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战术研究:当代社会关键词

知识的战术研究:当代社会关键词

书名 知识的战术研究:当代社会关键词
装帧 平装
目录导航

图书信息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第1版 (2002年1月1日)

ISBN: 7801095014

条形码: 9787801095015

尺寸: 20.2 x 13.8 x 1.8 cm

重量: 340 g

作者简介

韩毓海,1965年11月4日生于山东烟台。198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至1988年为山东大学鲁迅研究专业研究生,导师孙昌熙,1988年获硕士学位。1988年至1991年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谢冕,1991年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作者1998年至今所写的12篇文章。这些文章(包括所收的几篇附录)曾经备受争议。涉及“全球化”的三篇时事评论将我们引入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9年北约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和今天跌宕起伏的有关知识经济命运的激烈讨论之中。这三篇评论贯穿了一贯的观点:资本主义是附着在当代世界的现代化、市场进程和民族国家中的破坏性力量。

媒体评论

序:夜阑卧听风吹雨

本书收录了我1998年至今所写的12篇文章。这些文章(包括所收的几篇附录)曾经备受争议

涉及“全球化”的三篇时事评论将我们引入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9年北约轰炸中国

驻南大使馆和今天跌宕起伏的有关知识经济命运的激烈讨论之中。这三篇评论贯穿了一贯的观

点:资本主义是附着在、当代世界的现代化、市场进程和民族国家中的破坏性力量。

1999年,我曾经腾出部分时间对中关村兴起的历史进行研究,我坚持在“对资本的兴趣”

和“对知识创新”的追求之间划出严格的界限,与当时的一般意见相左,我认为:从历史上看

,知识经济的兴起、高技术的发展。与私人大资本及其主宰的世界股票市场没有根本上的依赖

关系,美国知识经济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是立足于“公共退休基金”这样的投资方式上,它与

私人大资本的股票投资方式根本不同;而中关村的历史表明,对资本的兴趣和对私人大资本主

宰的股票市场的依赖压倒了对知识创新的追求。这是中国知识经济的根本误区。在这个意义上

,具有投机色彩的金融资本渗入知识经济,对资本的依赖不是知识经济的福音,相反,资本是

知识经济的最大破坏力量。1999年下半年,我曾经带着这样的问题考察了美国硅谷,此行坚定

了我的看法。当时,纳斯达克指数疯狂飙升,但是,我认为“纳指”本身不能反映高技术知识

本身的情况,它充其量只能反映资本对知识经济的态度,而且这种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高科

技知识的歪曲。事实上,当《战略与管理》杂志在2000年第三期以长文点名批评我关于资本与

知识经济不相容的观点时,我已经没有必要作出回答。自2000年3月开始的“纳指”的疯狂下

跌,已经表明对资本的依赖和追求付出的代价,也已经表明资本反复无常的本性如何破坏知识

经济——当然,还不仅仅是对知识经济,而且是对全球经济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同年,应许纪霖先生之约,我受命对《二十一世纪》杂志刊载的《虚构的全球主义》一文

作出专题回应。该文的作者,著名学者京都大学的佐伯启思教授对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进行

了别开生面而有代表性的解释。他把直接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的资本抽逃解释为:亚洲式的“小

正确的市场”导致该处的金融资本“失去信心”,从而向美国代表的“正确”的市场经济的必

然流动。“治疗方案”就是:亚洲国家从头做起,完成整个社会结构和经济体制的转型和调整

,告别“亲友资本主义”或“官商勾结的经济”,重建“正确健康的市场经济”。中国目前倡

导的与国际接轨的“结构调整”即此一路。

简单地说,我认为这样的解释是错误的,而且这种错误解释带有普遍性。其错误的最明显原因在于:它把金融资本的抽逃,与亚洲国家的结构调整的时间作了颠倒。这种颠倒不符合事

实。事实是:亚洲盛行“亲友资本主义”的时候,金融资本不但没有抽逃,而是大批涌入;资本的抽逃恰恰发生在亚洲国家痛下决心面向“健康的市场”进行结构调整、治理自己的“泡沫经济”之后,而不是之前。

简言之,不是佐伯启思所说的,由于亚洲“不正确的市场”导致金融资本撤退,恰恰相反,而是亚洲国家力图建立“正确的市场”的调整,导致了金融资本的撤退。事实上,正是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而日本政府为治理泡沫经济、建立“健康的资本市场”而实行的“零利率”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不但没有使投资返回,而且正是因为短期不看好日本市场,反而造成大批廉价日元没有被日本投资者用于购买日本金融资本,而是涌向美国资本市场,进一步促成了美国经济的泡沫化。

……

目录

序:夜阑卧听风吹雨

一、市场

1.经济、市场、私有财产

2.在“自由主义”姿态的背后

3.“市场意识形态”的形成与批评的困境

4.吁请一种有活力的文学思想

附录:

“相约98”,“告别98”——答《中国图书商报》问

“赤手空拳打破规律”——民谣清唱剧《鲁迅先生》及其他

写于秋天——“第二届北京前卫艺术双年展”开幕辞

二、现代性

1.什么是现代性?

2.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及其基本原理——评《汪晖自选集》

附录:

鲁迅传统与当代文化空间的建设——答《好书》杂志

反抗绝望——纪念鲁迅的120周年诞辰

我的大学逻辑——答《中国经济时报>

三、全球化

1.全球化,还是资本主义?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中关村?”

3.现代世界体系中的法国大革命

4.我们是否要接受一个同质虾的世界?

5.中国当代文学在资本全球时代的地位

6.强劲的思想激活现实

后记:通向“不成熟”的道路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