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安东尼在埃及首都亚历山大宫中耽溺于和克莉奥佩特拉的玩乐饮宴生活时,罗马帝国面对着塞克斯特斯.庞贝的叛乱、海盗的骚扰和东方帕提亚(安息)人的入侵。
形势紧急以及妻子芙尔维亚去世的消息,使安东尼心中重新唤起对国家的责任感,毅然回到罗马,同屋大维·凯撒及莱皮德斯聚首。安东尼和屋大维相互指责,经旁人劝解,渐趋和好。为了巩固同盟,安东尼同意娶屋大维之妹续弦。
消息传到亚历山大,克莉奥佩特拉怒不可遏,逼问信差,要了解新妇的容貌身材,是否能缠住安东尼的心。三巨头同庞贝达成妥协(公元前39年的米塞那协议),海盗归顺,安东尼派兵剿平了帕提亚(公元前38年)。
安东尼移驻雅典,其部下谋杀了庞贝;屋大维留驻罗马,找借口罢黜了懦弱的莱皮德斯(公元前36年)。这样,罗马帝国只剩下安东尼和屋大维两雄,相持相斥,为了专权,终至发展到必欲吞灭对方而后快。安东尼的后妻要去找哥哥劝和。她一走,安东尼立即回到克莉奥佩特拉的身旁。安、屋两军在希腊西岸的亚克兴对仗(公元前31年),安东尼固执地放弃陆上优势,选择在海上决战。
两支舰队一相遇,克莉奥佩特拉所在的船掉头逃遁,安东尼所乘旗舰尾随而去,安的舰队失去指挥而大败。安东尼回到埃及,对克莉奥佩特拉又是责怪,又是抚慰,企图重整旗鼓,强颜欢笑。屋大维率军追来,兵临城下。
安东尼的陆军一度小胜,但仅属回光返照,海军则不战而降,部下又纷纷倒戈。讹传克莉奥佩特拉已死,安东尼英雄末路,自刺未死。克莉奥佩特拉躲入反锁的墓室,和临死的安东尼诀别。屋大维设计稳住美人,打算活捉她带到罗马,在自己的凯旋游行中作为俘虏示众。克莉奥佩特拉佯作就范,暗中搞到尼罗河特产的剧毒小蛇,在最后一刻自螫而死,殉了情,也殉了国。时为公元前30年,安东尼终年52岁,克莉奥佩特拉39岁。[2]
历史背景
根据历史和传说,公元前43年安东尼同屋大维·凯撒和莱皮德斯组成后三头同盟。次年他们在腓立比战役中打败谋杀裘力斯·凯撒而叛离外逃的勃鲁托斯和卡西厄斯。胜利的安东尼来到西利西亚(今土耳其阿达那)首都塔尔塞斯城,要召见克莉奥佩特拉,问她曾经援助勃、卡二人之罪。克莉奥佩特拉迅速来到,但却身着盛装在城郊的锡德纳斯河上泛舟,引得万人空巷去一睹她的姿容。入夜克莉奥佩特拉由亲信卫士将她卷在地毯里,偷偷送进安东尼所驻的堡垒。从这第一次见面,他俩就相互钟情。
莎士比亚的剧本开始时,为公元前40年。当时安东尼42岁,克莉奥佩特拉29岁。他们的爱情是成年人的爱情,而且是有政治风云变幻作背景的爱情;反过来说,这一爱情有一种夕阳无限好的情调,并且它造成严重的政治军事后果。
时代背景
文艺复兴的兴起让人们对于人性有了新的看法,开始认同“性恶”的一面,认为人性本身就是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整个社会的道德逐渐沦丧,人际关系也不断恶化,在这种不友好的文化背景之下,莎士比亚开始了《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的创作。
创作历程
莎士比亚写此剧所根据的史料,主要是来自托马斯·诺斯爵士(Sir Thomas North)翻译的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plutarch)所著《希腊罗马名人列传》一书(英译本1579年出版)。不过他并不机械地照搬史实,而是有所取舍和创造;特别是设法将十年间的事压缩在一个四小时演完的剧本里,能够自然连贯,重点突出。[2]
《安》是莎翁第二创作阶段末期的作品,据推测它大约写成于1606至1607年,1608年5月20日登录于纸商公会的登记簿上,剧作家去世后的1623年首次出版。
安东尼
