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金洲

田金洲

中文名 田金洲
临床职称 主任医师
主要成就 研发了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国家级新药健脑宁颗粒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国家发明专利金思维提取物主编了我国第一本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
作品 中文版老年性痴呆操作性诊断标准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56年12月20日
教育背景 北京中医药大学
目录导航

人物经历

田金洲田金洲田金洲,1956年12月20日出生,汉族,湖北省荆州市人。

1974年,毕业于天门中学。[5]

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医学博士学位。

1996年,出国留学,师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Faculty of Medical and Human Sciences (UK), Clinical Neuroscience)David Mann教授,获得临床神经科学理学博士学位,师从英国牛津大学Gordon Wilcock教授,完成神经心理学博士后研究。

2005年,因入选清华大学“百人计划”特聘教授而回国。

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III科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副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中心主任。

擅长领域

运用辨证论治中药和靶向治疗西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额颞叶痴呆、轻度认知损害、帕金森病、正常颅内压脑积水、多发性硬化、老年性舞蹈症、脑梗死、脑供血不足以及头晕、目眩、头痛、耳鸣、健忘、失眠、焦虑、抑郁等疾病。[6]

主要成就

科研项目

先后主持国家973项目、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课题20余项,主要项目有:

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神经变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金思维提取物对3×Tg-AD转基因小鼠脑内蛋白质质量控制网络的影响;

基于Aβ代谢和毒性的阿尔茨海默病中药防治策略研究。

科研成果

田金洲教授在中医老年病学临床、科研和教学领域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第一个把我国老年痴呆症的诊断和治疗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学者,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老年病学学科带头人。

其主持的一项基于社区的老年人轻度认知损害特征及健脑宁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机理研究获2000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获奖者。

目前他拥有的各级各类老年性痴呆及相关疾病防治的研究课题有7项,发表论文及著作30余篇(部),有关老年痴呆的研究论文已发表于英国《Age and Ageing》、美国《rchives of Neurology》和《International J. Psychogeriatrics》等国际著名杂志。

主编了我国第一本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医老年病学》,并首次为我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开设中医老年病学课程,为我国该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协助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授编写国家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为我校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研发了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国家级新药健脑宁颗粒,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国家发明专利金思维提取物,研发了《中文版老年性痴呆操作性诊断标准》《血管性痴呆诊断、辨证和疗效评定标准》《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痴呆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等。

期刊论文

发表论文300余篇[2]

《复方大黄制剂对老年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ChAT、AchE活性及Ach含量影响的研究》中国老年学杂志,1999;1

《ApoE?4等位基因与阿尔茨海默氏病的关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5

《血管性痴呆研究述评》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4

《 Neuropsychological findings preceding dementia in English individuals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International J. Psychogeriatrics, 1998; 6

《Research into the treatment for vascular dementia in China using traditional therapies》牛津大学出版社Age and Ageing, 1998;27

荣誉记录

2021年11月18日,中国工程院发布2021年院士名单,田金洲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

2021年6月2日, 经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入选为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7]

2017年4月21日,中国工程院颁布了增选有效候选人提名名单,田金洲在列。[8]

2000年,主持的一项基于社区的老年人轻度认知损害特征及健脑宁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机理研究,获2000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2等奖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1等奖,第1获奖者。[2]

1998年7月,被选拔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工程人才计划1~2层次人才。[2]

1997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7年,获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7年7月,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2]

1996年7月,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

1995年,获北方十省市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1994年,获第四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奖。[2]

首届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金奖获得者。

学术任职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神经病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认知心理疾病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常务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委员[6]

高等学校(神经变性病)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

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

国家奖励委员会评审专家

科技部973项目评审专家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专家

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审评专家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临床医学委员

国际老年性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ADI-CHINA)常务理事

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务委员

北京神经科学会常务理事[2]

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延缓衰老委员会秘书长兼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性痴呆科学家协会理事

中国药理学会抗衰老与老年痴呆委员会理事

中国老年学学会抗衰老委员会理事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七年制和研究生教材《中医老年病学》主编

国家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协编

《老年痴呆通讯》副主编

《中国老年学杂志》编委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编委

《中医杂志》编委

北京市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十五”规划评审专家

湖北省级重点学科评审专家

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

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著作作品

主编著作7部[2]

《中医老年病学》

《临床中医内科学》

《血管性痴呆》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与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009年12月第一版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