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院风光(10)1952年,水利部筹建“淮河水利专科学校”。
1954年,成为水利部直属的8所重点水利学校之一。
1958年,扩建为安徽水利电力学院(本科)。
1961年院校调整后,改名为安徽水利电力学校。
1980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198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安徽水利职工大学。
1997年,学校迁至合肥市。
2000年6月18日,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安徽水利电力学校、安徽水利职工大学、安徽省水利技工学校合并成立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2015年,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为全省首批16所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之一。
2016年,获安徽省文明单位。
2018年,获批全国首批优质水利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全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全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典型学校。
2019年,学院获批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100强院校、全国1+X证书制度试点高校、全省高职发展标杆校和全省网络思政中心建设试点高校。[3]
2021年3月18日,安徽水电学院徽匠产业学院签约暨揭牌仪式举行。[9]
2021年9月30日,暂缓通过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的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验收。[10]
据2023年5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有9个二级学院,开设60个专科专业。[3]
院系名称 | 专业名称 | |
水利工程学院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基础工程技术(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工程测量与监理(工程测量技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工程技术) |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输变电工程技术、楼宇智能化技术新能源应用技术(光伏、风能发电方向)、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 |
机械工程学院 | 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工程机械运用于维护 | |
建筑工程学院 | 建筑工程技术、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 | |
市政工程学院 | 市政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给排水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 | |
管理工程学院 | 物流管理、物业管理、经济管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管理 | |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水文与水资源、城市水净化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城市水利、工业分析与检验 |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科大讯飞班)、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动漫制作技术、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 | |
本科工作部 | 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与合肥学院联办“四年一贯制”本科教育) | |
基础教学部 | - | |
资料来源:[11] |
院系名称 | 专业名称 | |
水利工程学院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基础工程技术(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工程测量与监理(工程测量技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工程技术) |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输变电工程技术、楼宇智能化技术新能源应用技术(光伏、风能发电方向)、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 |
机械工程学院 | 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工程机械运用于维护 | |
建筑工程学院 | 建筑工程技术、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 | |
市政工程学院 | 市政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给排水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 | |
管理工程学院 | 物流管理、物业管理、经济管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管理 | |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水文与水资源、城市水净化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城市水利、工业分析与检验 |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科大讯飞班)、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动漫制作技术、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 | |
本科工作部 | 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与合肥学院联办“四年一贯制”本科教育) | |
基础教学部 | - | |
资料来源:[11] |
据2023年5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现有教职工7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近200人,“双师型”教师400余人,中青年教师中接受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的300余人。拥有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部级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教坛新秀50余人。此外,为切实推行理实一体化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学院通过“水安学院”“合燃订单班”等形式积极构建多主体联合培养模式,建立了约400名企事业单位专家组成的“兼职教师库”。2022年,学院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与22名博士达成来院工作意向,完成64名教师招聘工作。[3]
国家级教学名师:孙敬华
国家级教学团队:水利教学团队
省级教学名师:李宗尧、陶有抗、赵向军、张思梅
全国水利职教名师:何俊、鲁雅琴、艾思平、蒋永明、奚立平、闫超君
全国水利职教新星:赵艳平、蒯胜龙、朱俊
省级教坛新秀:张思梅、戴崇、郭微、徐娜、张延、程玉
省级专业带头人:李兴旺、孙敬华、宋天武、陈送财、丁亚明、毕守一、李宗尧、满广生、戴崇、汪永华、余承辉、张思梅、张胜峰、钱锋、闫超君、蓝旺英、曲恒绪、潘孝兵、何俊、陶家俊、鲁雅琴、赵艳平、单启兵、贾芸、胡慨
省级教学团队:管理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团队、模具教学团队、机电一体化教学团队、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12]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国家级精品专业、示范专业和教改试点专业共13个、省部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示范实训中心2个,国家级高职高专学生建工程实训基地1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及精品资源共享课21门,省级重点建设课程及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5门。[3]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国家级精品专业、示范专业和教改试点专业共13个、省部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工建成校级以上精品课程130余门。主编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省级规划教材和学院特色教材300余部。2022年立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57项、自然科学项目27项、人文社科项目3项。[3]
国家级精品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国家级重点专业:应用电子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物流管理、市政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数控技术
国家级特色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
全国水利优质建设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机械制图
国家级高职高专学生建工程实训基地:建筑工程技术实训中心
国家级示范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城镇建设、数控技术、城市水利、应用电子技术、物流管理
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水利水电工程、机电设备、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
国家级示范学院重点建设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物流管理、应用电子技术
省级示范专业:水利工程、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
