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侍女动妆奁

生查子·侍女动妆奁

作品名称 《生查子·侍女动妆奁》
创作年代 晚唐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作品名称】《生查子·侍女动妆奁》

  【创作年代】晚唐

  【作者姓名】韩偓

  【文学体裁】词

原文释义

原文

侍女动妆奁,故故①惊人睡,

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泪。  

懒卸凤凰钗,羞入鸳鸯被②。

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③。

注释

①“故故”,故意。以为人睡着了,久待不耐,有意惊醒她。

②《古诗十九首》:“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③两句写就寝后依旧不眠。金穗,灯芯结为灯花。结的过长了,有时会掉下一些火星,写残夜光景。[1]

作品鉴赏

  韩偓喜作艳体诗,词亦多绮艳。这首《生查子》描绘一个贵妇人孤独难眠、娇羞矜贵的情态,表现其相思之情。构思缜密,耐人品味,是唐词中的佳品。

   词的上片写一个侍女对贵妇人未眠的误会与发现。“侍女动妆奁,故故惊人睡。”是说一个侍女动了一下梳妆用的镜匣,想故意惊醒睡着的女主人。妆奁,指女人 梳妆用的镜匣。故故,即故意。可能侍女未获主人同意不便离开,但久候不耐烦,误以为人已睡着,有意发出响声,装做提醒主人梳妆的样子而惊醒她。“那知本未 眠,背面偷垂泪。”意谓:哪知道主人本未睡着,而是背过面去躺在那里暗暗地落泪。下片直接写贵妇人未眠的情态和原因。“懒卸凤凰钗,羞入鸳鸯被。”说女主 人懒得摘除头上的凤凰钗就躺在床上了,看到被子上绣着鸳鸯而羞于睡进被子里。凤凰钗是做成凤凰形的钗子,鸳鸯被即绣上鸳鸯的被子。女主人是位贵妇人,未卸 妆而卧是情绪不好。见被上鸳鸯成双,而自己却孤单一人,相形之下不觉害羞。这正暗示出其丈夫不与同居,是其孤独难眠的原因。“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 说这时又见到油灯将尽,带着烟掉下一些火星。金穗,指灯芯结成的灯花,像金黄色麦穗。结的过长,掉下成为火星。这是写残夜之景。妇人虽已就寝,但依旧未入 眠,可能前一夜是残灯下孤眠的,这一夜此时又一次见到残灯,见到灯花落下。这暗示等待丈夫同寝的希望又一次破灭。其相思之苦,读者自可理解。

   这首词构思精密细致。从头二句写误以为入睡,到三四句写发现未眠,是个转折。五六句进一步写未眠的样子及原因。末二句更进一步写失眠之苦。描写步步深入, 女主人孤眠之难,相思之深,也层层揭示。写侍女的动作与女主人懒卸妆有内在因果关系,因为主人懒卸妆,才有侍女动妆奁。前后安排,很有逻辑性。这首词描写 贵妇人既恃贵娇懒,又相思害羞的心理十分细致。选用偷、懒、羞等形容妇人这种心理,极为精确。末二句以写景作结,耐人品味。沈雄《柳塘词话》评此二句说:“如此结构方为含情无限。”这些都表现了作者较高的艺术匠心。引

作者简介

   韩偓

   (842或844-923或941)唐末诗人。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公元889年(龙纪元年) 登进士第。始佐河中幕府,累迁左谏议大夫。公元901年(天复元年),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黄巢起义军入长安,从昭宗至凤翔,升任兵部侍郎、翰林承 旨,深得昭宗信任,欲拜相,固辞不受。为人正直,因忤朱温,两遭贬谪。又诏复为翰林学士,惧不赴任,入闽依王审知。韩偓十岁能诗,其诗工于七言近体,词彩绮丽,悱恻柔婉。部分诗作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所著《香奁集》多写闺中艳情,有“香奁体”之称。有《玉山樵人集》。《全唐诗》录存其诗四卷。引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