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看西安兵谏

品牌 中共党史出版社
开本 16
语种 简体中文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ISBN 9787509816653、7509816653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纪实文学《近看西安兵谏》

作者:杨闻宇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4月)

定价:39.00

I S B N :9787509816653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 7 5354 5391 84

条形码: 9787535453914

内容简介

作者根据近年来公开的西安事变的新资料记述了西安事变发生及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方的努力下得以和平解决的过程。

西安事变之后,杨虎城被囚12年后惨遭杀害,张学良失去自由50余年,期间的交锋、斗争、悲苦、柔情甚为激烈和感人。大波大澜的政治军事斗争,多属男儿之事,“双十二”兵谏里却穿织着三个女子,她们是三位事变主角的爱侣,像三只勇敢的海燕翻飞于激雷闪电之中,更是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

作者简介

杨闻宇,1943年生于陕西关中乡村。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著名军旅作家,国家一级作家。196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6进入兰州军区政治部从事专业文学创作。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后写过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有百余篇散文作品被各类文库、大系、选本收录。最擅长的还是写与军旅有关的文章,那种浩然正气,一腔热血,表现在散文里,就是文体上的气势雄浑,文笔飞扬,立意构思上的别有洞天,自出新意。其散文,被认为中国当代雄性散文精品。 主要作品散文集:《灞桥烟柳》、《白云短笺》、《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日月行色》、《绝景》、《大风起兮云飞扬》、《不肯过江东》、《绝调重弹》、《风来浪也白头》、《沉吟大风歌》、《只有香如故》等;报告文学集:《罗盛教》、《不惑的人生》、《丙子?双十二》、《圣地风景》、《红色婚姻档案》等;长篇小说:《西安事变》。党史纪实:《海琴秋韵---张琴秋传》、《红色恋人》。 获奖情况:1994年五个一工程奖;首届中国西部散文奖;中国散文学会“罗庄杯”散文大奖赛一等奖;全国首届黄河口杯文学征文大赛纪实文学奖。

编辑推荐

《近看西安兵谏》介绍了日本侵略者被赶出中国,国共合作又一次破裂,蒋介石与迅速强大起来的共产党在中国大地上重新开战,三载干戈,血火交锋,貌似强大的蒋家王朝硬是被共产党赶上了台湾孤岛。正因为这一页历史是这样收束的,在蒋介石他们眼里,张、杨是万劫不复的千古罪人。双十二兵谏是张、杨一起发动的,夜袭华清池抓蒋的是东北军,功罪是非,张学良历来排于首席。事后蒋介石进行报复,按说,杀掉的应该是张学良,囚禁的应是杨虎城。而实际上呢?蒋对张、杨的处置与惩罚颠倒过来了,杨虎城被囚12年后惨遭杀害,张学良失去自由50余年,居然长寿到罕有的101岁。张学良晚年这样说道:“我一生最痛苦的事是蒋先生杀了杨虎城,因为应当杀的是我。
大波大澜的政治军事斗争,多属男儿之事,双十二兵谏里却穿织着三个女子,像三只勇敢的海燕翻飞于激雷闪电之中。天造地设罢,她们恰恰是三位事变主角的爱侣,于无形中又为东方的爱情长河注入了异样迷人的风采。现实中这一偶然现象,殊胜于文学殿堂里的“艺术安排”。

后记

天地之间,唯有浩茫的江河湖海有可能掀起巍峨瑰丽的浪涛。一个伟岸而灾难深重的民族,必然有自己悠久强韧而波澜壮阔的历史。而这个民族里的目光如豆者,是看不清这一页的。
20年前,我与朱光亚先生合写过《丙子双十二》,印数10多万,嗣后台湾国际村书店出版为繁字体的《西安事变》。捻指间,20多年过去了,这期间,与西安事变相关的资料不断解密,相继披露,返读当年旧作,发现多有纰漏,如不重新补充、梳理,分明有负于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我将修改的意图告诉朱光亚后,他在虎年清明节的来信里写道:“对于创作,自退休以后,我就挂笔了。一方面没有了工作压力,另方面年逾古稀,精力和激情都已衰退,加上家事纷扰,没有心思再写东西。西安事变的重写,只好由你独立去完成了。”放下此信,不禁回想起25年前我二人栉风沐雨,南北奔波,一起收集资料,共同采访西安事变幸存者及当年涉足地的一幕幕往事……自这位兄长似的合作者身上,文学之外,我更见重他吃苦耐劳,诚朴待人,从不弄虚作假,厌弃做作卖弄的道德风尚。
近些年里,文坛上泥沙俱下,神鬼丛杂。人到晚年,愈益珍重感情。我愿意将这部旧调重弹的新作,作为我与朱光亚文字旅程中同行万里、风雨同舟的友谊见证。
西安事变是我们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意义重大、周折复杂的大型事件,本书不可能描述得尽善尽美。如果其间仍存在失当及疏漏之处,当属我个人识力不逮所致,期望热诚的读者予以指教。
20多年里,社会上对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蒋介石及宋美龄、于凤至、赵一荻的评述非常多,而我却以为,对历史及其当事人的所有解释,都不如历史事实的总和定位确切,来得重要。此书之成,颇经周折。待我们化为泥土时,披览斯文者,依然能看到中国土地上的真善美与伪恶丑是如何纠缠相搏的,我则于愿足矣。

目录

A部 山雨欲来风满楼
1.一夜间背上两口黑锅
2.浪打空城寂寞回
3.天玄地黄路在何方?
4.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5.从北边射来的曙光
6.续范亭“血谏”之后
7.黄土高原上热泪如雨
8.洛川春早新芽萌动
9.春宵一刻值干金
10.张杨联袂暗渡陈仓
11.锋芒初现的“艳晚事件”
12.西岳乃天下第一险峻处
13.终南阴岭下的风波
14.祝寿中的龃龉音符
15.孤身东进再闯龙潭
B部 掀天揭地风雷激
16.御驾亲征驻跸骊山
17.仁至义尽的穿插
18.倾盆泪雨秋风里
19.古城地火悄然运行
20.不欢而散的夜宴
21.冰层之下春水荡漾
22.飞嫖雷霆华清池
23.沸腾不安的冬日古城
24.南京城“戏中有戏”
25.保安窑洞里的电波
26.八方风雨汇西安(上)
27.八方风雨汇西安(下)
28.周恩来进入西安城
29.穿云破雾的宋氏兄妹
30.总算脱了“虎口”
C部 无边落木萧萧下
31.便下西安向洛阳
32.雾遮白下千林暗
33.戏剧性的微妙博弈
34.君有迷魂招不得
35.“三位一体”的聚合裂变
36.一声炮响蒲城兵变
37.周恩来力挽狂澜
38.四山雾霭渐分明
39.中秋月醉抚妙高台
40.“哲利波”号客船归来
41.息烽玄天洞里的吼声
42.自山城飞往海天
43.“我丈夫兮孤掌难鸣”
44.碧血长留天地间
45.红粉知己白首缔盟
结语 上篇:笔已歇兮意难平
下篇:八十年的钩沉
后记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