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标编号 41010 CAS号 51-28-5 中文名称 2,4-二硝基苯酚 英文名称 2,4-dinitrophenol;Aldifen 别 名 2,4-二硝基酚 分子式 C6H4N2O5;HOC6H3(NO2)2 外观与性状 淡黄色固体 分子量 184.11 沸 点 升华 熔 点 112~114℃ 溶解性 在冷水中微溶,可溶于乙醇、丙酮、苯、氯仿、乙酸乙酯、甲苯、吡啶等。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1.7;相对密度(空气=1)6.4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1(爆炸品)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染料、炸药
: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直接作用于能量代谢过程,可使细胞氧化过程增强,磷酰化过程抑制。 急性中毒:表现为皮肤潮红、口渴、大汗、烦躁不安、全身无力、胸闷、心率和呼吸加快、体温升高(可达40℃以上)、抽搐、肌肉强直,以致昏迷。最后可因血压下降、肺及脑水肿而死亡。成人口服致死量约1g。 慢性中毒:有肝、肾损害,白内障及周围神经炎。可使皮肤黄染,引起湿疹增皮炎,偶见剥脱性皮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六种异构体以本品毒性为大。 急性毒性:LD5030mg/kg(大鼠经口);700mg/kg(豚鼠经皮);最小致死剂量4.3mg/kg(人经口) 刺激性:家兔经皮:300mg(4周),间歇,轻度刺激。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大肠杆菌200ppm(3小时)。DNA抑制:仓鼠肺脏mmol/L。 生殖毒性:小鼠腹腔志低中毒剂量(TDL0):40800µg/kg(孕10~12天),有胚胎毒性。 危险特性:遇火种、高温、摩擦、震动或接触碱性物质、氧化剂时均易引起爆炸。与重金属粉末能起化学反应生成金属盐,增加敏感度。粉尘在流动和搅拌时,会有静电积累。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 监测方法 来源 类别 钠盐比色法 《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企业空气 气相色谱法 《城市和工业废水中有机化合物分析》王克欧等译 废水 色谱-质谱法 《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19版译文,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水和废水 色谱/质谱法; 气相色谱法 《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固体废弃物
: 中国(TJ36-79)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1mg/m3 [皮]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0.03mg/L 前苏联(1975) 渔业水体中有害物质最大允许浓度 0.03mg/L 前苏联 污水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4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