鸬鹚涎丸

鸬鹚涎丸

剂型 丸剂(水蜜丸)
规格 每丸重1g
目录导航

处方

鸬鹚涎(拣去毛) 180g 蛤壳(煅) 120g 牛蒡子 180g

青黛 60g 苦杏仁 120g 天花粉 120g

栀子(炒)    120g 麻黄 48g 射干 60g

细辛 30g 石膏 120g 甘草 24g

【制法】

以上十二味,除鸬鹚涎外,其余牛蒡子等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

匀,加入鸬鹚及炼蜜约30lg与水适量,泛丸,制成1392粒,干燥,即得。

性状

本品为黑褐色的水蜜丸;气微,味甘、苦。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 页)。

功能与主治

清肺,化痰,止咳。用于小儿百日咳。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1丸,一日 2次。             

【规格】

每丸重1g   

【贮藏】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来源】

《中国医学大辞典》

  【组成】光杏仁 栀子(炒黑) 石膏 蛤粉 天花粉各60克 牛蒡子90克 生甘草12克 麻黄24克 青黛 射干各30克 细辛15克

  【用法】共研细末,鸬鹚涎90克,加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灯心、竹叶煎汤化下。

  【主治】小儿百日咳。

  【功效】理肺止咳。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