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现代铸造》创刊。
1983年,该刊刊名由《现代铸造》更名为《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刊期为季刊。
1985年,该刊刊期改为双月刊,在中国国内发行。
1989年,该刊开始在中国国外公开发行。
2005年,该刊刊期由双月刊改为月刊[4]。
2014年,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5]。
主要栏目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主要设有试验研究、实用研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题论述、综述、压力铸造、精密铸造、消失模铸造等栏目[2]。
报道范围
1、各种(黑色和有色合金)特种铸造方法,如:熔模铸造,压铸,挤压铸造,差压铸造、半固态铸造,离心铸造,连续铸造,消失模铸造等方面的工艺、设备、造型材料、测试与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2、各种(砂型铸造及特种铸造)有色合金及复合材料的熔炼和铸造工艺、凝固理论、测试与控制、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科研成果、生产经验、中国国内外发展动向和学术活动消息等。
据2019年5月第4期期刊内页显示,《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编辑委员会拥有编委79人、名誉编委16人。
职务 | 名单 | |||||||||
---|---|---|---|---|---|---|---|---|---|---|
名誉编委 | 傅恒志 | 柳百成 | 丁文江 | 李元元 | 孙国雄 | 李新亚 | 赵立信 | 谭德睿 | 姜永正 | 张立波 |
黄卫东 | 孙峰 | 李荣德 | 郭景杰 | 谢敬佩 | 边秀房 | |||||
编委 | 丁苏沛 | 丁宏升 | 万里 | 马明臻 | 王同敏 | 王自焘 | 王孝东 | 王恩刚 | 毛卫民 | 龙思远 |
卢德宏 | 邢书明 | 吉泽升 | 吕志刚 | 朱秀荣 | 刘忠侠 | 刘政 | 刘相法 | 齐乐华 | 闫洪 | |
严有为 | 杜之明 | 李元东 | 李文珍 | 李邦盛 | 李廷举 | 李金山 | 李彦军 | 李润霞 | 李培杰 | |
李增民 | 杨湘杰 | 肖代红 | 吴士平 | 吴永华 | 吴国华 | 吴树森 | 张卫文 | 张正贺 | 张志峰 | |
张虎 | 张耘 | 张海 | 陈翌庆 | 陈维平 | 陈强 | 陈瑞润 | 范洪远 | 范晓明 | 罗爱华 | |
罗继相 | 周志敏 | 周建新 | 郑开宏 | 赵九洲 | 赵成志 | 赵宇宏 | 赵忠民 | 赵海东 | 南海 | |
钟鼓 | 侯华 | 姜启川 | 姜巨福 | 祖方遒 | 栗万仲 | 徐骏 | 唐和雍 | 曹喜彪 | 阎峰云 | |
董选普 | 董寅生 | 蒋海燕 | 韩志强 | 傅高升 | 蔡启舟 | 廖敦明 | 薛涛 | 糜朝华 |
职务 | 名单 | |||||||||
---|---|---|---|---|---|---|---|---|---|---|
名誉编委 | 傅恒志 | 柳百成 | 丁文江 | 李元元 | 孙国雄 | 李新亚 | 赵立信 | 谭德睿 | 姜永正 | 张立波 |
黄卫东 | 孙峰 | 李荣德 | 郭景杰 | 谢敬佩 | 边秀房 | |||||
编委 | 丁苏沛 | 丁宏升 | 万里 | 马明臻 | 王同敏 | 王自焘 | 王孝东 | 王恩刚 | 毛卫民 | 龙思远 |
卢德宏 | 邢书明 | 吉泽升 | 吕志刚 | 朱秀荣 | 刘忠侠 | 刘政 | 刘相法 | 齐乐华 | 闫洪 | |
严有为 | 杜之明 | 李元东 | 李文珍 | 李邦盛 | 李廷举 | 李金山 | 李彦军 | 李润霞 | 李培杰 | |
李增民 | 杨湘杰 | 肖代红 | 吴士平 | 吴永华 | 吴国华 | 吴树森 | 张卫文 | 张正贺 | 张志峰 | |
张虎 | 张耘 | 张海 | 陈翌庆 | 陈维平 | 陈强 | 陈瑞润 | 范洪远 | 范晓明 | 罗爱华 | |
罗继相 | 周志敏 | 周建新 | 郑开宏 | 赵九洲 | 赵成志 | 赵宇宏 | 赵忠民 | 赵海东 | 南海 | |
钟鼓 | 侯华 | 姜启川 | 姜巨福 | 祖方遒 | 栗万仲 | 徐骏 | 唐和雍 | 曹喜彪 | 阎峰云 | |
董选普 | 董寅生 | 蒋海燕 | 韩志强 | 傅高升 | 蔡启舟 | 廖敦明 | 薛涛 | 糜朝华 |
2006年8月12日至16日,第十一届全国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学术年会、第五届全国铸造复合材料学术会议、第十二届全国铸钢及熔炼学术年会、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重有色分会技术交流会,在郑州市举行。《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为承办方。
2009年9月12日至16日,“2009年中国压铸、挤压铸造、半固态加工学术年会会议”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为主办方[6]。
2016年10月13日至16日,“中国压铸、挤压铸造、半固态加工学术年会”在江苏省南通市召开。《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为主办方。
2017年8月9日至12日,“第十六届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学术年会暨第十届全国铸造复合材料学术年会”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为主办方[7]。
2018年11月23日至25日,“2018年(珠海)中国压铸、挤压铸造、半固态加工年会、粤港澳大湾区高端轻合金材料结构件产业创新与发展峰会、中德铸造技术交流高峰论坛”中国·珠海市召开。该次会议由《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与其它单位共同举办[8]。
据2019年5月8日中国知网显示,《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出版文献共10826篇[1]。
据2019年5月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载文量为6654篇,基金论文量为2956篇[2]。
据2019年5月8日中国知网显示,《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总被下载1223970次,总被引50284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652,(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508[1]。
据2019年5月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被引量为33330次,下载量为211423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影响因子为0.48,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2978名,在金属学及金属工艺类排名(53种)中排第20名[2]。
中国知网 | 万方数字化期刊群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 |
上海图书馆 | 英国《科学文摘》SA | 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JI | |
美国《金属文摘》MA | 美国《化学文摘》CA | 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8) | |
俄罗斯《文摘》AJ | 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 |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1] |
中国知网 | 万方数字化期刊群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 |
上海图书馆 | 英国《科学文摘》SA | 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JI | |
美国《金属文摘》MA | 美国《化学文摘》CA | 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8) | |
俄罗斯《文摘》AJ | 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 |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1] |
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 | 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 | 2000年、2003年获得首届国家期刊奖 | |
1997年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 湖北省十大有影响力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 |
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 | 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 | 2000年、2003年获得首届国家期刊奖 | |
1997年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 湖北省十大有影响力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