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06月16日,王玉忠出生于山东省威海市。
1978年09月至1982年07月,就读于山东纺织工学院(现青岛大学)化学纤维专业大学本科,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2年07月至1991年09月,在山东纺织工学院工作,并于1987年晋升为讲师。
1984年09月至1987年06月,就读于成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硕士研究生,并获得硕士学位。
1991年09月至1994年06月,就读于成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博士学位。
王玉忠(5)1994年06月,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
1995年,晋升为教授。
1997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
1999年05月14日,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99年09月至1999年12月,在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Polymer Research)作DAAD访问教授。
2000年度,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4]。
2002年01月至2002年03月,在英国诺丁汉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作英国皇家学会访问教授。
2005年11月,申请的项目《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获准2005年度高分子材料学科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
2006年度,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
2015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7]。‘
2018年05月,入选第十二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8]。
2020年9月,被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四川省教育厅评为“2020年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9]。
王玉忠提出和发展了新的阻燃原理和技术,有效解决赋予材料高阻燃性与其高性能化相矛盾难题,在不同高分子材料中得到广泛应用,市场占有率高,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提出发展可高回收率回收其单体的完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是解决一次性使用塑料制品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有效途径,发明了可反复循环利用并且可完全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新技术等。
截至2018年4月,王玉忠发表SCI论文560余篇,近10年SCI引用1.5万余次,邀请英文专著章节和综述13篇章,出版专著、教材、手册6部,两项基础研究成果入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选编》[10]。
出版日期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
2015.05 | 《淀粉基新材料》 | 王玉忠,汪秀丽,宋飞编著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10.12 | 《高分子科学导论》 | 王玉忠,陈志翀,袁立华编著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2009.03 | 《实用化学品配方手册》 | 王玉忠主编 |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5.10 | 《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研究进展》 | 王玉忠,解孝林主编 |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1993.07 | 《高聚物流变学导论》 | 王玉忠,郑长义编著 |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1989.10 | 《合成纤维的改性与差别化 上 中 下》 | 王玉忠 |
截至2018年4月,王玉忠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20余件[10]。
支化与交联结构大分子膨胀阻燃成炭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中国发明专利,ZL200910164250.8(第一发明人)
一种聚乳酸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ZL200710048478.1(第一发明人)
一种用于制备对二氧环己酮的催化剂,中国发明专利,ZL200510021203.X(第一发明人)
以聚对二氧环己酮为基体的可完全生物降解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ZL200510021249.1(第一发明人)
同时具有阻燃和增强热致性液晶聚酯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ZL02113315.8(第一发明人)
根据2020年4月四川大学化学学院网站显示,王玉忠作为会议主席举办过国际性和全国性学术会议,多次应邀在境外国际学术会议做Plenary和Keynote邀请报告[1]。
根据2020年4月四川大学化学学院网站显示,王玉忠主持过国家863、国家重点科技攻关/支撑计划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家级和部省级计划项目40余项,并承担完成了大量的中国国内外企业委托的重要项目[1]。
截至2018年4月,王玉忠先后获得13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其中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6项教育部和四川省一等奖[10]。
时间 | 项目名称 | 奖励名称 |
---|---|---|
1999年 | 可控光和生物降解塑料母粒和薄膜 |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
2001年 | 高效无卤素添加型聚合物阻燃剂及其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2006年 | 基于PPDO的完全生物降解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 |
2010年 | 典型高分子材料无卤阻燃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2012年 | 生物降解高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材料结构与性能 |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
2014年 | 新型无卤阻燃聚酯及其纤维纺织品 |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
2019年度 | 不易成炭高分子材料的高效凝聚相阻燃体系构建及其作用机制 |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
出版日期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
2015.05 | 《淀粉基新材料》 | 王玉忠,汪秀丽,宋飞编著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10.12 | 《高分子科学导论》 | 王玉忠,陈志翀,袁立华编著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2009.03 | 《实用化学品配方手册》 | 王玉忠主编 |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5.10 | 《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研究进展》 | 王玉忠,解孝林主编 |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1993.07 | 《高聚物流变学导论》 | 王玉忠,郑长义编著 |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1989.10 | 《合成纤维的改性与差别化 上 中 下》 | 王玉忠 |
时间 | 项目名称 | 奖励名称 |
---|---|---|
1999年 | 可控光和生物降解塑料母粒和薄膜 |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
2001年 | 高效无卤素添加型聚合物阻燃剂及其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2006年 | 基于PPDO的完全生物降解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 |
2010年 | 典型高分子材料无卤阻燃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2012年 | 生物降解高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材料结构与性能 |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
2014年 | 新型无卤阻燃聚酯及其纤维纺织品 |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
2019年度 | 不易成炭高分子材料的高效凝聚相阻燃体系构建及其作用机制 |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
根据2020年4月四川大学化学学院网站显示,王玉忠指导过数十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先后主讲过多门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1]。
王玉忠认为:“做导师的要注意言传身教,教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更是做人的道理。”从学生之路走过来的他深知自己作为导师对学生的作用“,“我会给我的学生指定一个研究方向并提出研究目标,具体如何实现,我希望他们能自己先通过调研制订出几套研究方案,而不是我把具体的方案制订好让他们被动地去实现,要启发学生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让学生自己能够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导师给学生带来的理念、思想和科研方法实际上比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做有更重要的意义。”“我希望我的学生在做学问前首先要学会做人,要有拼搏与协作精神,互帮互助,但也要学会吃亏,吃亏是福。”[11]
在学科发展和实验室建设方面,王玉忠作为负责人1994年成立降解与阻燃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已于2004年被评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被评为四川省重点学科。他负责的环境友好材料方向,被教育部的评审专家确定为四川大学化学学院“绿色化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三个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同时被列为教育部985二期I类平台“高分子与特种功能材料”的五个方向之一[5]。
截至2018年4月,王玉忠作为课程负责人的《高分子科学导论》化学类本科生基础课被评为省级精品课;获得过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获得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四川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四川大学首届“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奖”和首届“产学研合作杰出贡献奖”的最高奖等[10]。
时间 | 荣誉表彰 | 授予单位 |
---|---|---|
2004年 | 科学中国人(2004)年度人物 | |
2004年 | 第五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 | 中国工程院 |
2010年 |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12] |
2015年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中国工程院 |
2017年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何梁何利基金会[13] |
2018年5月30日 | 2017年度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 | 四川省人民政府 |
建国六十周年百名优秀发明家 | ||
四川省优秀青年 | ||
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 | ||
2020年9月 | 2020年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 | 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四川省教育厅 |
时间 | 荣誉表彰 | 授予单位 |
---|---|---|
2004年 | 科学中国人(2004)年度人物 | |
2004年 | 第五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 | 中国工程院 |
2010年 |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12] |
2015年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中国工程院 |
2017年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何梁何利基金会[13] |
2018年5月30日 | 2017年度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 | 四川省人民政府 |
建国六十周年百名优秀发明家 | ||
四川省优秀青年 | ||
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 | ||
2020年9月 | 2020年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 | 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四川省教育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