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决策是社会经济活动组织管理的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决策是否正确、合理,对国民经济发展关系极大。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国民经济决策,从组织体系上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一)坚持决策研究与决策行动紧密结合
所谓决策研究,是指专家或具体业务管理机构的研究中心(室、所)等提供各种备选方案和论证资料的过程。决策行动是指在决策研究的基础上,由领导或领导层集团作出选择和决定的过程。
坚持决策研究与决策行动相结合,一方面吸收专家参与政府重大决策,形成各方人才有机结合的集体“大脑”,使决策更加周密、全面、科学、符合实际;另一方面,专家参与决策不能替代领导者决策,无论是决策者全体或决策者个人,他们的能力和责任直接影响着决策的质量。因此,决策之前必须倾听各方面的意见,综合专家们的智慧,统观全局,对多种备选方案和错综复杂不断变化的情况进行透彻分析,抓住有利时机及时作出果断决策。
(二)合理划分决策权限
合理地划分决策权限,就是要建立合理分工、上下结合、相互协调、职责分明的决策体系,其实质是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企业经济管理权限,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必须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根据决策的性质、重要程度以及获取信息的可能等,划分各级管理机构之间及其与企业之间的决策范围。
(三)建立健全国民经济决策责任制和审批制度
决策责任制是管理工作责任制中的一项最重要的内容。过去,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只强调权限的划分,没有相应地明确经济责任,也不与经济利益挂钩,是造成轻率决策,甚至瞎指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为保证政府经济决策的正确性,必须遵循经济权力、经济责任和经济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严格的国民经济决策责任制。在加强决策责任制的同时,任何重大的决策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以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任意拍板决策。为此,要充分发挥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决策中的作用,一切重要的国策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都应提交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讨论决定,审批通过。
(四)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
决策程序就是对决策过程所做的制度规定和组织安排,也可以说是决策过程的制度化。能否合理地组织这一过程,对于能否产生正确的国民经济决策意义重大。科学的决策程序一般应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决策首要问题,为此要全面地调查、了解国民经济系统内部条件及外部环境的资料,系统分析国民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预测未来可能的演进趋势,指出具有全局性的要害所在。摆明了问题,确定目标就成了整个决策的关键。它在管理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
2、拟定方案。拟定方案目的在于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可能方案。因为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客观上存在着许多种途径和办法。
3、方案评估、选优。所谓评估就是要对拟定的各种预选方案的可行性及其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进行分析、权衡和论证。方案的评估是为选优做准备的,选优要在全面权衡各方面的利弊、得失、反复比较,正确评价的基础上进行。
4、决策的实施及监督。一个正确的决策按以上程序制定出来以后,还要组织和控制具体实施,决策的实施取决于广大执行者对决策意图的透彻理解。因此,应把决策目标落实到每一个执行单位,明确具体责任。此外还要对决策进行监督、检查,其目的就是为了及时发现实际执行情况与决策目标之间的偏差,采取措施加以调整。
1、按经济决策的性质划分,可分为战略性决策和一般性决策。战略性决策是关于国民经济中涉及全局性、长远性和方向性问题的决策,如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的目标、重点、政策、措施、重大项目等,都属于战略性决策。一般性决策,是指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对个别或局部问题进行的决策,这些决策在内容和方向上应该符合总体决策的目标,应成为实现战略性决策的手段或具体形式。
2、按时间划分,国民经济决策包括长期决策,中期决策与短期决策。长期决策一般指十年和十年以上的指导性、纲领性的决策。中期决策一般是指二年以上,十年以下,主要是五年左右的战略与战术紧密结合的决策。中期决策是在长期决策的基础上加以制定的。短期决策是中期决策的具体化,对中、长期决策的实施,贯彻落实起保证作用。同时,在某些情况下,短期决策又是修改和校正中期决策乃至长期决策偏差的调整部分。
3、按照管理层次分,国民经济决策可以分为中央政府决策(包括中央各个管理职能部门的决策)和地方政府决策两个层次。按照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中央与地方之间划分了必要的决策权限范围。一般涉及全局性和重大性问题的决策归属中央决策权限范围,地方政府不能越权,并且要积极贯彻和落实中央决策;而涉及区域性和局部性问题的决策则归属地方政府决策权限范围,中央政府不宜专权,干预过多会挫伤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造成消极后果。政府决策在国民经济管理过程中属高层次决策,举足轻重,关系重大,是影响其他主体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国民经济决策的性质及其主要特征:
第一,决策是面对未来,是在管理行动之前对国民经济应当向何处发展和应当怎样发展所作的事先安排和决定。
