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工程

中文名 金水工程
时间 1999年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金水工程”预计投资近十亿元,计划在3年内完成。而之期对以国家水文数据库、水利空间数据库及水利工程数据库等内容为重点的国家水利数据中心的建设已经耗资1亿多元。

“金水工程”计划用3年的时间完成计算机网络骨干系统的建设;完成水情分中心、工情分中心建设和中央报汛观测站、报汛设施的改造;完成综合数据库、主要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建成中央防洪决策支持系统;建成淮河及黄河中游新一代天气雷达应用系统;初步完成流域级及部分重点省级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等。

“金水工程”的建成将初步实现防洪工程险情、实时旱情信息、洪涝及其灾情统计信息的格式化和计算机网络传送、处理;可以及时地针对当前水情、雨情和工情的防洪形势,结合降雨洪水预报、灾情评估,提出多种防洪调度方案及其比较和综合评价、供高层决策。

2建设背景

水利信息化具体指的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水利信息的采集和传输、存储和处理,全面提升水利事业活动的效率与效能。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在2001年4月召开了全国水利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将水利信息化建设定名为“金水工程”。

“金水工程”是从“九五”期间开始实施的、覆盖水利信息化全局性的重大工程,“十五”期间要加快建设步伐,此后一定时期内还要继续向纵深发展。

“金水工程”又称之为“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计划用五年左右时间,搭建一个先进和实用、高效、可靠并且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金水系统将覆盖7大江河重点防洪地区与易旱地区,可以为各级防汛抗旱部门及时、准确地提供各类防汛抗旱信息,并可以比较准确地作出降雨、洪水和旱情的预测报告,为防洪抗旱调度决策和指挥抢险救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与科学依据。

“金水工程”包括防洪和抗旱部分。防洪部分覆盖7个流域机构、24个核心防洪省(市)、224个地级水情分中心和228个地级工情分中心,以及与水情分中心相连的3002个中央报汛站和与工情分中心衔接的927个重点防洪县的工情采集点。此外,还有中央直管7个工程单位、9个大型水库、12个蓄滞洪区。抗旱部分覆盖31个省(市、区)267个地级旱情分中心以及与之衔接的1265个易旱县旱情采集点。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