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珍藏版)》编辑推荐:销量超过百万的超级畅销书,普通投资者的投资经典,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专家——彼得•林奇的经典佳作,最受普通投资者欢迎与推崇的投资经典!出版10年,销量超过百万册,畅销全球。鼓励普通投资者建立战胜专业投资者的信心。系统讲述了一套简单易学的股票投资策略。将股票分为6大类型逐一分析,总结出10倍股的13个特点,提醒避开6种危险股。如何构建投资组合,应持有的合理股票数量,买入、卖出股票的最佳时机。如何从证券公司、公司年报等渠道获得信息。如何利用市盈率、每股账面价值等进行投资分析,在财务报表中找到真正值得参考的数据,在看似没有机会的股票中找到“黑马”。分析常见的投资心理误区,帮助投资者避开投资陷阱。没有深奥的理论,让菜鸟级的投资者也能心领神会。
作者:(美国)彼得•林奇 (美国)约翰•罗瑟查尔德(John Rothchild) 译者:刘建位 徐晓杰
彼得•林奇,是美国乃至全球首屈一指的投资专家。他对投资基金的贡献,就像乔丹对篮球的贡献,他把基金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将选股变成了一门艺术。
彼得•林奇生于1944年,15岁开始小试投资,赚取学费,1968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取得MBA学位。
约翰•罗瑟查尔德(John Rothchild),与彼得•林奇合作出版过《战胜华尔街》在《时代》《财富》《价值》等刊物上均发表过文章。
致谢
译者序
译者简介
千禧版序言
前言爱尔兰之行的启示
导论业余投资者的优势
第一部分 投资准备
第1章 我是如何成长为一个选股者的
第2章 专业投资者的劣势
第3章 股票投资是赌博吗
第4章 进入股市前的自我测试
第5章 不要预测股市
第二部分 挑选大牛股
第6章 寻找10倍股
第7章 6种类型公司股票
第8章 13条选股准则
第9章 我避而不买的股票
第10章 收益,收益,还是收益
第11章 下单之前沉思两分钟
第12章 如何获得真实的公司信息
第13章 一些重要的财务分析指标
第14章 定期重新核查公司分析
第15章 股票分析要点一览表
第三部分 长期投资
第16章 构建投资组合
第17章 买入和卖出的最佳时机选择
第18章 12种关于股价的最愚蠢且最危险的说法
第19章 期权、期货与卖空交易
第20章 5万个专业投资者也许都是错的
后记 马里兰之旅的感悟
马里兰之旅的感悟
我用一个外出度假的故事来作为本书的开始,也许也应该用一个外出度假的故事作为本书的结尾。那是在1982年8月,我和妻子卡罗琳及孩子们一起坐进了汽车,我们全家开车去马里兰州参加卡罗琳的妹妹玛达琳•考希尔的婚礼。一路上我中间停下来八九次去拜访沿途的上市公司,它们都是在从波士顿到马里兰沿线方圆100英里的范围内。
我和卡罗琳最近签订了一份购买一幢新房子的合同,8月17日是悔约期限的最后一天,在这一天之前我们可以取消合同,并且能够退还我们已经支付的10%的定金。我提醒自己,这笔购买房子的资金相当于我在富达基金管理公司王作的最初三年所得到的工资总和。
购买这幢房子,我必须对自己未来的收入具有很大的信心,而我未来的收入相应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美国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所以我必须对美国上市公司的未来同样充满信心。
最近投资者的情绪有些悲观。利率已经提高到了两位数,这使许多人害怕美国经济很快会变得像巴西一样糟糕,与此同时其他人确信美国经济会像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一样糟糕。
爱尔兰之行的启示
如今一提起当前的股票市场这个话题,就不能不分析一下1987年10月16日至20日所发生的华尔街股市大崩盘。1987年10月的那一周是我一生中所经历过的最不寻常的一周,整整过了一年多之后,我才能客观冷静地回顾分析,这次股市大崩盘带给我的到底哪些是让内心纷乱嘈杂的感情成分,哪些是值得我牢记在心的重要教训,我认为值得记住的如下:10月16日,星期五,我和妻子卡罗琳驱车穿越爱尔兰的科克郡度过了非常愉快的一天。由于我平常很少度假,所以我外出旅行度假这件事本身就非同寻常。我甚至中途停车顺便参观了一家上市公司的总部。通常我会特地绕路100英里e去拜访附近某家上市公司以获得其最新的销售、存货以及收益情况,但是这周围看起来方圆250英里范围以内恐怕连一份标准普尔公司报告或者一份资产负债表也找不到。