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系数

普氏系数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为普氏岩石压力理论中的一个系数,亦称坚固系数,一般以岩石的极限抗压强度的百分之一表示.

普氏硬度表示矿岩的坚固性的量化指标.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有些岩石不容易破坏,有一些则难于破碎。难于破碎的岩石一般也难于凿岩,难于爆破,则它们的硬度也比较大,概括的说就是比较坚固。因此,人们就用岩石的坚固性这个概念来表示岩石在破碎时的难易程度。

坚固性的大小用坚固性系数来表示又叫硬度系数,也叫普氏硬度系数f值)。

坚固性系数f=R/100 (R单位 kg/cm2)

式中R——为岩石标准试样的单向极限抗压强度值。

通常用的普氏岩石分及法就是根据坚固性系数来进行岩石分级的。

如:

① 极坚固岩石 f=15~20(坚固的花岗岩,石灰岩,石英岩等)

② 坚硬岩石 f=8 ~10(如不坚固的花岗岩,坚固的砂岩等)

③ 中等坚固岩石 f=4 ~6 (如普通砂岩,铁矿等)

④ 不坚固岩石 f=0.8~3 (如黄土、仅为0.3)

矿岩的坚固性也是一种抵抗外力的性质,但它与矿岩的强度却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强度是指矿岩抵抗压缩,拉伸,弯曲及剪切等单向作用的性能。而坚固性所抵抗的外力却是一种综合的外力。(如抵抗锹,稿,机械碎破,炸药的综合作用力)。

奥国矿物学家摩氏(Frederich Mohs)创立一种硬度表,作为评判矿物硬度的标准。最软者为滑石,最硬者为金刚石,共有十种矿物,定为十级,分别为:

滑石(Talc)

石膏(Gypsum)

指甲 2.5

方解石(Calcite)

铜币 3.5-4

萤石(Fluorite)

磷灰石(Apatite)

钢刀 5.5

玻璃 5.5 -6

正长石(Orthoclase)

钢锉 6.5

石英(Quartz)

黄玉(Topaz)

刚玉(Corundum)

金刚石(Diamond)

摩氏硬度表中所刊载的数字,并没有比例上的关系。例如正长石硬度6,并不表示他是方解石硬度的两倍,数字的大小仅表明硬度排行而已。当鉴定硬度时, 如果没有以上的摩氏硬度计, 可用其他东西代替,如小刀其硬度约为5.5;铜币约为3.5至4; 指甲约为2至3;玻璃硬度为6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