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琦

徐国琦

中文名 徐国琦
职业 香港大学历史系教授
代表作品 《奥林匹克之梦:中国与体育,1895-2008》
工作单位 香港大学
目录导航

主要著作

《奥林匹克之梦:中国与体育,1895-2008》(Olympic Dreams:China and Sports,1895-2008,哈佛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和国际化》(China and the Great War:China's Pursuit of a New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mationalization,剑桥大学出版社2005年英文版;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中文版)、《美国外交政策史》(合著,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文明的交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在法华工》(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年)。

学术观点

徐国琦徐国琦徐国琦:一战的爆发,对当时的中国而言可谓一次重大“危机”,必须强调的是,这里所谓的“危机”包含双层涵义。一是“危”, 即危险或挑战。二是“机”,即机会或机遇。把握得好,中国则可能一举摆脱内外枷锁,以平等身份进入国际社会。把握得不好,则会堕入深渊。幸运的是,一战时期的中国有许多有利条件。一是中国急切寻找新的国家认同,加入国际潮流的浪潮在中国波涛汹涌;二是中国有一批学贯中西及对国际体系深刻认识的人才;三是对中国不利的现存的国际秩序因为一战的爆发正在崩溃。一战的爆发对中国政治社会的人而言,堪称史无前例的重大国际事件,是大“危机”。 一战使他们兴奋和着迷。中国人急于改变传统孤立主义的世界观,一战被认为是中国加入世界新秩序的绝好机会。中国渴望加入世界,成为现代民族国家和强大的国家,这种国家主义的观念催生了中国的革命、内部革新以及国家转型。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活力就在于她在处理国际事物过程中融合了政治上的民族主义(political nationalism)、文化上的破坏偶像(cultural iconoclasm)和外交上的国际主义路线(diplomatic internationalism)。

中国参加一战的短期目标是为了获得协约国的财政支援,收复山东主权等;长期目标则是以平等身份参与国际社会。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