是1985年正式创刊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本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弘扬科学精神。立足本校,面向全国,开展学术交流和学术争鸣,指导行业发展,促进科学进步,服务于高校科研和教学,服务于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本刊为季刊,它依托本校的科研实力,广泛吸纳国内科研成果,紧紧围绕本校学科建设,及时反映交通行业的科研成果。刊登以道路、桥梁及交通运输等专业学科为主的学术研究论文。设有道路与铁路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规划与智能交通等栏目。

本刊2004年被科技部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曾多次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学报、湖南省一级期刊、交通部优秀期刊。已在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上网,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

主要栏目

基础科学

路桥工程

河海工程

汽车与机电工程

计算机工程

建筑学

管理工程

获奖情况

1999年获全国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1999年获湖南省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评比一等奖

交通部优秀期刊

期刊信息

CN:43-1494/U

地址:湖南省 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路二段960号长沙理工大学1办公楼804房

邮政编码:410004

主编介绍

张建仁 ,男,1958年9月生于湖南省湘阴县,中共党员。现任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桥梁与结构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学术和社会兼职有: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IABSE)会员,中国公路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全国路、桥及交通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公路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政协委员等。

张建仁教授1984年12月研究生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系结构工程专业,2003年元月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84年分配到长沙理工大学(原长沙交通学院土木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93年评为副教授,199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自80年代初攻读硕士学位起,就结合我国当时的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率先在公路交通领域开展结构可靠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20多年来,一直坚持进行公路与桥梁工程结构可靠度分析、设计和评估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主持完成的“混凝土桥梁施工期和使用期安全控制的关键技术”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预应力砼大跨度桥梁施工过程仿真分析与质量监控研究”获2001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服役桥梁可靠性检测与评估”获2003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既有砼桥梁时变可靠性分析与承载力测评研究”获2004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理论及其应用”,获得1999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完成的“柔性路面工程的可靠性分析研究”,获得1995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主持的多项教改研究项目,2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张建仁教授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其中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16篇,并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4篇。在人民交通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本科教材共4部。还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有关公路与桥梁工程的专业译文10多万字。

张建仁教授共指导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30名。

张建仁教授1994年被选拔为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6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交通部“吴福一振华交通教育年轻教师奖”;1998年当选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交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和部直属普通高等学校“部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1999年被交通部授予“交通青年科技英才”称号;200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张建仁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结构可靠度理论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目前主持的“大跨度砼斜拉桥施工期的动态可靠性研究”、“既有钢筋砼桥梁时变可靠度研究”等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4项省部级课题和研究工作。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