安东尼是罗马三人执政之一,“世界上三大柱石之一”,“撑持着半个世界的巨人”,有着过人的胆识,卓越的军事才干以及雄辩的口才。套用弗洛伊德的用语,安东尼的内心世界分为自我和本我两种人格。自我和本我两种人格之间始终不断冲突、交战。作为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男性,出于性本能的原始欲望和冲动,安东尼的本我渴望征服猎取异性的爱情,渴望灵与肉的结合。对异性之爱,他为之痴狂,即使抛弃生命亦在所不惜。异性之爱给他无穷的欢乐和满足,但也往往导致自我的迷失和毁灭。另一方面,安东尼的自我遵循现实原则指导,作为罗马统帅之一,他的才能和胆略使其成为世界的主宰者之一,事业功名的辉煌成就带给他自我价值的肯定和认同。他在政权统治和连年征战中,自我同样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安东尼的自我和本我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强化,但又难以相互取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势的变化,此消彼长,难分高下。一旦他如愿以偿地获得克莉奥佩特拉的芳心,对事业功名的追求之心便要求他果断放弃对异性的情欲和爱情;倘若他果真放弃了克莉奥佩特拉的异性之爱,又会为此苦恼万分,最终还是回到爱人的怀抱。安东尼自己也是深以为苦,但这并不是他个人的力量可以克服的矛盾,恐怕只有死亡和毁灭才能最终消弥两者的冲突。作为男性的本我与作为罗马统帅的自我之间的交战,是理解安东尼的性格悲剧之所在。
克莉奥佩特拉
埃及女王克莉奥佩特拉,经历复杂诡异,是一位极富魅力的神秘的东方美女。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克莉奥佩特拉在剧中的角色演绎,她的行为动机,与安东尼的自我与本我的冲突迥然不同。她因为太爱自己的男人了,以至于将他一步步引向毁灭。之所以如此,只是因为她强迫性地满足于有朝一日与安东尼真正融为一体的强烈愿望。她渴望拥有安东尼的一切,他的全身心。她使出浑身解数,花样百出,喜怒无常,其目的只是为了牢牢地控制住安东尼的心。克莉奥佩特拉最终满足的时刻,却发现她已经盲目地一手造成他的毁灭。对此,除了和他一同毁灭之外,别无他途。克莉奥佩特拉临死前,在迷离恍惚中,她与安东尼终于合二为一。
屋大维
《安东尼》中的屋大维表面上似乎是一个冷静、理智和以大局为重的政治家、领袖人物,但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些表现出来的似乎是光明磊落、深明大义的个人风格,正是作者用来更为有效地反衬出人物险恶的内心,最好地揭示了他虚伪的本质。是政客们惯用的伪装。他的为了罗马的利益,为了挽救安东尼的堕落,为了达到团结合作的目的,只不过是蛊惑人心的口号;他的政治的、军事的等等手段,甚至不惜以自己妹妹的名誉和命运去作为政治赌注,这一切只不过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消灭异己,实现个人野心,使凯撒家族一统天下,爬到国家最高的宝座,登上唯我独尊的权力最高峰,而且那时的罗马统治者意味着是全世界的主人。屋大维是个狡诈的强有力的人,吞并了拥有三分之一帝国的莱必多斯,又打败了另一三分之一的安东尼,但最后没有斗胜一个束手就擒的弱女子,在克莉奥佩特拉“英勇的柔弱”面前,他的虚情假意,他的如意算盘都遭到了彻底破产.失掉了他认为是最大的活的战利品。好梦落得“一场空”,没有达到他所追求的”永久的胜利”的目的。
爱诺巴勃斯
爱诺巴勃斯乃一介武夫。起初,他完全拜倒在克莉奥佩特拉脚下,服从她所做的一切,如同服从安东尼那样(“她坐的那艘画舫就像一尊在水上燃烧的发光的宝座;舵搂是用黄金打成的”)。但是后来,他对安东尼将埃及的利益置于罗马的利益之上感到伤心,因而弃职叛逃,回到了屋大维身边,会同他一道打败了安东尼。他知道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宁可和出生的幼狮嬉戏,不要玩弄一头死的老狮”),但情感备受煎熬(“我是这世上惟一的小人,最是卑鄙无耻),最后死于悲伤。
查米恩和伊拉丝
她们是克莉奥佩特拉的侍女,可爱,忠于职守,说话妙趣横生。譬如,查米恩宣称自己的抱负是“让我在一个上午嫁了三个国王,再让他们一个个死掉”。但政治角逐毁灭了她们的生命。在陵墓中,伊拉丝给即将自杀的克莉奥佩特拉穿戴冠服,然后伤心而死。而查米恩也在合上克莉奥佩特拉的眼睛之后,将毒蛇搁置自己的胸脯,死在女主人身旁。
小丑
这个小丑从乡村进城,手里提着一篮藏有毒蛇的无花果,并将其献给克莉奥佩特拉,同时嘴里喋喋不休地说着有关“虫子”和它们的饲养,以及魔鬼、死亡、女人之类的话,结果被硬推下场。在克莉奥佩特拉对侍女说要穿上“最华丽的衣裳”,死得光彩之后,他做了如此短暂的表演,目的是为即将到来的自杀渲染紧张气氛。
