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介新剧场版的形象
身份背景:他是高桥凉介的弟弟,与哥哥凉介两人被称为高桥兄弟闻名,常被汽车杂志报道。所属车队是RED SUNS(后期是Project D),并且是Red Suns车队的第二把交椅,Project D的上坡赛代表。主场是赤城山,座驾是Mazda Efini RX-7 Type-R(FD-3S)
性格特点:专一、外向、没耐性、冲动(骂脏话、踹护拦)、执著和不服输
驾驶技术 | 保胎跑法 | 在比赛的前期用脚控制油门的输出让车辆加速减速更为的线性以起到保护轮胎的作用,在比赛的后期利用轮胎抓地的优势使行驶速度提高一个等级最终拿下比赛。 |
ABS惯性 | 入弯时不大幅减速并提前滑动车身入弯,借由车身惯性和轮胎抓地力互相控制达到减速的特性过弯,在运用测滑使车身滑向出口出弯,此技术有个缺陷就是较耗损轮胎。 | |
理论技术 | 雾中驾驶 | 通过长期的训练在雾中也能克服恐惧保持马力全开,这个技能类似藤原拓海的盲目追击。 |
启介状态 | 指驾驶对自己的赛车已能操控到如同手脚般,达到人车合一的境界,跑起来的动态和速度,有如NSX般。 |
启介对赛车非常痴迷和专心,启介从没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在哥哥凉介的教导下启介的驾驶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从第四部和恭子对话时的回忆杀可以看出,启介的车龄大约有2~3年。
未知 | 父亲 | 是群马县高崎市高桥医院的院长,动画和漫画并未出现 |
未知 | 母亲 | 动画和漫画未出现 |
高桥凉介 | 哥哥 | 冷静的理论派常胜飚车手,重视赛车理论,精于数据分析,只凭听觉就能分辨汽车的马力。 |
绪美 | 侄女 | 哥哥凉介对其十分疼爱 |
中村贤太 | 徒弟 | 赤城Red Suns成员,喜欢跟在启介身边,第二把交椅候补。 |
藤原拓海 | 对手 | 《头文字D》系列主角,曾经败给拓海两次,如今视拓海为最大对手 |
未知 | 父亲 | 是群马县高崎市高桥医院的院长,动画和漫画并未出现 |
未知 | 母亲 | 动画和漫画未出现 |
高桥凉介 | 哥哥 | 冷静的理论派常胜飚车手,重视赛车理论,精于数据分析,只凭听觉就能分辨汽车的马力。 |
绪美 | 侄女 | 哥哥凉介对其十分疼爱 |
中村贤太 | 徒弟 | 赤城Red Suns成员,喜欢跟在启介身边,第二把交椅候补。 |
藤原拓海 | 对手 | 《头文字D》系列主角,曾经败给拓海两次,如今视拓海为最大对手 |
各个时期的启介(4)在故事的初期是赤城RedSuns的二号车手,初始时开着没有完全改装的FD3S技术略显粗糙,他是第一位与藤原拓海交手的车手,不幸败给藤原拓海。之后一直把拓海视为最大竞争对手。
从头文字D第四部开始变为二号男主角,后来加入了哥哥创建的车队Project D车队远征,启介和拓海作为车队的双王牌车手,并制霸了日本关东地区创造了最速传说的神话。
在埼玉县比赛结束后隔天,岩濑恭子便在朋友的鼓舞下前往赤城找启介告白,却被拒绝。虽然感到灰心但仍试图努力接近启介,在D计划埼玉县的后来两场比赛都前来关心,甚至在最终战启介的FD遭对手暗算时同意借车给他比赛,使启介得以获胜。后来启介对于先前无表明的拒绝感到抱歉,加上这回帮助的感激而答应与恭子约会。虽然这场约会相当顺利的完成,但后来启介却对恭子表明拒绝的原因是因为目前车队正在远征当中,而他必须全神贯注于技术提升上,无法一心两用兼顾感情问题,因此暂时无法与她交往。恭子得知后虽难过但也明白实情而答应暂时不再找他。
在神奈川击败乾信司后Project D解散,与藤原拓海都被职业车队挖角。
