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塘土家族乡

堰塘土家族乡

人口 16597人(2018年户籍人口)
中文名 堰塘土家族乡
所属地区 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
政府驻地 梅子坝
邮政区码 565200
面积 103km²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明属水德江长官司大堡图。

清属安化县大堡图第二甲(清水塘)、第四甲(大堡)等。

民国二年(1913年),龙塘划入中区(玉溪),堰塘划入东二区(长堡),露青划入东一区(潮砥)。

民国十九年(1930年)8月,置龙塘、堰塘、露青、清水塘4个乡,下置闾、邻。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龙塘乡并入文新乡,堰塘并入共和乡,露青、清水塘乡并入潮砥乡。

1950年2月,龙塘从文新乡划入玉溪镇。

1953年1月,置龙塘乡,隶属城关区;置堰塘乡,隶属共和区。

1956年,撤销共和区, 堰塘乡划属城关区;置露青乡,属潮砥区。

1959年1月,露青乡与中坝乡合并为高峰生产管理区。

1961年9月,成立龙塘、堰塘公社,隶属城关区,露青仍入中坝公杜隶属潮砥区。

1963年3月,置露青公社,仍隶潮砥区。

1984年12月26日,龙塘乡改名朱家沟乡。

1992年10月,朱家沟、堰塘、露青乡合并成立堰塘土家族乡。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63年3月,辖14个生产大队、98个生产小队。

1992年10月,辖14个村、112个村民小组。

2007年10月,调整为辖关口、朱家沟、民主、先锋、露青5个村、60个村民小组。

2010年11月,又调整为辖1个社区、13个村和8个居民小组、104个村民小组。

2011年末,辖水平1个社区,堰塘、先锋、民主、苏庄、关口、高家湾、茶窝坨、杉树坝、七里溪、牛耳塘、露青、清水塘、新春13个村;下设8个居民小组、104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堰塘土家族乡辖3个社区、11个行政村,[1]乡人民政府驻梅子坝。

堰塘土家族乡区划详情
水平社区 关口社区 高家湾社区 先锋村 堰塘村 民主村 苏庄村
牛耳塘村 杉树坝村 七里溪村 茶窝坨村 清水塘村 新春村 露青村

地理环境

堰塘土家族乡区划详情
水平社区 关口社区 高家湾社区 先锋村 堰塘村 民主村 苏庄村
牛耳塘村 杉树坝村 七里溪村 茶窝坨村 清水塘村 新春村 露青村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堰塘土家族乡地处德江县南部,东邻共和土家族乡,南接思南县东华土家族苗族乡,西南与合兴镇相连,西与煎茶镇毗邻,西北连接龙泉土家族乡,北与青龙镇为邻。乡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4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5.7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5.18千米,总面积101.75平方千米,总面积103平方千米。

水文

堰塘土家族乡地处娄山山系,属喀斯特地貌。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主要山脉有木丫寺、皇家屯、香炉山、猪老嘴、甘家山等,境内最高峰位于香炉山,海拔1320米;最低点位于渣家沟,海拔652米。

自然资源

堰塘土家族乡境内河道属乌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板桥沟河、井头坝河、安家沟河、朱家沟河。

人口

2011年,堰塘土家族乡有耕地面积1.86万亩。

经济

2011年末,堰塘土家族乡辖区总人口17468人。总人口中,以土家族为主,达9978人,占57.12%;汉族5917人,占33.87%;苗族1573人,占9.01%。超过5000人的少数民族有土家1个民族,达99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6.4%。2011年,堰塘土家族乡人口出生率12.2‰,人口死亡率5.5‰,人口自然增长率6.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71.68人。

截至2018年末,堰塘土家族乡户籍人口16597人。

综述

农业

2011年,堰塘土家族乡农民人均纯收入3791元。2011年,堰塘土家族乡地方财政收入189万元,比上年增长13.9%。

截至2018年末,堰塘土家族乡有工业企业20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1个。

交通运输

堰塘土家族乡农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51.75万元,增加到1978年的266.88万元,2011年达到1.06亿元。

堰塘土家族乡堰塘土家族乡2011年,堰塘土家族乡生产粮食4939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烟叶、油菜。2011年,烟叶种植面积6555亩,产量590吨;油菜种植面积7050亩,产量652吨。

堰塘土家族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2011年,生猪饲养量2.49万头,山羊饲养量2.76万只,牛饲养量0.49万头。2011年,生产肉类1314吨;畜牧业总产值3938万元。

截至2011年末,堰塘土家族乡累计造林2万亩,林木覆盖率38.6%,活林木蓄积量895万立方米。

社会事业

2011年,堰塘土家族乡有326国道、县城至苏庄、县城至露青3条公路主干线,均区开通客运。

教育事业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堰塘土家族乡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406人,专任教师23人;小学11所,在校生1641人,专任教师120 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63人,专任教师3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84.5%,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主要学校有朱家沟学校。2011年,国家财政性教有经费783万元。

社会保障

2011年末,堰塘土家族乡有卫生院1所;病床21张。专业卫生人员17人。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0.1/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31%,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2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75万人。

基础设施

2011年,堰塘土家族乡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4户,人数57人,支出13.7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557户,人数3090人,支出62.3万元;农村五保供养60人,支出11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25人次,共支出1.6万元;农村临时救济250人次,支出5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6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6万元。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2154人,参保金额24.9万元。

历史文化

  •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堰塘土家族乡有固定电话用户113户;移动电话用户6914户;光缆线路总长达3千米,宽带接入用户67户。

地名由来

民族文化

因境内大小山塘均构筑了堤堰而得名。

名优特产

哭嫁

哭嫁是土家姑娘出嫁前的一种仪式,就是新娘在出嫁前,要用帕子蒙住脸,对亲戚朋友进行哭诉,表达离别之情,随着婚嫁仪式的日益时尚化,这种仪式已渐渐稀少。

傩戏(杠神)

露青傩戏是德江傩戏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通过一系列的神秘的祭祀活动来祈求平安幸福,其中有上刀山、下油锅、头顶钉钉、踩铁铧(烧红的)等绝活,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被称为中国傩戏的活化石。

风景名胜

堰塘土家族乡的名特产品主要有烤烟、优质稻、优质油菜、生姜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