预言者
克莉奥佩特拉的两个侍女同这个预言者调情,要求其预测命运,然后,她们以此设想种种可笑的人生夙愿。此后,这个预言者又提醒安东尼注意同屋大维的性格差异,并告诫“你应该和他离得远一点儿才好”。但安东尼没有听他的话,从而产生致命的后果。
信使
在剧中,克莉奥佩特拉宣称已经派遣二十多位信使去探听安东尼的消息。虽然舞台上露面的仅有数人,但他们表演得有血有肉。一个信使对克莉奥佩特拉说安东尼已经同奥克泰维娅结婚,结果挨了一巴掌,又被“拉扯殴辱”,并差点给刀捅死。出于谨慎,另一个信使报告时历数了几项缺陷,结果得了赏金。
东西文化
历史剧杰作《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对罗马与埃及、文明与野蛮的二元文化对立论进行反思,于剧中直接表现东西方文化关系。
罗马文化与埃及文化的冲突,凸显了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民族特性。世界文学重构理论的基本导向是:重新审视民族文学的差异,批评传统西方中心论,在分析东西方民族文学的文化特性对立中挖掘其“世界性”。以《安》剧为例,这种由文化的“民族性”特征而必然生成的文化的“壁垒性”,是普遍范围内各民族文化冲突的最根本的内在根源。但是,文化冲突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从文化运行的内在机制来说,文化冲突能够激活冲突双方文化的内在的因子。无论是欲求扩展自身的罗马,还是希冀保守自身的埃及,权力运行机制总是在文化对话中完成。
《安》剧主要的对立面是安东尼与屋大维,但二人没有政见方面的分歧,都是个人独裁的捍卫者,矛盾冲突实际上是事业与欢乐、男性与女性(隐含着西方与东方)的冲突。由于文艺复兴时代资产阶级的人性代替了神性,个人的价值、权力及幸福的追求都得到肯定,“在这个时代,狂妄的自我实现是英雄气概,它是历史上的生活准则”。所以不论是男性英雄们的野心还是克莉奥佩特拉这样靠美色来维持的附庸女王,都是无可非议的,故而莎氏悲剧的冲突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人文主义者之间的矛盾。凯撤、安东尼和莱必多斯“三头政治”的破裂,安东尼与凯撤对罗马统治权的争夺,都以一条神奇的线索贯穿始终,即安东尼被克氏吸引、迷惑,克氏所在的埃及是情爱的温柔乡,罗马是英雄的角斗场。亚历山大终究没有抵挡住罗马的进攻,安东尼失败、克氏自杀,不愿巨服的埃及(东方)世界仍被强权的罗马(西方)世界所征服。
人生哲学
安东尼与凯撤的争斗集中体现了事业与爱情、权力与人性的冲突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安东尼这个形象,体现了实现伟大目标和满足人性愿望的矛盾,也就是政治、事业与爱情、欢乐的矛盾,二者不能两全。在安东尼享受爱情时,他就丧失了成就英雄伟业的可能,如果他想成为胜利的英雄,就必须割舍男女之情。与凯撤相比,安东尼身上有着过多的人情羁绊和英雄古风的正直豪爽,他必败无疑。只有毫无人性情感、惯使阴谋伎俩的凯撤才能所向无敌。在事业与爱情、正直与阴谋上,莎士比亚虽没有表现直接的价值评判,但字里行间流露出情感趋向,时见对屋大维行径的暗示、揭露。莎氏不得不面对无情的政治事实,所以他一方面哀叹“英雄难过美人关”的命运,悲悯英雄沦为失败者的结局,另一方面又赞美安东尼与克氏的男欢女爱,讴歌这一爱情故事所体现出来的人性本色。
对于头脑实际、心灵贫瘠的世俗庸众而言,人生在世所谓爱情无非是赤裸裸的肉欲和盲目的溺爱罢了,感情的投入和爱的激情显得滑稽而愚蠢。对于安东尼这样拥有无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的男人来说,女人应该只是寻欢作乐的工具和发泄肉欲的娼妓而已,即使是女王克莉奥佩特拉也不例外,如同中国古代所谓的“红颜祸水”。安东尼对克莉奥佩特拉的爱情在他们眼中无疑是可笑而可悲的,值得惋惜的。
