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甲树螽

披甲树螽

身长 30-70mm
拉丁学名 Acanthoplusdiscoidalis
节肢动物门
别称 盔甲蟋蟀、披甲蟋蟀
中文学名 披甲树螽
昆虫纲
亚纲 有翅亚纲
生殖方式 卵生
亚科 异螽亚科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披甲树螽(图1)披甲树螽(图1)成年披甲树螽硕大无比,不能飞,身长约30-70+毫米。背板及四肢蓝色、褐绿色、紫色或棕黄色,腹部圆鼓,呈灰色,有黑色斑点;无翅,靠摩擦后腿发声;四肢粗壮,外壳坚硬,全身带硬刺,遇到紧急情况时会分泌黄绿色色毒液(体内一种血淋巴),辛辣并且很难闻,关键时刻还会喷血。雌性体型略大于雄性,且产卵器短粗,有刺。总之,它就是普通直翅目昆虫的加强版本。

生活习性

披甲树螽(图2)披甲树螽(图2)披甲树螽性情凶猛,杂食性,有自相残杀的行为,有时会吃昆虫尸体及同类,只要遇到敌人,它就会露出自己的牙齿并发出极其刺耳的鸣叫声,被称为“鸣声行为”,若不见效,它就会立刻喷射出毒液,最高达6cm,以减小被捉的几率,但即便如此,饥饿的猫鼬还是会吃掉它。雌性有护卵行为。该昆虫几乎能在任何环境下生存,无论是沙漠还是丛林,等等。

分布范围

披甲树螽披甲树螽披甲树螽主要分布于非洲大部分地区,从纳米比亚到博茨瓦纳再到南非都有它的身影。

繁殖饲养

交配

披甲树螽(图5)披甲树螽(图5)披甲树螽(图4)披甲树螽(图4)雌性一般选择体型较大的雄性进行交配。交配前,雄性会为了吸引雌性注意而连续地、不间断地尖声鸣叫,它们互相用触角触碰,之后,雌性慢慢爬上雄性后背,生殖器与雄性的对接。与其他螽斯科昆虫一样,雄性开始收缩腹部排出精托,整个过程约二十分钟左右。精托排出后,雄性独自离开觅食以补充体力,以便下次交配;而雌性会把腹部向前弓,咬食精托以获得营养。若交配时不慎分离,则会重新交配。

产卵

披甲树螽(图6)披甲树螽(图6)交配后3-14天雌性就会产卵,产卵时用嘴在植物的茎上咬开1个洞,再把镰刀状产卵器插入洞中,并排出卵粒。一只雌虫一次可产最多百枚卵。卵形似米粒,呈褐色。

孵化

卵在自然条件下开始孵化,约1年后一龄幼虫破土而出倒挂在植物上利用重力进行第一次蜕皮。每只树螽需经历几次蜕皮后才可变为成虫,每蜕一次皮,身体都会长大一些。约3-5天后雌、雄颈螽性成熟,开始相互鸣叫。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