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系

中文名 口腔医学系
目录导航

概述

主要是针对牙齿相关疾病的诊断、预防与治疗问题,包括牙体牙髓病(口内),牙槽外科(拔牙),缺牙的修复(镶牙),牙齿不齐的矫正(正畸)等。但是,现代的口腔医学系,除了牙科范畴以外,还包含国外的头颈外科部分内容(英文:The Surgery of Herd & Neck),国外属于临床医学范畴,即针对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全方位工作,包含内容更加广范(参见 地狗齿科材料网)。

起步

中国口腔医学系,最早起源于由加拿大牙科医师林则(A. W. L indsay)于1917年在成都华西协合大学医科中设立牙科系。二年后扩建为牙学院,这是中国最早创立的现代牙科教育的最高学府。在这个高等学府中培养或工作过的著名牙医学、教授包括:王顺清,肖卓炎,岳松龄,王翰章,邱尉六等老一辈齿科专家。

发展

1949年新中国建立,全国只有几所医学院校建立了牙医学系或牙医学专科学校。当时全国有牙科医师约500人,平均每100万人只有一个牙科医师,而当时美国牙医师人口比为1∶20 000,日本为1∶36 000,可见近代中国的口腔医学和经济发达的美国、日本比较起步时期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1952年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在医药院校设立四个一级专业即医疗系、口腔系、公共卫生系和药学系。因此口腔医学系在高等医药院校的专业中是和医疗系专业相平行的一级专业,是新中国医药门类中四个最早的一级专业之一,年制也逐渐调整和医疗专业同长。并且在全国高考统一招生中,口腔医学系和医疗系一样可以独立招生。到文革后期,中国齿科学大学本科教育只有不足十所院校,其中包括:北京医科大学口腔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系,湖北医科大学口腔,第四军医大学口腔系,白求恩医科大学口腔,佳木斯医学院口腔系等。

正名

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大学医学院牙医学系主任毛燮均教授等著名口腔专家根据中国国情,提出:“革新牙医教育是发展牙科为口腔医学专业”。当时中央人民政府统一了口腔医学名词,由此从口腔医学的教育机构、医疗机构以及医师的正式名称全部更正:牙医学更名为口腔医学,牙医学系更名为口腔医学系,牙医科医院更名为口腔医院,牙科门诊部更名为口腔科门诊部,牙科诊所更名为口腔诊所,综合医院的牙科更名为口腔科,牙医师更名为口腔医师。在此应该强调的是,口腔医学和牙医学,前者内涵比较大,前者除了包含牙科,还包含头颈外科,二后者是指单纯的牙科,这是两者的区别!

成长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齿科教育培养大量的口腔医师,为新中国口腔医学事业奠定了基础。尤其是近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发展逐渐形成的。3年制的大学专科教育主要培养相关高等口腔医学人才即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如口腔临床治疗师、口腔护师、口腔修复工艺技师; 5年制培养实用型口腔医师;长学制培养科研型口腔医师;大学本科毕业后研究生教育培养口腔医学研究人才;大学本科毕业后专科医师培训,培养专科口腔医师,如口腔颌面外科医师、牙体牙髓病科医师、牙周病科医师、口腔修复科医师、口腔正畸科医师等;继续口腔医学教育属于终身教育,每一位获得中级职称后必须每年接受继续口腔医学教育获得相应学分,才能执业。

教育模式

在新中国成立后,将牙医学更名为口腔医学,和命名争议相并列的一个重要相关问题为口腔医学教育是否需要大医科教育,即口腔医师是否需要大医科培训。在牙医学发展史上,其业务主要是拔牙、补牙和镶牙,都是技术性的、操作性的,并集中在牙体上,故认为牙科医师的教育没有必要有大医学培训的背景。因此新中国成立之初不仅口腔界的专家认为没有必要,在医学院处在领导地位的医学专家也认为口腔医学生没有必要接受内科、外科等大医科培训。经过当时口腔医学界主流专家的努力和力争才有了正确的决定,即口腔医师培养是在医学教育基础之上,其后期进入口腔医学专业的专科培训,口腔医学生和医学生一样应该学习医学基础课和临床医学课。

展望

中国口腔医学发展道路,将出现3个层次培养人才,更加强调实用性:1) 3年制的高等职业专科教育,培养口腔临床治疗师,口腔修复工艺技师等; 2) 5年制本科教育培养实用型的口腔医师,面向基层,面向社区的全科口腔医生; 3) 8年制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型口腔医师等教育模式。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