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法减少大气中的碳存量,也称为“碳吸收”,即通过技术手段将游离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固化,并储存起来。
1.“碳减排”:短期取得突破可能性小
国际上仍在以煤炭和石油为主要能源来源,而目前的技术实力尚不能较快的实现减排目标,
“碳减排”任务仍“路漫漫而修远”。以汽车为例,按照全球平均汽车保有量大约150辆/千人的平均水平计算,中国汽车一年二氧化碳的排放为约为6亿吨,按照每年增加1500万辆汽车估计,以当前国产汽车接近200g/km的排放、年均每车的行驶里程以3万公里,每年汽车新增加碳排放为0.9 亿吨,传统能源排放问题短期内仍有扩大的趋势。
而目前国家提倡的低碳经济主要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目标,包括火电、汽车、建筑、工业减排,以及循环经济和节能材料等。据清科研究中心调查,今年,我国清洁技术市场投资可能超过20亿美元,新能源行业和水/污水处理行业可能成为今年清洁能源产业投资热点。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尽管“碳减排”行业投资风风火火,但目前阶段,甚至是发达国家对于新能源的标准未来发展方向仍处在摸索之中。仍以新能源汽车(EV汽车)为例,目标是采用汽车电池技术提供动力,从而彻底摆脱对石油的依赖,但当前的问题是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标准尚在制定中,正负极材料、电池组连接技术和管理单元,以及电池的容量和放电功率,特别是安全标准等等,均在制定中,因此未来3年内,专家估计新能源汽车还很难取得较快的发展和推广,目前国际上仍采用混合动力车等为发展主流。这也说明“碳减排”的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下,是一个较为长远的任务。
2.“碳吸收”:森林碳汇优于碳捕捉(CCS)
通俗而言,碳捕捉(CCS)就是在二氧化碳排放之前就对其捕捉,然后通过管线或者船舶运到封存地,最后压缩注入到地下,达到彻底减排的目的。在气候变化成为公众话题背景下,欧美政治家认为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格局不会短期改变的情况下,那么CCS似乎是控制二氧化碳的必然选择。其始作俑者来自奥巴马政府宣称在未来10年投入4.5亿美元在美国7个地区进行CCS项目试验。八国集团峰会上,欧洲甚至制订了CCS推广时间表:到2010年,至少有20座发电厂使用CCS技术,到2020年前,欧洲和美国开始推广该技术,并在2025年前在全球推广。百科x混知:图解碳中和
但CCS的推广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可。长期在中美之间奔波的能效问题专家程裕富指出,CCS是一项原理简单运行复杂的技术,使用起来相当昂贵,而且具有高耗能和有泄漏的风险。以华能北京高碑店热电厂为例,该电厂是我国目前惟一在热电厂实现工业级应用碳捕集技术的项目。该项目于08年7月开始运行。高碑店热电厂每年约排放400万吨二氧化碳,碳捕集系统能够捕集其中的0.075%,约3000吨,而捕集能耗占电厂能耗则在30%以上。显然,其捕集的二氧化碳并不多,“几乎不到1%”。之所以如此,因为二氧化碳捕集装置的能耗一般都比较高,耗资比较大。
以30万千瓦规模的电站,一年捕集100万吨二氧化碳为例,以往的电站投资大致在每千瓦4000元,一旦加上CCS装置,其成本将变成每千瓦8000到10000元。这意味着30万千瓦的电站几乎增加一倍以上的投资,达12亿元之巨,然而效能却不甚理想,目前火电厂发一度电大约排放一公斤二氧化碳,但是要对其进行捕捉,其中要耗费量的能源、蒸汽甚至电,这样发一度电几乎要增加30%能耗,电价成本大概提高20%到30%。因此,至少在目前为止,“碳捕捉”技术仍在不成熟,至少在国内不是一个可以工业化利用的有效手段。
在这一背景下,森林碳汇这种较为节约成本的吸收方式更为可取,植林的成本分为租地成本,种植林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成本:租地成本,育林基金、树苗、化肥、检疫费、各项税收等,一般约在400元~600元,按照每方吸收0.57吨碳的计算,森林是目前最为经济的减排手段。
广西:林业尝试“碳吸收林”清洁环境
2011年1月17日,获世界银行贷款支持的“广西综合林业发展和保护项目”在南宁正式启动。项目总投资为16.55亿元人民币,其中世行贷款1亿美元,全球环境基金赠款525万美元,国内配套资金8.04亿元,为广西林业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中外合作项目。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第一例利用生物碳基金履行《京都议定书》清洁能源发展机制的造林计划,也作为项目的一个部分落户广西。这是全球首例尝试利用生物碳基金履行《京都议定书》的清洁能源发展机制。
该项目将增加生态林覆盖,营造多功能防护林1.8万公顷,封山育林10万公顷,在苍梧、环江等县营造4000公顷的试验林,以进行碳吸收和碳贸易的测试,同时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在广西实施石灰岩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中最引人注目的要属“碳吸收林”概念。本项目的碳吸收试验林,是全球首例尝试利用生物碳基金履行《京都议定书》的清洁能源发展机制,利用全球环境基金赠款实施林业项目在广西也属首次。该项目的实施对于改善化工企业周围的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碳吸收也称“碳汇”。人类大量使用石化燃料,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上升,带来了温室效应等一系列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而森林或其他植物能够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和固定,这个过程就是“碳汇”。根据2005年正式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建立的清洁能源发展机制,发达国家出资在发展中国家实施造林和再造林项目,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这样的造林和再造林项目叫作“碳汇项目”,这一交易称为“碳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