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氏锥虫感染

泰氏锥虫感染

常见症状 消瘦、贫血、黄疸、脱尾、干耳及四肢关节肿胀等症状
传播途径 虻类传播
类别 寄生虫疾病
目录导航

疾病简介

泰氏锥虫是首次在南非的牛体发现的,寄生于牛的血液中。中国吉林、甘肃、陕西、江苏等省具有报道、世界各地也陆续报道牛的泰氏锥虫感染。

病原体学

本虫是锥虫属中最大的虫体、长度一般为60~70um,最长可达120um,最短为25um。在染色的血片中常见到3种类型的锥鞭型虫体,即短胖型、细长型和长粗型。细长型锥虫虫体的长度为64~82um,平均为73.6um,体宽3~6um,平均为4.4um;鞭毛长5~13um,平均8.4um;核距虫体前端为32~55um,平均为39.3um;核距虫体后端为17~49um,平均为33.1um、长粗型虫体的大小为60~96um,平均为75.5um;体宽为5.5~11um,平均为8.1um。鞭毛长7~14um,平均为8.9um;核距虫体前端为30~53um,平均为39.7um;核距虫体后端平均为36.2um。虫体后端尖而长,呈一特殊的锥形,动基体大,远离虫体末端,后端至动基体的距离大于动基体至核的距离。波形膜和游离鞭毛明显。

生活史

本虫为粪源型锥虫,通过虻类(虻属Tabanus和麻虻属Haematopota)传播。当虻叮咬患牛时,虫体随血液进入虻的肠道内进行二分裂繁殖,形成上鞭毛型(epimastigote)虫体。此型虫体的动基体位于核的近前方,鞭毛与波动膜由此开始。在虻吸牛血时,虫体由粪便排出,沾染创口并侵入牛体,在淋巴结及其它组织中进行分裂增殖,形成上鞭毛型和锥鞭毛型(trypomastigote)虫体。因此,在牛的血片中常可以见到这两型虫体,其中上鞭毛型虫体较为少见。由于此锥虫在外周血液中较难发现,诊断常依靠血液的组织培养。本虫可在各种组织培养基上生长,在37℃下培养时可见到有上鞭毛型和锥鞭毛型两个类型虫体;在27℃下培养,则仅可见到上鞭毛型虫体。

临床症状

一般认为泰氏锥虫无致病性,但当牛处于饲养管理不善,营养不良,以及使役过度等应激状态时,则呈现临床症状。据甘肃地区报道,当地黄牛发生的消瘦、贫血、黄疸、脱尾、干耳及四肢关节肿胀等症状的“脱尾疳”,通过病原学检查,生物学试验、免疫学鉴定及特效药物的治疗等一系列试验,确诊为由泰氏锥虫引起的泰氏锥虫病。陕西省畜牧兽医总站在汉中地区调查,证实除黄牛感染外,水牛也可遭受感染,其病原体的形态特征、流行病学情况和临床症状均与甘肃省的发病情况基本相似。此外,据文献记载,如牛体中寄生的锥虫数量很多时,也可能引起严重的败血症,并伴有出血和脾脏肿大;也有报道它可引起“类炭疽”、“旋回症”、流产及泌乳减少等各种临床症状。

疾病防治

治疗

对于本病的治疗应抓住三个要点,即早期治疗,药量要足,观察时间要长。一般在临床治愈后4~14周,红细胞数才逐渐恢复正常。可选用下述药物治疗。 苏拉明(纳加诺尔、那加守,萘碘苯酰腺,拜耳205)1~2mg/kg,以灭菌蒸馏水或生理盐水配成10%溶液,静脉注射,一周后再注射1次,对伊氏锥虫、布氏锥虫均有效。此药与锑剂、砷剂及安锥赛等配合应用可提高疗效。

注射苏拉明后,犬可能出现副作用,如眼睑、腹下部等处水肿,口炎,肛门糜烂,跛行及等麻疹等,轻度的一周左右自愈,重度的需对症治疗。为了减弱副作用,可加强运动,或在注射苏拉明朗同时;应用钙剂(氯化钙1.0安钠咖0.5,葡萄糖3.0、生理盐水1 0.0,溶解过滤,水浴锅内煮沸灭菌30分钟, 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用3天。

安锥赛(硫酸喹啉嘧啶胺)4.4mg/kg,以灭菌生理盐水配成10%溶液,皮下或肌肉注射可隔日注射1次,连用2~3次,亦可与苏拉明交替使用,效果更好。安锥赛可能会使犬出现腹痛、肌肉震颤、频排粪尿等副作用、乙超可能在12小时内消失。腹痛严重者,可皮下注射10%盐酸吗啡0.5ml。

溴化二氨甲苯菲暖1mg/kg,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用药后头几天可引起体温稍升高,随后有时会出现光敏反应。 除使用特效药物治疗外,还应根据病情进行对症治疗。

预防

在疫区及早发现病畜和带虫动物,进行隔离治疗,控制传染源,同时定期喷洒杀虫药,尽量消灭吸血昆虫,对控制疫情发展有一定效果。必要时可进行药物预防。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