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半天的欢乐
作者: 春树
ISBN: 9787501220489 [十位: 7501220484]
页数: 210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定价: 18.00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3-6-1
简介
这位义无反顾袒露着“残酷青春”的少女作家,始终在空漠的人海,喧嚣的城市中呐喊着,奔突着。在这本全新半自传体小说《长达半天的欢乐》里,“欢乐”到底是一场性爱,还是吞云吐雾后的迷幻,抑或是被彻底撕裂的感觉?
从14岁的叛逆女生,到国际知名的“北京娃娃”,《长达半天的欢乐》道出了新生代不为人知的忧郁和暗地里的颤粟……
春树作品《长达半天的欢乐》目前已被译成十几国文字在欧美等地出版。
从一个朋克少年到《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春树用她的奋不顾身,甚至是盲目冲动,创造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奇迹,即以“残酷青春”书写中国新生代的经典,美国人称她是“新激进分子”。
本书是一部当代中国的《在路上》一群中国年少的凯鲁亚克赤裸着浮出水面,眼眸中充斥着忧郁、迟疑与痴迷。这是一部代表着新新人类愿望的情感白皮书——我们正过着愚蠢的青春,我们乐此不疲!
我们还年轻,我们渴望上路!
作者简介
春树,中国新生代的领军人物。生于1983年6月2日,2000年从北京某高中辍学,其间组建过朋克乐队,后写诗、写小说至今。2004年2月2日,春树成为第一个登陆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作家,被视为中国新生代的代表人物和文化偶像。
《长达半天的欢乐(修订版)》是由第一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作家春树而作!《长达半天的欢乐(修订版)》是一部代表着一代人愿望的宣言书!在这部充满着痛楚与麻木、爱与恨、热情与坍塌的小说中,一群新生代的孩子赤裸着浮出水面,眼神充满着忧怕迟疑和疯狂……《长达半天的欢乐(修订版)》中那些重复甚至无聊的胡言乱语与荒唐行为,满载的正是人们最原始的自由青春冲动。
前言
第一章 那种感觉叫“麻木”
第二章 像火一样的经历
第三章 听到了留言
第四章 忽然感到冷
第五章 让无力者有力
第六章 长安街少年
第七章 无聊的斗争
第八章 从我眼里流出的是冰雹
第九章 你忘了
第十章 愚蠢的青春
春树,女,山东人,1983年出生,于北京长大。已出版小说《长达半天的欢乐》、《2条命——世界上狂野的少年们》、《红孩子》、随笔集《抬头望见北斗星》及个人诗集《激情万丈》等,最新作品《光年之美国梦》(2010年出版)。她的作品凝聚着一个年轻群体对社会的疑问与思考。热爱摇滚乐及地下文化,曾在摩登天空音乐节与乐队合作演出,出演过电影《熊猫奶糖》,同时主编过《80后诗选》(三册)及一期纯文学杂志《缪斯超市》。2004年2月获得“第五届网络金手指网络文化先锋奖”。2004年2月成为美国《TIME》杂志的封面人物,美国人称她为“新激进分子”。2004年6月,成为《三联生活周刊》封面人物。2009年成为《中国青年》封面人物。
我有次和狗子聊天,说起我们为什么一直都写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事,狗子说:“我们还来不及虚构,眼皮底下的还写不完呢。”这是我听到了对诸如“自传”等批评最好的反驳。我想就是因为,现实比小说还像小说,我们都不想回避它。只有原景重现,才能更明白发生过什么。如果不记录下来,也许我们就忘了。我怀念从前春树下的日子,我想回到从前,我想你们。
对于这本小说,我想我有责任和义务写下来。一是献给书中的各个主人公,你们是酷的、勇敢的,我没有丝毫埋怨你们的意思;另一个就是我要献给那段我永远不能忘记也无法重来的岁月——十八岁之前。那真是美好的,不是么?年轻本身就是美丽就是力量,我再一次坚信这一点。我喜欢年轻人,哪怕没有思想,新鲜的肉体也比腐烂的好。
写完这本小说,我就不会在碰“残酷青春”这个主题了。我那时侯的生活,都贯穿在这两本小说中了。我想做的就是:不伪高调,不伪低调,也许当初有很多事、很多话现在看起来很傻,但当时真诚的心是真实的,我们在真诚地追求着一些什么,那些什么什么,现在已成为回忆。抛却书中的人物,对于社会上任意猜测的许多人,其实我想说的就是:去你妈的吧。
关于什么是朋克,对于不懂朋克的人解释什么是朋克,是一件很傻逼的事情。
现在我想说,朋克其实就是那种有社会责任感,随时超越自己,永远都做一些令别人出乎意料的事情的人。
写这本书和写第一本书一样,对我来说很艰难。写作和生活永远都是两回事,在写着这些的时候,我生活着那些,那些又要等到生活到这些的时候才去写,永远不在一个时间、空间段内。表达的永远都是过去的。现在的等待着未来去表达。也许在别人心有戚戚焉时我的想法又改变了,文字追不上时间,时间像水一样,它们由自己的轨迹流动着。而作家,就是如实记录下这每一个的时间段。
总要留下一些什么,哪怕只有文字。
其实我想表达什么呢?我也说不上来,可能我只是怀念我的青春,怀念和我一起度过不平凡青春的年轻人。我只想做一个总结,它是结束而不是开始。我会对每个人说,小说是小说,人是人,生活是生活,完全不同的三样东西。但我无法回避我的内心。其实小说写的就是自己,对吗?!在以前“春树下”的论坛上,我曾经说过:“我以后肯定不会为我的愚蠢感到后悔,因为那时候我才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青春。”现在我已经意识到了。
春树,北京
200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