其实在莎士比亚的时代,上述的世俗观念仍然是主流,但莎士比亚无愧是伟大的诗人,他超越了自己的时代,给与这一对历史人物的爱情以新的诠释。他怀着几分同情,几分悲悯,描绘和挖掘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这一对旷世男女无比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之间有过欢乐,也有苦恼和悲伤;他们相互猜忌,又彼此和解;他们犯过愚蠢的错误,也因此受到了惩罚。但不得不承认: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是一对伟大的恋人,都有着帝王的高贵情感,真正地轰轰烈烈地相爱过,他们本人已经死而无憾。任何世俗的偏见在这样的爱情面前只能自惭形秽,不值一提。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从来没有考虑过、在乎过别人会怎么看待他们。莎士比亚超乎世俗观念之上,正是他的高明之处。他怀着悲天悯人的心情,写出了男女主人公的心理的真实。
在《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莎士比亚的人生哲学是:人生是不断的战斗,同时承受着命运的打击,而爱情并不那么浪漫和张狂,却有几分无奈和凄凉,有几分不可捉摸,就像一个谜。爱情,无论得到抑或失去,都只是命运的一环,增添了人生的复杂性,给与人生以新的意义和启示。
一:令人玩味无穷的意象。例如剧中埃及的象征是尼罗河,“尼罗河水越是高潮,收成越有把握,潮水退落以后,农夫就可以在烂泥上播种,不多几时就结实了”(二幕七场)。它是一个有着成长、腐烂、周而复始的过程的稳定整体,暗示着“富饶”这个意象。
二:比喻妥贴,恰到好处。莎士比亚善用比喻,在本剧中到处可以找到比喻巧妙的例子:安东尼的慷慨就像“一个收获不尽的丰年”(五幕二场),安东尼的任性就像一个不知好夕的孩子(一幕四场);用“我的心是用绳子缚在你的舵上的”(三幕九场)喻安东尼的痴情,而他的无所适从的空虚则又像一块转瞬飞散的浮云(四幕十二场)。以“漂浮在水上的菖蒲”(一幕四场)喻民众的反复无常,以“小心翼翼的石头”(二幕二场)喻说话慎重。
三:赋予大自然以生命的拟人化手法。为了强调克莉奥佩特拉的绝世美艳,作者赋予大自然中的种种无生命、无感觉的东西以生命,克莉奥佩特拉的美使它们也感动了。
四:充溢着诗情画意的抒情。例如作者对克莉奥佩特拉之死的处理,笔调细腻,诗意盎然。死本来是痛苦而可怕的,可是当克莉奥佩特拉将毒蛇放在胸前时,她却说道:“静,你没有看见我的婴孩在我的胸前吮吸乳汁,使我安然睡去吗?”(五幕二场)这儿,人们所看到的,不是一个自裁的人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可怖景象,而是一个无忧无虑的母亲,这里主要的不是帝王的威严,而是作为人的满足。
五:烘托情景的对话。莎士比亚是语言大师,词汇量丰富得使他有时几近于挥霍。如对克莉奥佩特拉的画舫般的描写(二幕二场),就文辞绚丽,色彩斑斓,为了衬托克莉奥佩特拉的奢华淫靡,强调她的异常的媚惑力,莎士比亚不惜重墨,着意勾勒,洋洋洒洒,酣畅淋漓,极尽铺陈渲染之能事。
该剧的真正走红是自20世纪,这时它已吸引了诸如康斯坦斯·科利尔、伊迪斯·埃文斯、玛格丽特·罗林斯、佩吉·阿什克罗夫特、巴巴拉·杰福德和劳伦斯·奥利维尔、迈克尔·雷德格雷夫、克里斯托弗·普卢默、艾伦·霍华德、迈克尔·甘邦等明星的演出。1972年,查尔顿·赫斯顿亲自担任导演,将它搬上电影银幕。
莎士比亚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国中部斯特拉福德城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幼年在家乡的文法学校念过书,学习拉丁文、文学和修辞学。后来家道中落,曾帮助父亲经商,1578年左右只身到伦敦谋生,据说从事过马夫或仆役一类当时被看作“最下等的职业”。后来当了演员和编剧,随着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与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有比较广泛的接触。他在剧团里扮演过像《哈姆莱特》中的鬼魂之类的配角,也担任过导演,但主要是编写剧本,开始时不过是给旧剧本加工,逐渐由加工而改写,或自己创作。他后来成了剧团的股东,1613年左右从伦敦回到家乡,1616年4月23日逝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