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先秦文学分为三大专题,以考辨问题为立足点,对事关学术史的重大问题进行了严格考证,对一些常见的学术偏见进行了慎重澄清,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先秦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论进行了梳理和辩证,对一些不合学术规范的研究手段提出了严肃的批评,有助于青年学子了解国内外先秦文学研究的现状,从而确立良好的研究方法和学术态度,为自己将来从事各方面的学术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1]
导言 我们的主题和目的
第一编 关于《诗经》
第一章 解释的有效性:方向以及困难
第一节 有效的解释,必合乎文本的规定
第二节 对诗篇作者的认定愈可靠,阐释的有效性愈大
第三节 有效的解释,必能较大限度地反映作者所处的语境
第四节 有效的阐释必准确反映作者所负载的文化信息
结束语
第二章 上博战国楚竹书《诗论》的《诗经》学史意义
第一节 竹书《诗经》:《诗经》学在创立初期的一种具体形态
第二节 竹书《诗论》对认知《毛诗序》作者和年代的意义
第三节 竹书《诗论》复原了《诗经》学发展的一些基本脉络
结束语
第三章 卫宏作《诗序》说驳议:——兼申郑玄子夏作《大序》、子夏毛公作《小序》说
第一节 《后汉书》之失实
第二节 卫宏作《序》说对其他传世文献的背离
第三节 从《诗》学授受和《诗序》本身来看卫序作《序》说的荒谬
结束语
第四章 董仲舒以贤良对策的时间以及武帝朝推隆儒术的真相
第一节 公孙弘,一个重要的参照
第二节 天人三策,最重要的证明
第三节 基于董仲舒个人经历以及武帝置博士弟子、立太学等举措的考察
第四节 武帝朝推隆儒术的真相
结束语
第五章 《诗经》汉宋之学的异同:——以《毛诗》说和朱子《诗》学为考查核心
第一节 围绕文本问题形成的分水岭
第二节 向外和向内的不同关注
第三节 文学质素的囚禁与释放
第四节 历史的承继
第二编 关于屈原的诗
第一章 屈原诗歌对原始神话传统的扬弃
第二章 屈原诗歌“男女关系”隐喻剖释
第三章 论共时性理解法对《诗经》、《楚辞》研究的意义
第四章 屈原和庄子学派的岐异
第三编 关于先秦寓言
先秦寓言广议
附录:关于先秦寓言的追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