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将镇

五将镇

人口 3.2万
中文名 五将镇
盛产 茶叶、八角、竹笋、木薯、沙田柚
外文名 wujiangzhen
所属地区 贺州市昭平县
下辖地区 辖20个村
方言 本地白话
电话区号 0774
目录导航

气候

五将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地肥沃,年平均温度19度,全年无霜期335天,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1840毫米,对于发展东南亚名优作物、水果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资源

林业是五将镇的主要经济支柱,全镇现有林面积35.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8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59.7%,正常年产松脂4000吨,是全国十大产脂大镇之一,1996年被原梧州地区划为外向型林业改革试验区松脂基地示范区。

矿产主要有黄金、石英石,是桂东南黄金的富矿;石英石储量达1000万吨以上,为广西六大储藏区之一。五将盛产八角、玉桂、竹笋、木薯、沙田柚、毛竹,现有八角林7800亩,玉桂林6950亩,水果9985亩。

劈山开路

平水村是五将镇比较边远的山区村屯,从村部到最远的双伴小组有9.5公里,原来的路面坑洼不平,有的路段陡峭而狭窄,村民出行十分不便,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村民热切期盼拓宽路面兴修道路。该镇领导对此高度重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抢抓节后修路的有利时机,对又弯又窄的路段采取劈山开路的办法进行拓宽拉直,扩建成4.5米宽的标准通村水泥路,将使沿线1000多群众受益。

该镇狠抓农村交通道路建设,千方百计建好农民群众的“致富路”,全力突破制约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为推动当地发展种植茶叶、桑蚕等特色农业产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保障。目前,该镇河井--恭城、大坪--文曲等通村水泥路建设如火如荼,古店—平水通村水泥路也正在加紧清基、备料,筹建开工。

农村建设

五将镇五将镇五将镇根据自治区党委“1234610”的发展思路,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走出了一条“沼气应用+宝石加工+庭院经济”为模式的经济发展新路子,实施了“猪—沼气—水果—改水改厕—环村路”五位一体的生态系统工程建设,使传统与现化、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得到协调发展,形成了多业发展、齐头并进的新格局。

招商引资

该镇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成功地引进了平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该项目建立一个700亩以上的茶叶基地和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茶叶加工厂。去冬今春,该项目实施以来,,已种植了近300亩“福云6”等优质茶苗。该镇积极调动民间财力,集民间资本办茶叶基地。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老板正以独资或合资的方式,共建立了7个百亩以上的茶叶基地,其中最大一个近500亩。已种下茶苗共650亩,个别有远见的老板还注册了“万宝”这个昭平知名野生茶商标。该镇采取面上宣传发动,营造一种“一亩脱贫,两亩致富”的种茶舆论氛围,想方设法调动全镇农民种茶的积极性,达到面上发展的良好格局。目前该镇农民一亩、两亩或几分地种植茶苗已达80多亩。

五将镇五将镇

林业发展

五将镇五将镇五将镇大力发展林果业该镇造林种果5386亩,超额60%完成全年任务,其中荒山造林4039亩,迹地更新造林1045亩。目前,全镇有林面积增加到29.4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8.8%;活立木蓄积达78.7万立方米。全镇建成上规模的连片基地30多个,补植补造尾叶桉1612亩,建立苗圃3个,培育马尾松和尾叶桉160万株,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河井村继续发动群众走林果结合的道路,大力发展水果生产,又新种下一批优质沙田柚和贡柑、沙糖桔等有市场前景的水果。

此外,该镇按照“公路两旁、江河两岸第一面坡不砍伐”的原则,抓好封山育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营造珠江防护林,从而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及旱涝灾害的发生,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桂江五将段流域的治理。

支柱产业

五将镇五将镇木材、松脂、竹子、水果已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森林覆盖率达78%。

新农村建设

五将镇积极发动群众发展“猪—沼—果”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河井村家家户户都办起沼气,并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种上沙田柚、粉蕉等水果,走“猪—沼—果”三位一体生态农业之路,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全村人均纯收入3523元,其中水果收入就超1000元,成为县里有名的富裕村。

五将镇五将镇几年来,该镇大力推广河井村的经验,发动群众以沼气为纽带,发展养猪、种果业。镇里规定,农户每建一座沼气池,镇政府给予15包水泥的补助,并组织技术人员对全镇原有的520公顷水果进行低改,提高水果的品质和产量,从而调动大家办沼气、种果的积极性。如今,全镇水果面积已达833公顷,农民人均水果面积0.4亩;建有沼气池2700座,占农户总数的48%;年出栏生猪1.8万头。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