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官

张东官

中文名 张东官
早先工作 苏州织造普福家
目录导航

简介

在 乾隆皇帝的每日膳单中,打头菜(第一道菜)的必是署名张东官和双林俩位。就是在明园和 避暑山庄等地都是由张东官为 乾隆皇帝备膳。在档案中还记录有 乾隆皇帝指名叫张东官添菜的记载。

故事

乾隆43年7月到9月,皇帝东巡 盛京,「叫张东官随营供膳「在2个多月的时间里,共有3个厨师受到奖赏,常二和郑二各受一次奖赏,而张东官却受到5次,分别的到了1两重银裸,2两重银裸,黑貂帽沿,大卷五丝缎等物品。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皇帝巡视南方,曾下榻于 扬州安澜园陈元龙家中。陈府家厨张东官烹制的菜肴很受 乾隆喜爱,后张东官随乾隆入宫,深知乾隆喜爱厚味之物,就用五花肉加 丁香、官桂、 甘草、砂仁、桂皮、蔻仁、肉桂等九味香料烹制出一道肉菜供膳。这九味香料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节气不同,用不同的数量配制。这种配制的香料煮成的肉汤,因张东官是 苏州人,就称“苏造汤”,其肉就称“苏造肉”了。后来传入民间,加入用面粉烙成的火烧同煮,便成为大众化的风味小吃了。

张东官的结局还算不错,49年, 乾隆皇帝第6次,也就是最后一次南巡,70多岁的张东官仍旧随营供膳,因他常有腿疼的病,皇帝特赏他骑马随行。行到 苏州灵岩寺行宫时, 乾隆皇帝经 和珅,福隆安向 苏州织造下旨:「膳房做膳 苏州厨役张东官因他年迈,腰腿疼痛,不能随往应艺。 万岁爷驾幸到苏州之日,就让张东官家去,不用随往杭州,回銮之日,亦不必叫张东官随往京去。

乾隆皇帝能对一个厨师做到这样善始善终,看来与他本人近20年的时间在皇帝身边,没有犯错误,已经实属不易了!

张东官回家后, 乾隆皇帝又发下 圣旨:"再著苏州织造四德另选精壮苏州厨役一二名,给膳房做膳".

在 乾隆一行返京时,苏.杭两织造挑选的两名厨师沉二管,朱二官.直到乾隆58年夏天,在 承德避暑山庄的万寿节上,这两位厨师仍在为乾隆皇帝备膳!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