省级特色专业:城市水利、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工程造价、机械设计与制造、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物业管理、建筑工程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监理、工程测量与监理、输变电工程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经济管理、模具设计与制造、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
省级示范实训中心:网络技术实训中心、数字媒体实训中心
省级精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工程CAD、VB程序设计、工程力学、高等数学、电工基础、土力学、建筑材料、沟通与演讲、数字电子产品的分析与制作、水工混凝土结构施工、给排水工程施工、水利工程概预算、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机械制图、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水利工程施工、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职场综合英语、结构与平法钢筋算量、形象塑造与自我展示、JAVA语言程序设计、办公软件实用技巧、信息安全基础[3][13]
学院共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52项,主编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省级规划教材和学院特色教材300余部。[3][14]
获奖时间 | 获奖名称 | 成果等级 |
---|---|---|
2008年 | 水利类专业建设保障与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一等奖 |
2008年 |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 | 一等奖 |
2008年 | 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探索和案例分析 | 二等奖 |
2010年 | 安徽水院教学内涵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二等奖 |
2010年 |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 二等奖 |
2010年 | 《城镇建设》专业改革与课程建设 | 二等奖 |
2012年 | 凝练地方特色,探索合作发展,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合作联盟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一等奖 |
2012年 | 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建设研究与实践 | 二等奖 |
2012年 | “工学结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 二等奖 |
2013年 | 测量职业技能竞赛与项目化教学改革相结合的研究与实践 | 二等奖 |
2013年 | 以培养职业技能为导向的“双层式”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 二等奖 |
2015年 | 《机械制图》课程建设与改革 | 一等奖 |
2015年 | “以赛导教、以赛促学、赛训结合”—工程造价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 三等奖 |
2015年 |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 三等奖 |
2016年 | 测量课程理实一体化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一等奖 |
2016年 | 以技能大赛为契机,深化高职工业分析专业建设与改革,优化人才培养质量 | 二等奖 |
2016年 | 基于CBI理论的高职基础英语+行业英语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 二等奖 |
资料来源:[14] |
获奖时间 | 获奖名称 | 成果等级 |
---|---|---|
2008年 | 水利类专业建设保障与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一等奖 |
2008年 |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 | 一等奖 |
2008年 | 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探索和案例分析 | 二等奖 |
2010年 | 安徽水院教学内涵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二等奖 |
2010年 |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 二等奖 |
2010年 | 《城镇建设》专业改革与课程建设 | 二等奖 |
2012年 | 凝练地方特色,探索合作发展,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合作联盟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一等奖 |
2012年 | 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建设研究与实践 | 二等奖 |
2012年 | “工学结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 二等奖 |
2013年 | 测量职业技能竞赛与项目化教学改革相结合的研究与实践 | 二等奖 |
2013年 | 以培养职业技能为导向的“双层式”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 二等奖 |
2015年 | 《机械制图》课程建设与改革 | 一等奖 |
2015年 | “以赛导教、以赛促学、赛训结合”—工程造价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 三等奖 |
2015年 |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 三等奖 |
2016年 | 测量课程理实一体化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一等奖 |
2016年 | 以技能大赛为契机,深化高职工业分析专业建设与改革,优化人才培养质量 | 二等奖 |
2016年 | 基于CBI理论的高职基础英语+行业英语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 二等奖 |
资料来源:[14] |
校内设有九大实训中心,拥有实践性教学所必须的各类实验室、实训室、实习工厂等130个,校外固定实习实训基地近400个。学院建有先进的智慧校园和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网。[15]
据2023年5月学院官网显示,近年来,学校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出版学术论著和教材500余部,发表教、科研论文1000多篇。[3]
据2023年5月学院官网显示,图书馆现有藏书70万册、电子图书60万册及各类专业期刊500余种。[3]
学院图书馆主办期刊《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学报主要开设有水利土木工程、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等栏目。[16]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据2023年5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紧跟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加快国际化办学步伐,深化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特别是近年来,学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哈萨克斯坦、柬埔寨等国家)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学院在全省高职中率先获批招收留学生资格,首批柬埔寨留学生已经来校学习。2022年,学院积极服务“一带一路”,为泰国高校师生开展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线上培训。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教授应邀参加学院“双高计划”专业群研讨交流活动,不断拓展国际化办学格局。此外,学院还入围教育部“法国施耐德电气绿色低碳产教融合项目”首批建设单位(全国15所,安徽仅1所)。[15]
院徽释义:安徽省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徽是以蓝色为底色,中间为正三角形,意为“坚固”,三角形的中间有三条波浪,象征着“河流”。[3]
严谨、务实、团结、奋进
拼搏进取,自强不息
润泽万物,格物躬行[3]
学院构建校园景观系统、文化展示系统、文化媒体系统、专业文化系统、师生共享的文化实践平台,打造人文、平安、节约、和谐“四个校园”。学院以水利行业精神为引领,以水文化和徽文化为底蕴,构建以“上善若水”为核心的特色校园文化。通过“文明城市进校园”“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活动、领导干部上讲台、党政干部联系班级等举措以及“书院制”“学分制”等载体推进“十个育人”。[3]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胡珩峰 |
党委副书记、院长 | 方贤文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陈送财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李宗尧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严东 |
党委委员、干校校长 | 王强 |
党委委员、干校副校长 | 陈平 |
党委委员、干校副校长 | 陈彪 |
资料来源:2023年5月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官网[2]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胡珩峰 |
党委副书记、院长 | 方贤文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陈送财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李宗尧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严东 |
党委委员、干校校长 | 王强 |
党委委员、干校副校长 | 陈平 |
党委委员、干校副校长 | 陈彪 |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校园占地1241亩,建有教学楼、学生公寓、餐饮中心、体育馆、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学生服务中心和素质拓展基地等完善的教学和生活设施40余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