D计划结束后的经历未知,现担任某公司的董事长。MFG网站上的示范跑法视频均出自启介之手,驾驶RX7所跑成绩无人可破,直到上赛季贝肯鲍尔在最后一站拿到杆位时,才刷新了这站示范跑法的时间。
Mazda Efini RX-7 Type-R(FD-3S)
合并图册(3)三代马自达RX7从91年起进入了RX7FD3S的时代,而高桥启介这台Type-R更是RX7FD3S系列中动力最强劲的一款。
驱动模式同为FR,原厂车最大输出功率可达280马力。值得一提的是该车搭载旋转活塞式的转子发动机,这也是高桥兄弟被称为“转子兄弟”的原因,转子发动机具有高马力容积比、重量轻、重心低等优点,再加上车身重量的平均分配,这台车的过弯性能绝对一流。搭载高效能而轻巧的涡轮增压旋转引擎(Rotary Engine)推动,最高马力达350匹。
征战土坂,启介的FD损坏后,Project D重新打造启介FD,除了改动RE雨宫外观件、避震外,马力从350匹再升级到450匹。为了应付更大马力需求,原厂的两颗日立HT-12涡轮也换了两颗同为日立生产的20B-REW原配大涡轮,以及定制芭蕉。
车型参数 | |
生产厂商 | Mazda(马自达) |
车身编号 | FD-3S |
变速形式 | 5前速手动变速箱(5MT) |
极速 | 260 km/h |
驱动型式 | 前置后驱(FR) |
车身结构 | |
车长/车宽/车高(mm) | 4280/1760/1230 |
前轴长/后轴长(mm) | 1460/1460 |
轴距(mm) | 2426 |
空车重(kg) | 1260 |
悬架(前/后) | 双叉臂独立悬架/多连杆独立悬架 |
制动 | 四轮碟刹 |
轮胎前/後 | 225/50 R16 |
发动机 | |
引擎编号 | 13B-REW |
引擎型式 | Rotary Intercooler-Turbo |
工作型式 | 双涡轮增压(Twin Turbo) |
涡轮增压器 | 前期:日立(Hitachi)HT-12后期:日立(Hitachi)20B-REW原厂涡轮 |
发动机容积(cc) | 654 X 2 |
最大马力 | 255 ps / 6,500 rpm350 ps / 6,500 rpm(改装后)450 ps / 7,500 rpm(20B-REW涡轮) |
最大扭力 | 30.0kgm / 5,000rpm N.A. N.A. |
车型参数 | |
生产厂商 | Mazda(马自达) |
车身编号 | FD-3S |
变速形式 | 5前速手动变速箱(5MT) |
极速 | 260 km/h |
驱动型式 | 前置后驱(FR) |
车身结构 | |
车长/车宽/车高(mm) | 4280/1760/1230 |
前轴长/后轴长(mm) | 1460/1460 |
轴距(mm) | 2426 |
空车重(kg) | 1260 |
悬架(前/后) | 双叉臂独立悬架/多连杆独立悬架 |
制动 | 四轮碟刹 |
轮胎前/後 | 225/50 R16 |
发动机 | |
引擎编号 | 13B-REW |
引擎型式 | Rotary Intercooler-Turbo |
工作型式 | 双涡轮增压(Twin Turbo) |
涡轮增压器 | 前期:日立(Hitachi)HT-12后期:日立(Hitachi)20B-REW原厂涡轮 |
发动机容积(cc) | 654 X 2 |
最大马力 | 255 ps / 6,500 rpm350 ps / 6,500 rpm(改装后)450 ps / 7,500 rpm(20B-REW涡轮) |
最大扭力 | 30.0kgm / 5,000rpm N.A. 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