第二,决策的目的是为了采取正确的管理行动。经济活动不能盲目进行,需要有效的指导,指导的意义取决于正确的决策;即正确的决策产生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来源于正确的决策。也正是这一性质决定了决策在国民经济管理过程中是最关键、最重要的职能。
第三,国民经济决策的实质是择优。因为未来经济活动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有多种,要作出符合客观规律的合理选择,必须在决定前拟定出各种可能方案,然后分析、评估从中选出一个最令人满意的方案,即能够获取最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行动方案。
第四,国民经济决策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决策形成的整个过程是动态过程,不是瞬间的主观臆断,而是要在掌握大量信息、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系统分析、研究论证、思考判断等过程而后作出的。国民经济决策是为解决问题和完成新任务而作出的决定。其最突出特征就是对经济活动、社会发展的直接指导性,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择优,是创造性的管理活动。
国民经济决策是统驭全局的最高层决策,是关于整个国民经济战略部署的长远大计,国民经济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在整个决策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一,国民经济决策是战略性决策,对整个经济发展有决定性意义。如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确立,西部大开发的决定,加快农业发展、国民经济中重大比例关系和国民经济计划的制定等,都是涉及全局性的、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决策。
第二,国民经济决策是制约国民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国民经济管理具有计划、组织、指挥、调控、监督等职能。国民经济决策贯穿于整个国民经济管理过程之中,是各种管理行为的核心内容,各个管理职能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决策。
第三,国民经济决策是提高政府计划管理效率的重要依据。政府计划是国民经济决策的具体化,决策正确与否对政府计划管理工作的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
第四,正确的国民经济决策是动员、鼓舞亿万人民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
任何一项正确的国民经济决策,都是在掌握大量信息的基础上,经过系统研究、分析论证、思考判断过程后做出的,它要按照一定的步骤、程序和方法进行。
1.科学的决策程序
决策程序就是对决策过程所做的制度规定和组织安排,也可以说是决策过程的制度化。科学的决策程序一般应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决策的首要问题。确定目标在管理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目标错了,整个工作必然失败。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并规定具体实施时间以及目标实现程度的衡量标准。
(2)拟订方案。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客观上存在着多种途径和办法。拟订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可能方案。决策的实行在于选优,如果只有一种方案而没有备选方案也就无所谓决策。
(3)方案评估与选择。所谓评估,就是要对拟订的各种预选方案的可行性及其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进行分析、权衡和论证。方案的评估是为选择做准备的,方案选择要在全面权衡各方面的利弊与得失、反复比较、正确评价的基础上进行。
(4)决策的实施及监督。一个正确的决策按以上程序制定出来以后,还要组织和控制具体实施,决策的实施取决于广大执行者对决策意图的透彻理解。因此,应把决策目标落实到每一个执行单位,明确具体责任。此外,还要对决策进行监督、检查,其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实际执行情况与决策目标之间的偏差,采取措施加以调整。
2.科学的决策方法
要正确地进行国民经济决策,除了建立正确的决策体系和遵循必要的决策程序外,还需要运用多种决策方法。
(1)综合平衡法。综合平衡法是指在经济工作中,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出发,全面考虑各项内外因素及其联系,对各项决策进行总体协调和统筹安排,使之保持协调一致的方法。综合平衡法的基本形式是编制国民经济平衡表,用以建立和协调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
(2)投入产出法。投入产出法也称部门联系平衡法。它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使用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和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直接和间接的数量依存关系,进行经济预测、决策论证和综合平衡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
(3)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是在建设之前对建设项目进行的全面考察、鉴定和评价,从而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一种科学方法。可行性研究的基本任务,是对某一项El的所有方面进行尽可能详细的调查研究,从技术、经济各方面进行系统分析、论证及效益评价,判断该项目是否可行并提出实施建议,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4)其他优化方法。在国民经济决策中,还有许多其他优化方法,如运用线性规划、数量经济学方法编制宏观经济数学模型,研究国民经济一些重大经济任务的优化问题,如人口发展模型、能源模型等,以及许多具体决策方法,如费用效益分析法、决策树技术以及不确定决策时使用的概率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