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金鞭美少年》,选自《 小山词》, 北宋 晏几道词作。
金鞭 美少年,去跃 青骢马。
牵系 玉楼人,绣被 春寒夜。
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谢。
无处说相思,背面 秋千下。[2]
此为思妇词。词中通过环境、 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感情,抒写了女主人公的相思怀人之情。
词之上片写少年出游,下片写 闺思,以“牵系”二字提契全篇,抒情重点在末二句。起首两句描绘“金鞭美少年”的形象,这是女主人公思念的对象。他那扬鞭跃马、威武俊美的英姿,大概就是他临走时所留给女主人公的最后印象。三、四两句写少年走后,女主人公的感情和思绪始终牵系在远出的丈夫身上:到了夜晚,绣被春寒,孤灯独眠,寂寞难耐。“绣被春寒夜”,是通过环境的渲染,来突出人物的孤寂。过片两句写女主人公天天盼,月月盼, 寒食节过去了,梨花开了又谢了,一次次地等待,始终没有等到丈夫的音信,随之而来的,只是一次次失望!“寒食梨花谢”,是通过节令和景物来暗示出时间的流逝,表现她无限的怅惘。结拍两句,写女主人公在 秋千架下背面痴痴地站着,她在默默地承受着相思之苦,无处诉说,也不想对人诉说。“背面”暗示出她在难过,在哭泣。“秋千下”本是青年妇女嬉戏之处,选择这一场景可增强 艺术效果。李商隐诗及欧阳修词“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均是这种手法。所谓“无处说相思,”实则相思不必具体说出,只从结句具见相思之深切。无怪乎“吕东菜极喜诵此词,以为有思致。”
晏几道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北宋抚州 临川县 文港乡(今属南昌进贤)人 。 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 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3]有 《小山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