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月的狐儿——雪漠的情诗或道歌

拜月的狐儿——雪漠的情诗或道歌

书名 拜月的狐儿——雪漠的情诗或道歌
出版时间 2015年4月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目录导航

作品简介

《拜月的狐儿》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拜月的狐儿”,写诗人因为向往、求索和超越而和世俗现实发生的冲突和纠结;第二部分“朝圣”写诗人的印度朝圣心路;第三部分“大成就者之歌”写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的苦修和证悟;第四部分“《金刚经》的禅心诗意”是诗人和佛陀的千年对话,写究竟的超越和究竟的智慧。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偏重于“情”,诗意情浓,后三部分偏重于“道”,悲深愿力,般若味重重。整部诗集,可谓“禅心诗意、悲深情浓”,极具雪漠风格和雪漠味道。

贯穿于《拜月的狐儿》始终的,是鲜明的向往者、寻觅者、求道者、证道者的诗歌主体形象。四个部分,构成了一位求道者的生命历程。《拜月的狐儿》和雪漠的小说一样,为当代文坛贡献了和时下流行的汲汲于世俗成功的文学主体形象迥然不同的追寻生命、灵魂和真理的文学主体形象。

作品目录

辑一拜月的狐儿   风中的秋蝉   五月的酒杯   寻觅   三月的新娘   同行   致莎尔娃蒂   送别   错位   风缘   我和你   千年的许诺   黄昏的叹息   秋梦   匆匆的希冀   秋天的蟋蟀   血色黄昏   佛陀   老子   偕行   王哥放羊   拜月的狐儿   至西凉女王   总是想你   黄昏的狐儿   平常的木鱼妹   秋天的相约   辑二朝圣   〇一【印度】   〇二【鹿野苑】   〇三【蓝毗尼】   〇四【祇树给孤独园】   〇五【那烂陀】   〇六【灵鹫山】   〇七【吠舍离】   〇八【菩提伽耶】   〇九【拘尸那迦】   一〇【七叶窟】   一一【恒河】   一二【告别印度】   辑三大成就者之歌   序歌   〇一【食鱼肠的行者】   〇二【皇家的享乐者】   〇三【空行大师】   〇四【骑虎的王者】   〇五【猎人】   〇六【大婆罗门】   〇七【失去恋人的光棍】   〇八【印度教的渔夫】   〇九【无死的牧牛人】   一〇【被肢解的前妻之子】   一一【音乐家】   一二【自负的传道者】   一三【年老的织工】   一四【鞋匠的故事】   一五【小偷剑士】   一六【哲学家和炼丹师】   一七【黑色的瑜伽士】   一八【独眼的圣者】   一九【说谎的大师】   二〇【无畏的尊者】   二一【胡狼瑜伽士】   二二【出离的芝麻匠】   二三【幸运的乞丐】   二四【高傲的婆罗门】   二五【拾荒的行者】   二六【遭人排斥的懒汉】   二七【俊美的疯子】   二八【智慧的洗衣匠】   二九【爱金钏的国王】   三〇【着黑毯的瑜伽士】   三一【妓女的婆罗门仆役】   三二【嫉妒的天神】   三三【赌徒】   三四【爱狗的大师】   三五【颈部长瘤的瑜伽士】   三六【永恒的学生】   三七【狂妄自大的瑜伽士】   三八【贪财的隐士】   三九【贪欲的瑜伽士】   三九【贪欲的瑜伽士】   四〇【莲花根大师】   四一【贪吃贪睡的寂天】   四二【证悟的国王】   四三【上师那可怕的眼睛】   四四【荷锄头的山农】   四五【铁匠】   四六【空行母欢喜的男人】   四七【返老还童的老头】   四八【博学的班智达】   四九【拿碗的乞丐】   五〇【疲惫的农夫】   五一【莲生婆罗门】   五二【孤独的摇铃者】   五三【成就的朝圣者】   五四【恢复生机的懒人】   五五【捕鸟的人】   五六【避世者】   五七【开悟的智障者】   五八【乌鸦大师】   五九【做糕点的大师】   六〇【恋花之王】   六一【二齿成就者】   六二【贪食的商人】   六三【陶工】   六四【使人石化的大师】   六五【快乐的主妇】   六六【断头的姐姐】   六七【断头的妹妹】   六八【被放逐的大嗓门】   六九【拣碎布的裁缝】   七〇【起水泡的制绳工】   七一【鸟人】   七二【持天灵盖的男子】   七三【悔改的征服者】   七四【莲生大师】   七五【贪吃的老饕】   七六【长角的小偷】   七七【寺院娼妓的奴隶王】   七八【带着唐卡的乞丐】   七九【制靴的人】   八〇【布谷鸟的歌声】   八一【英俊的愚人】   八二【疯狂的公主】   八三【采珍珠的人】   八四【妓女的炼丹师】   成就者跋歌   辑四《金刚经》的禅心诗意   〇一【法会因由分】   〇二【善现祈请分】   〇三【大乘正宗分】   〇四【妙行无住分】   〇五【如理实见分】   〇六【正信希有分】   〇七【得无所得分】   〇八【依法出生分】   〇九【一相无相分】   一〇【庄严净土分】   一一【无为福胜分】   一二【尊重正教分】   一三【如法受持分】   一四【离相寂灭分】   一五【持经功德分】   一六【能净业障分】   一七【究竟无我分】   一八【一体同现分】   一九【法界通化分】   二〇【离色离相分】   二一【非说所说分】   二二【无法可得分】   二三【净心行善分】   二四【福智无比分】   二五【化无所化分】   二六【法身非相分】   二七【无断无灭分】   二八【不受不贪分】   二九【威仪寂静分】   三〇【一合理相分】   三一【知见不生分】   三二【应化非真分】   千年的寻觅(代跋)

作者简介

雪漠,原名陈开红, 甘肃凉州人。国家一级作家,大手印文化研修专家,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曾获“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德艺双馨文艺家”“甘肃省拔尖创新人才”等称号。

著有长篇小说“大漠三部曲”(《大漠祭》《猎原》《白虎关》)、“灵魂三部曲”(《西夏咒》《西夏的苍狼》《无死的金刚心》)及“光明大手印”“心灵瑜伽”等系列作品多部。作品入选《中国文学年鉴》和《中国新文学大系》,荣获“第三届冯牧文学奖”“上海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等重要奖项,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第五届国家图书奖”和“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雪漠也是书画艺术家,其作品应邀参展2014年第十届(深圳)国际文博会,本书中配图均为雪漠书画作品。

作品评论

《拜月的狐儿》是第一本诗书画合一的雪漠作品集,从内容到形式都极富艺术气息。“拜月的狐儿”本身是一个非常有诗意的意象。狐儿如果不拜月,就只是普通的狐儿,狐儿一旦拜月,诗意就产生了。也就是说,当我们想要超越我们的生存和生活、超越世俗时,诗意就产生了。她还说,雪漠作品有一个很鲜明的特征,就是无论诗集、小说还是随笔,都有一个非常鲜明的求道者和证道者的形象,这在今天的文坛是少见的。今天的书籍多汲汲于成功的主体形象,汲汲于生命和灵魂的主体形象少见。而雪漠作品的独特价值就在于此。陈彦瑾还认为,雪漠作品中向往、寻觅、超越的主体形象能唤醒人们内心的诗意,而雪漠诗集最打动她的,就是“禅心诗意”。禅心是智慧,智慧与诗意是不矛盾的,智慧本来就是诗意的,而不是枯木般无趣的教条。

——陈彦瑾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