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解读》,孟子曰:“其心其,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跃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公元前319年,齐威王卒,齐宣王即位。宣王想缩短为威王守丧的时间。消息传到魏国,引起孟子和弟子的争论。同一年,惠王卒;第二年,襄王正式即位,孟子与他会面。襄王问,天下如何才能安定?孟子回答,天下归于一统,就会安定,并说明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见1.6章)不过通过观察,孟子发现襄王不像个国君的样子,也没有威严,是个无所作为的君主,孟子很失望,于是离开魏国,重返齐国。孟子再次来到齐国时,正赶上齐国文化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由于齐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推行宽松、自由的文化政策,一度衰落的稷下学宫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期间,不仅老一代稷下先生如淳于髡、田骈、宋妍、慎到等重新活跃在稷下舞台上;更有一大批来自列国的学者,如环渊、接子、季真、邹衍、邹夷、田巴、王斗等成为稷下先生。这时的稷下学宫诸子荟萃,学者云集,上说下教,.争鸣驳难,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良好的学术气氛无疑对孟子的思想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孟子的一些重要思想如“浩然之气”等,就是受稷下先生的影响提出的。孟子见到宣王,向其宣传仁政。孟子以前向君主游说仁政时,多用比喻、类比的方法,并对君主多有批评、指责。这次孟子总结了以往的经验,不再对宣王简单地说教,而是用心理分析的方法,从宣王对牛有不忍人之心论证其完全能够推行仁政。针对宣王提出自己好乐、好色,孟子认为这并不妨碍其推行仁政,关键是要推己及人,与民同乐。(见1.7章)
公元前316年,一件大事震动了当时各诸侯国。这年燕王哙听信臣下苏代、鹿毛寿的建议,让国于国相子之,自己反为臣下。燕王哙让国,本是想为燕国选择一位贤明之君,富国强兵,使燕国在激烈的争霸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这一禅让之举遭到燕国贵族激烈反对,齐国趁机出兵,攻下燕都,燕国竟一度国破家亡。齐国出兵前,宣王曾询问孟子,是否应该讨伐燕国。孟子回答:如果燕国百姓欢迎,便攻取;如果燕国百姓反对,便不要攻取。宣王并未理睬孟子的建议,主动出兵伐燕。(见2.10章)不久各国纷纷出兵救燕,齐国陷入被动之中,这时孟子向宣王建议,征求燕国人的意见,择立一位燕王,从燕国主动撤退,这样便可以阻止战争的延续。(见2.11章)宣王又没有听从孟子的建议,及时从燕国撤兵,结果遭到燕人的反抗,齐军大败而归。
本书写作过程中,参考以往的相关著作,并对其“择善而从”,力求后出转精,故某种意义上,本书带有“和合本”的性质,是集合、吸收以往著作的优点、亮点而成。对于注释,我力求简洁明了,使其适合一般读者,同时对疑难、易产生分歧之处,多着笔墨,尽量做到详略有当;对于译文,也颇费心力,做了反复推敲、斟酌,力求既朗朗上口、典雅别致,又能准确、贴切,符合原意。西方《圣经》是靠翻译流传起来的,好的翻译对中国古代经典的传播同样意义重大,故笔者曾有“中国古典翻译计划”的想法,希望动员社会的力量,推出一套中国古代核心经典“信、达、雅”的译文来,这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及中国文化的复兴,恐怕是一件颇有意义的工作。在解读部分,我借鉴了前贤的观点,同时也利用了笔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笔者对《孟子》发生兴趣已有二十余年,重点研究《孟子》也有十余年,出版了《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和《思孟学案》(中华书局,2010),加上本书,便是笔者的“孟学三书”。这三本书各有侧重,又互有补充,有兴趣者可以参考。
像其他古代经典一样,《孟子》一书也有不少疑点、难点,一直没有确诂、定论。近些年来,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一些颇有见地的文章,其成果均被我吸收到本书。但一些问题,仍没有解决。如“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6.1)的“不忘”当做何解?“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7.14)的“率”字又是何意?这些只有等到以后继续探索了。
“国学经典解读系列教材”的编写与出版,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学院的基本建设工程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创办国学院,被誉为顺应历史潮流、立德立功之举,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得到了各界的支持。我校已经在国学教育方面先行一步,更应该具备一种担纲意识,继续为推动国学教育向纵深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编写这套教材,不仅仅是为了适应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学的基本需要,也是力图振兴我国经典教育的一个具体步骤。经典著作如同岁月长河积淀、打磨出来的珍珠,在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自先秦以来,儒道法墨诸家所奠定的经典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形态,在两汉以后的封建社会中进一步得到巩固与发展,形成了专门的学问与学科,是国学的主体。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经典,乃是广义上的经典,不仅有儒家的经书,而且包括诸子与史部、集部的群书,它是中华文化与学术的集成和荟萃。至于其地位与作用,正如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宗经篇》所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故象天地,效鬼神,参物序,制人纪,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这段话说明中国古代的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载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精华,其精神意蕴可以穿越时空而获得传承与光大。
在中国古代一直有读经的传统,辛亥革命以后,民国年间曾经废止读经,但这并不等于经典教育的废除,相反,它可以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得到创造性地继承与更新。正如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中所说:“读经的废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废止,经典训练不但没有废止,而且扩大了范围,不以经为限,又按着学生程度选材,可以免掉他们囫囵吞枣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